•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埃什嫩那法典》譯注

      2020-09-10 07:22:44史孝文
      外國問題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法典

      [內(nèi)容摘要]《埃什嫩那法典》大約早于《漢穆臘比法典》半個世紀頒布,在兩河流域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相較后者而言,我國學術界對其研究缺乏應有的重視。從1948年高茨首次發(fā)表相關泥板后,迅速吸引了國際學術界的注意,多位該領域的杰出楔形文字銘文學家對其進行了釋讀,但對法典某些條款的恢復和理解各家觀點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以楔形文字原文為基礎對法典進行中文釋讀,并選取領域中幾個權威譯本,如高茨本、亞榮本和羅斯本為參照,同時在注釋中注重與《漢穆拉比法典>相關條款進行比較。

      [關鍵詞]埃什嫩那;法典;漢穆臘比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01( 2020) 01-0091-07

      《埃什嫩那法典》(下文簡稱《法典》)刻在兩塊破損的泥板上,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阿卡德語法典,在兩河流域法律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45年和1947年,這兩塊泥板分別被發(fā)現(xiàn)于現(xiàn)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附近的哈爾馬勒丘(Tell Harmal)。①兩塊泥板條文一致,但使用的符號并不完全相同,應該都來自較早的同一版本。對照兩塊泥板可以找出古代書吏漏掉或寫錯的字,據(jù)此推斷,這可能是當時的書吏學校( edubba)里學生的法律練習本?!斗ǖ洹返那把灾嘘P于王名的部分闕失,因此學術界并沒有以王名來命名。一般認為,這部法典大概應該比《漢穆臘比法典》早兩代(約60年),頒布者可能是埃什嫩那的第十五王伊皮可阿達德II(Ipiq_Adad II)或他的兒子達杜沙(Dadusha)。②《法典》的頒布穩(wěn)定了物價、雇工工資和利息,保護了平民和半自由民(穆什凱努)的利益,對兩河流域法律的集大成者——《漢穆臘比法典》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1948年首次發(fā)表法典并對其進行英文解釋的是美國耶魯大學的高茨教授。③此后,法典被譯成很多種文字。有的只給出了楔形原文,有的或多或少加入了細節(jié)的解釋。包括高茨本人也于1956年再次出版該文獻,并對他原來的解釋做出了較大的改動(下稱高茨本)。④1969年,希伯來大學的亞榮教授出版的專著《埃什嫩那法典》對該法典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1988年進行了修訂(下稱亞榮本)。⑤199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的羅斯教授在其著作《兩河流域與亞洲法律集成》(下稱羅斯本)中為我們提供了最新英文譯本。⑥

      符號說明:每一條款前楔形文字原文中并無數(shù)字,中文數(shù)字為譯注者所加.【】為譯注者的歸納和總結;( )內(nèi)是對譯文的補充說明.[]內(nèi)是對楔形文字原文缺失的補充。

      【前言】

      [某年某月],第21日,當恩利勒之[長子提什帕克]①——他的神把②[伊皮可阿達德]提名為埃什嫩那之王,③他進入他父親的王官,[摧毀了]簇普爾沙馬什城,把底格里斯河對岸的軍隊在一年內(nèi)用強大的武器俘虜了。

      【第1-2條物價法】

      一、300升大麥價值為1舍克勒銀;

      3升優(yōu)質油價值為1舍克勒銀;

      12升芝麻油價值為1舍克勒銀;

      15升豬油價值為1舍克勒銀;

      40升瀝青價值為1舍克勒銀;

      6馬那羊毛價值為1舍克勒銀;

      2古爾鹽價值為1舍克勒銀;

      1古爾草堿(肥皂)價值為1舍克勒銀;

      3馬那金屬銅價值為1舍克勒銀;

      2馬那銅制品價值為1舍克勒銀。④

      二、1升提純的芝麻油價值為30升大麥;

      1升提純的豬油價值為25升大麥;

      1升提純的瀝青價值為8升大麥。⑤

      【第3 15條工資勞動法】

      三、一輛牛車連同它的牛及馭手,其(日)租金為100升大麥;倘以銀錢(支付),其價為1/3舍克勒,他(馭車手)要趕(車)一整天。⑥

      四、船的租金為每300升(貨)為2升(大麥),而船工的(日)傭金是每[300升(貨)]1升大麥,條件是他要全天駕船。①

      五、如果船工疏忽并將船沉沒了,他應該再裝滿他所沉沒的貨物(為償)。②

      六、如果有一個人用欺騙手段抓住一艘不屬于他的船,他應稱出10舍克勒銀(作賠償)。

      七、20升大麥是一個收割工的(日)傭金,如果用銀子,則12粒是他的傭金。

      八、10升大麥是一個吹糠工的(日)傭金。

      九、(如果)一個人為收獲工作付了1舍克勒銀給一個雇工(自由人),如果該工沒聽從他的吩咐,沒有為他收割莊稼,那么他應稱付出10舍克勒銀(作賠償)。

      (附加條款)15升(大麥)是一把銅鐮刀的租金,并且(用完后)(它的)銅部件應還給它(工具)的主人。③

      十、10升大麥是一頭驢的(日)租金,且它的馭手的(日)傭金也是10升大麥,每天他都應駕馭它一整天。

      十一、一個受雇者的(月)傭金是1舍克勒銀,食物是(每月)60升大麥,他(受雇者)應服務一個月。

      十二、(如果)一個人在穆什凱努的田地里,在白天,正好(將來時)被抓住帶有(偷的)麥穗捆,他應稱出10舍克勒銀(作賠償);如果他在晚上正好被抓住帶有麥穗捆,他應該死,不能活。④

      十三、(如果)一個人在穆什凱努的家中,在白天在房子里被抓住,他應付10舍克勒銀(做賠償)。如在晚上在房子里被抓住,他應該死,不能活。

      十四、一個[洗染]工的工資:(如果洗染)一件價值5舍克勒銀的,其工資是1舍克勒銀;(如果洗染)一件價值10舍克勒銀,其工資是2舍克勒銀。

      十五、商人或客棧女掌柜不能從男奴或女奴手中接收銀、谷物、羊毛、油或任何其他東西。

      【第16 24條借貸法】

      十六、還沒有分家的人之子(自由人)或奴隸將不能借貸。⑤

      十七、若使一個人之子將彩禮帶到他岳父的家中,如果雙方之一走向命運的終點,他(岳父)該把銀子還歸它的主人(未婚夫)。⑥

      十八、如果他娶了她,并且她進入了他的家,但是娶妻者或新娘走向命運的終點,他(岳父)不必退還他(丈夫)帶來的全部彩禮,他(丈夫)可以拿走他多交的彩禮。

      十九、對于每舍克勒(銀)他(放貸者)將加收36粒(銀)的利息;對于每300升谷物,他(放貸者)將加收100升(谷物)的利息。①貸出物(錢)的償還者,應在打谷場中交還。②

      二十、如果一個人貸出銀(錢)為本金并把谷物折算成銀子(還債),在收獲時,他應取走谷物和它的利息:每300升利息是100升。③

      二十一、如果一個人實際貸出銀錢,他應取走銀子和它的利息:每舍克勒銀錢的利息是[36粒](銀)。④

      二十二、如果一個人對于另一人沒有任何債權,但是這個人扣押了另一人的女奴,女奴之主人以神名義起誓說:“你無任何債權于我?!庇谑撬廴速|者)應該稱出與該女奴等價的[銀錢]。⑤

      二十三、如果一人對另一人沒有任何債權,但是這人[扣押]了另一人的女奴為人質,他扣押人質于其家時,導致人質死亡,他應該賠償兩個女奴給女奴的主人。

      二十四、如果他對于他(穆什凱努)無任何債權,但是他扣押了穆什凱努之妻或之子為人質,在他扣押人質于其家中時,他導致人質的死亡,此案為命案,扣人質者將同死。⑥

      【第25 35條婚姻、收養(yǎng)法】

      二十五、如果一個人向他的岳父家求(親),但是他的岳父從他處謀得了好處后,⑦卻把其女給予[另一人],這個女兒的父親應該退回給(求親者)二倍他所得的彩禮。

      二十六、如果一個人已為人之女帶(給岳父)聘禮,但另一個人未詢問她父母劫持并奸污了她,這是死刑案件——他(第二個人)應(被處)死。

      二十七、如果一個人未詢問她父母而娶了一個人之女,而且沒有為她父母[訂]立啤酒(婚宴)和婚約(沒給彩禮),即使她(如)在他的家居住了一年,她也不是妻子(身份)。⑧

      二十人、如果他(丈夫)為她父母訂立了婚約和婚宴,且娶了她,她是妻子(身份);當她在另一個人的懷抱中被抓住時,她應該(被處)死,不可[活]。⑨

      二十九、如果一個人在一次進攻或敗退途中被[俘虜],或者在一次搶劫中被搶走因此他在另一國居住了[-段]時間,同時,另一人娶了其妻,且生了孩子,當他回來時,他可以[帶]走他的妻子。

      三十、如果一個人仇恨他的城邦和他的主人,并逃跑了,另一人娶了他的妻子,當他回來時,他不得對(原)妻子主張權利。⑩

      三十一、如果一個人強奸了另一個人的女奴,他應稱付20舍克勒白銀(做賠償),但女奴仍屬于原主。

      三十二、如果一個人把他的兒子給(別人)哺乳和撫養(yǎng),但連續(xù)3年沒有給他提供口糧,份油,和衣物份額,他應稱付10馬那銀(給撫養(yǎng)者)做其子的撫養(yǎng)費,于是他可以帶回他(孩子)。

      三十三、如果一個女奴撒謊并把她的兒子給了一個人之女,當他(孩子)長大后,他的主人(女奴之主)可以找到他,抓住他并帶走他。

      三十四、如果一個宮中的女奴把她的兒子或女兒給穆什凱努撫養(yǎng),宮殿(的人)可以帶走被給出的兒子或女兒。

      三十五、然而,收養(yǎng)了宮廷女奴之子的收養(yǎng)者(自由人)可以賠償給宮廷(這孩子的)等價物。①

      【第36 41條倉庫保管、盜竊、交易法】

      三十六、如果某人把其財產(chǎn)交給“被贖奴”保管,但是在房子沒有被挖破,門框沒有被砸破,窗戶未被拆毀的情況下,他損失了交給他保管的財物,他(保管者)應賠償其(丟失的)財物。②

      三十七、如果某人的房屋被搶竊,和委托人交給他的財物一起,房主的財物亦丟失了,宅主應在提什帕克廟(泥板B:門)以神名對他發(fā)誓:“和你的財物一起,我的財物也丟失了。我沒有舞弊也沒有說謊?!痹谒麘獙λń煌腥耍┤绱税l(fā)誓后,他可以不負任何責任。

      三十八、如果在兄弟中,一人要賣掉其分得之遺產(chǎn),而且他的兄弟欲購之,他(兄弟)應付足與其他人相同的價錢。

      三十九、如果一個人陷于貧困,并賣掉了他的房宅,當買者出售時,房子的(原)主人可以(優(yōu)先)贖回。③

      四十、如果某人買了一男奴或一女奴或一頭公牛,或任何商品,但不能確認該賣者,(那么)他就是賊。

      四十一、如果一個外邦人或一個“被贖奴”或一個匠人想賣啤酒,賣酒婦應按照當前價格賣給他啤酒。④

      【第42 58條刑法、奴隸所有權管理法、傷害賠償法】

      四十二、如果某人咬掉另一人的鼻子,他應稱付一馬那銀,一只眼睛,一馬那銀,一顆牙齒,半馬那銀,一只耳朵:半馬那銀,打一耳光(臉頰)他應稱付10舍克勒銀(作賠償)。⑤

      四十三、如果某人砍斷另一人的手指,他應稱付20舍克勒銀(作賠償)。

      四十四、如果一個人在[街道]撞倒另一人,并因此折斷其手,他應稱付30舍克勒銀子。

      四十五、如果他折斷其腳,他應賠付30舍克勒銀子。

      四十六、如果一個人打了另一人,并折斷了他的鎖骨,他應稱付20舍克勒銀。

      四十七、如果一個人在[打]架的過程中對另一人造成了傷害,他應稱付10舍克勒銀。如果一個人以毆打的方式致人之子(自由人)死亡,他應稱付40舍克勒銀。

      四十八、涉及罰銀的案件,(其金額)從20舍克勒到60舍克勒之間,法官應對它判決;但,死刑案件的決定權歸屬于國王。①

      四十九、如果一個人被抓住與一個被偷的男奴或女奴一起,他應該在男奴外加上一個(新)男奴,女奴外加上(新)女奴(以二賠一)。

      五十、如果一個將軍、灌溉長官或任何官吏抓住了一個屬于宮廷或穆什凱努的逃亡男奴或女奴、走失之?;蜃呤еH,但是沒有將它們驅趕到埃什嫩那城,而是扣留其在其家里超過一個月,宮廷應控告他盜竊罪。②

      五十一、對于一個帶繩索或桎梏或奴隸發(fā)型的埃什嫩那的公民的男奴或女奴,如沒有其主人陪同(同意)的情況下他不能走出埃什嫩那的城門。③

      五十二、(如果)一個與使節(jié)一起來并被看守的男奴或女奴進入了埃什嫩那主城門時,應被帶上繩索或桎梏或奴隸發(fā)型標志,以便為其主人看管。

      五十三、如果一頭牛頂了另一牛并致其死亡,兩個牛主人應均分活牛的價值和死牛的肉。

      五十四、如果一頭牛是頂人的,且城區(qū)部門通知了其主人,但他沒有關禁他的牛致使其頂了人并致使該人死亡,牛主人應稱付40舍克勒銀。

      五十五、如果它頂了一個奴隸并致其死亡,他(其主人)應稱付15舍克勒銀。④

      五十六、如果一只狗發(fā)瘋,鄰人以此告知狗的主人,但是他沒有看住他的狗,于是狗咬了一個人并導致其死亡,狗的主人應稱出40舍克勒銀。

      五十七、如果狗咬了一個奴隸并導致其死亡,他應稱出15舍克勒銀。

      五十八、如果一堵墻有坍塌的危險,城區(qū)通知了墻的主人,但是他沒有加固他的墻,之后墻倒塌了并導致人之子死亡,這是死刑案件,應由國王裁決。

      五十九、如果某人育有孩子們但拋棄了其妻子,而娶了[另-]女子,他(丈夫)應被驅逐出他的家并喪失一切,她(妻子1)將可以跟隨她[中意]的人走。①

      六十、[如果]-個房子有[守]衛(wèi)的巡邏,但他忽視守衛(wèi)[(該)房子],于是[-個盜挖人宅者挖洞進入該宅],人們應該在被他挖開的房宅中[處死]他,并且他應該沒有[墳墓],被埋[在挖]洞之處。②

      (責任編輯:郭丹彤)

      ①第59條的前半句比較明確,基本可以理解為對婚姻中的遺棄罪的規(guī)定,但對后半句關于處罰方式的泥板A第四欄中部字符破損,所以學者們的理解爭議較大。銘文為:IV 31: i-na e u ma-la i-basuu in-na-saah-ma;32:wa_ar_kisa i-[ x-x] -ma( su?)

      it-ta-la_ak;33:[x_x]ete4 -hu-ut lu e[n-nu-u]g?對本條款的解讀有兩處難點:一、如何解釋這三個動詞的主語,二、第二個動詞應如何恢復。高茨(1948)認為第一個動詞“in-na-sa_ah”和第三個動詞“it_ta-la-ak”的主語都是“丈夫”,但并沒有嘗試對第二個字符破損的動詞進行恢復。1956年,他在重新修訂的時候將第二個動詞恢復為“i-ma[ -ah-haru] -su”并將第31行和第32行整句解釋為“他(丈夫)應被趕出(他的)房子并放棄所有,然后他(丈夫)將跟接受他的人(妻子2)走。”馮·佐登認為第二個動詞應恢復為“iraarm-m] zrsu”為阿卡德語動詞ramum“愛”現(xiàn)代時,帶有賓語代詞后綴su“他”,“sa zrammu-su”譯為“愛他的人”,(von Soden“Neubearbeitungen derbabylonischen Gesetzessammlungen,”O(jiān)rientalistische Literaturzeitung,VoL 53,1958,p.522)。蘭茨伯格認為第二個動詞后邊的尾綴不是賓語代詞su而是與其非常相像的重句指示詞ma,恢復為“i-ih-[hazu] -ma”“他(丈夫)將跟他要娶的人(妻子2)一起走”。亞榮本綜合了馮·佐登和蘭茨伯格的觀點恢復為“rra-a-[m-m] u-ma”,但他認為主語應是第一個妻子,譯為“她(妻子1)將可以跟她將愛的人走”,意思是妻子1因此獲得了再婚的自由(BLandsberger,“Jungfraulichkeit,”in Symbolae iuridicae et historicae Martino David dedicatae.ed. by J. A.Ankum.et al,Leiden:E.J.Brill,1968,p.102)。羅斯本采取了保守的處理,未對第二個動詞進行恢復,但她認為第三個動詞“走”的主語應該是丈夫?!稘h穆臘比法典》的相關條款(第137條)的規(guī)定被離棄的滕妾(舒吉圖)會獲得家庭一半的財產(chǎn)作為補償,并最后規(guī)定“mutu libbisa ihhassi”(她心中的丈夫可以娶走她)??梢妬啒s本對該條款的理解更符合兩河流域的法制傳統(tǒng)。本文認同蘭茲伯格將-su更正為-ma,但觀察泥板銘文符號i-與-ma之間的破損處只有兩個字符的空間,而且符號i-之后并沒有清晰的ih_或ra-的痕跡,因此此處應恢復為“ir[crmu] -ma”為動詞ramu第三人稱將來時。

      ②法典后文破損嚴重,第四欄第33-37行兩邊都破損了,唯有中間殘存的幾個符號,幾乎無法釋讀。目前只有蘭茲伯格嘗試對余下的條款進行完整解讀(亞榮本對《法典》第60條完全放棄了恢復;羅斯本接受蘭茨伯格的觀點)。本文主要參考蘭茲伯格的恢復給出譯文,但蘭茨伯格將下文的第四欄第33行前半行恢復為“[DA]/vFsuE teredej[um-m]a LU. EN. NUN”意思是“他的妻子將繼承房子”(楔形文字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站上的恢復則直接忽略了這一部分,https://cdli. ucla. edu/,Cdli no. P480693,2019年5月26日),并將這段銘文歸人第59條(B. Landsberger,“Jungfraulichkeit,”p.102),這一點本文并不認同。本文作者仔細核查了泥板圖片和認為第33行中部的破損處符號LU前面有一小部分破損但并沒有兩個字符的空間,此處應為空白;符號E(房子)前面有兩個符號的空間,從第二個符號的部分痕跡判斷應為[x-m]a(類似的-su與ma混淆的情況見注釋32)。綜合考慮下文《法典》第60條的內(nèi)容主要與房子相關,因此第33行整體應歸人第60條,應恢復為:[sum-m]aEte4-huut[L]U. EN. NUN,譯為“如果一個房子有守衛(wèi)的巡邏……”。

      ①第48條明確了司法權的范圍。死刑案件由國王負責裁決。

      ②根據(jù)第50條的規(guī)定,屬于宮廷的或穆什凱努的財產(chǎn)被侵占,這兩種情況都由宮廷來主張權利。這說明穆什凱努很可能是宮廷的依附民。

      ③從中看出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對奴隸的所有權,視其為奴隸主的財產(chǎn),奴隸在城內(nèi)應戴著手銬、腳鐐或梳上奴隸發(fā)型標志。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他人的奴隸,否則雙倍賠償,抓住或撿到亡奴、亡牛者應交給城邦,否則按盜竊罪論處。這里亡牛與亡奴相提并論更說明了奴隸的社會地位,在其主人而言,只是會“說話的工具”。

      ④《法典》第54條和第55條為牛頂人致死賠償法?!稘h穆臘比法典》中關于牛頂人致死的規(guī)定更詳細而且賠償金額略有不同:偶發(fā)的牛頂人案件無須賠償(第250條);曾頂人的牛頂死自由人賠償金額為30舍克勒銀(第251條);而頂死了一個奴隸的賠償金額為20舍克勒銀(第252條)。

      ①收養(yǎng)在古代兩河流域是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這一點在《埃什嫩那法典》與《漢穆臘比法典》中都有明顯體現(xiàn)。前者中有四條與收養(yǎng)有關(第32-35條),后者則有九條之多(第185-193條)。收養(yǎng)分為同階層收養(yǎng)和跨階層收養(yǎng),但由于當時等級界限極為嚴格,所以不同等級之間的收養(yǎng)首先受到法律的關注。法典首先保護的是奴隸主階層的利益,女奴所生的孩子所有權歸屬其主人。

      ② 關于“被贖奴”(naptarum)。

      ③ 銘文為“ut-um sa-za-ma-nu z-nadi-nu beel bztum ipa-ta-ar”,本文認為羅斯本“whenever the buyer offers it for sale,the owner of the house shall have right to redeem it.”對原文做出了過度解讀,故采用了亞榮本遵從原文的譯法。

      ④法典第41條提到三類人,銘文為“u bar ncrapt arumumuduu”。韋斯特布魯克認為這三個詞語指代處于正常的社會法制保護框架之外的三類人。見R- Westbrook,“The Old Babylonian Term napj arum,”Journal ofCuneiform Studies.Vol 46,1994,pp. 41-46.亞榮本對這三個詞語都采取了拉丁化音譯的方法“an ubarum,a naptarum,or a mudum”,羅斯本正確地將第一類人ubar譯為“外國人”(uba rum見Akkadisches Handworterbuch,簡稱AHw,p.1399)但對后兩者也采用了保守的拉丁化音譯法。這是naptarum -詞在法典中第二次出現(xiàn)(見上文第36條)。高茨本基于詞語pat arum的詞意“贖買”(CAD:P,p.292,patarum 5)和對上下文的理解,認為該詞在第36條中指代“贖買的地方”而第41條中指代“待被贖買的人”。本文認同韋斯特布魯克的上述觀點,并認為ncrap-ta-rum應是動詞pa tarum的被動(N頭)詞干的名詞形式,故譯為“被贖奴”,而“mu_ du_u”應解讀為詞語mudu意思是“懂得(特殊)技能的人”(CAD:M,p.165,mudu1.b,1'.),故譯為“匠人”。結合上下文,本文認為這三類人可能是在正常的納稅體制之外的人,法典第41條規(guī)定許可其經(jīng)營啤酒。

      ⑤《法典》第42——48條是對人身傷害案件的懲罰條款。針對此類案件多數(shù)處以罰銀,對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傷害規(guī)定了不同相應的賠償數(shù)額。相比之下,《漢穆臘比法典》中的懲罰措施要嚴酷得多,傷害案件多數(shù)處以同態(tài)肉刑。比較《漢穆拉比法典》第194 -214條傷害賠償法。

      ①根據(jù)古代兩河流域的度量衡標準可知,法典規(guī)定的銀錢借貸利率為20%,而大麥的借貸利率為33%。實物借貸的利率要遠高于銀錢的借貸利率,說明貸出方可能從主觀意愿上來說更傾向于銀錢借貸。本條款在亞榮本與羅斯本中都被列為第18條A。實際上,本條款與第19條內(nèi)容更為接近,規(guī)范借貸的利率和期限,故整合為同一條款。

      ② 意思是指債權人不能在谷物收割前索債。

      ③ 即如果貸出物為銀錢,歸還物為谷物,那么利率按照谷物利率折算,為33%。

      ④即歸還物為銀錢,那么利率按照銀錢利率,為36粒/180粒=1/5=20%。

      ⑤該條款涉及神誓制度,這在古代兩河流域的法制傳統(tǒng)中比較普遍。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的法律泥板( di-til-la)中當被告否認證人之證言時一般使用神誓,如:“烏爾巴巴(被告)否認證人(之詞)。阿薩旮(原告)起誓(這是事實)”(ITT746第10 12行)。在《漢穆臘比法典》中也多處涉及神誓和神裁制度。如第131條,被丈夫控告有罪但沒有被抓住與另一男子睡覺的人妻對神發(fā)誓(無罪)后可以回到家里。第132條,因為另一男人受到(輿論)指責但并未被抓住與另一男人睡覺的人妻為了丈夫(的名譽)應該接受河神審判(跳入神河)。參見吳宇虹等:《古代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經(jīng)典舉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 208頁。本法典另一處涉及神誓為下文第37條。

      ⑥由以上第23條和第24條對比可見借貸關系中體現(xiàn)了鮮明的等級差別。無故扣留人質致人死亡者,如果人質是奴隸則應賠償其主人雙倍之銀,如果人質是穆什凱努之妻或之子則扣人質者應被處死。法典中涉及對穆什凱努利益的侵犯再次使用了死刑。參見法典第12條和第13條。

      ⑦此處銘文“e-mu-su娩sz-su-ma”高茨本認為該動詞為kajuA“to treat unj ustly”(CAD:K,p.294),亞榮本和羅斯本都延續(xù)了高茨本的翻譯為“wronged him/wrongs him”。但本文認為此處銘文應解讀為lzasuB“to yield profit,tomake profit”(CAD:K,p.294)更為合理,譯為“他的岳父從他(處)謀取了好處卻……”。

      ⑧第26條和第27條顯示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絕對權力,也說明子女對父母的附屬地位。

      ⑨第26、27和28條,規(guī)定了合法婚姻的程序,即“聘禮十婚約十啤酒(婚宴)——迎娶”,經(jīng)過這一程序即為合法婚姻?;橐鲋衅拮尤舨恢覍⒈惶幩?,《漢穆臘比法典》對此的處理則略有不同。

      ⑩戰(zhàn)爭中被敵人俘虜?shù)娜嘶橐鍪艿街攸c保護,叛國者的婚姻不受法典保護。

      ①亞榮本和羅斯本都將300升視為船的容積( capacity),本文認為此處更可能是指按照所運送貨物的體積。

      ② 此處采取直譯。銘文中為u-ma-al-la是動詞malu的雙寫及物(D)詞干,意思為“再裝滿”(CAD: M1,pp. 174-175),亞榮本譯為“Whatever he caused to sink.he shall pay in full.”,羅斯本譯為“He shall restore as much as he caused tosink”,

      ③泥板A第33行后三個銘文符號為bcrzirum,高茨本認為符號ba為書吏的錯誤,實際應為ku,但kuzirum(CAD:K,p.616)的含義也不明確。亞榮本譯為“a band ...to its owner shall return”;羅斯本譯為“the broken blade(?)shall revert to its owner.”銘文中符號ba比較清晰,動詞bas arum意思為“拆解、拆卸”(CAD:B,p.134),故而本文認為可解讀為* bas rrum,可能指銅鐮刀的可拆卸關鍵部件。

      ④法典中第12和13條提到了穆什凱努(muske-num),其身份可能是依附于宮廷的半自由民。參見《漢穆臘比法典》有關穆什凱努的條款:第8、15、16、175和176條。更多關于穆什凱努身份的討論,參見R_ Yaron,“The muskenum inthe Law of Eshnunna and in the Code of Hammurabi,"’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f Jewis'h Studies,Jerusalem: Worldvnion of Jewish Studies, 1965, pp. 183-185.

      ⑤該條款顯示子女對父母的依附關系,沒有脫離家庭的子女沒有獨立的財產(chǎn)權。對父母而言,其地位等同于奴隸。

      ⑥如果已立有婚約,但因某種非人為原因使婚姻中止或未能實現(xiàn),彩禮應視為借貸,全部或部分歸還原主。銘文中l(wèi)r-bi-il-,為動詞wabalu的第三人稱祈愿式lzbil“讓他送去”,此處表達一種設想的情境。亞榮本和羅斯本譯為“如果……”,實際上銘文中并沒有使用與之更為對應的summa,本文譯為“若使……”。

      ①提什帕克(Tishpak)是古巴比倫時期埃什嫩那的城市神,參見H. W.F-Saggs,“Additions to Anzu,”Archiv furOrientforschung,Vol. 33,1986,p.27,1.139.該法典第37條涉及神誓的條款提到了提什帕克神廟,故而此處恢復為該神的名字。

      ② 此處羅斯本將泥板A第二行后半行識別為神名:DNin-a- zu;亞榮本識別為:DINGIR.X X;法典的前言行文為仿古風格,本文對照原始楔形文字泥板圖片將此處識別為蘇美爾語:dingir-ra-a-< ni>ke4意為“他的神把……”。

      ③此處的王名指伊皮可阿達德二世,因為該王統(tǒng)治時期是埃什嫩那的領土急劇擴張時期,與后面聲稱的征服底格里斯河對岸的軍隊的情況相符。參見劉文鵬主編:《古代西亞北非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267270頁;高茨認為泥板B不晚于達杜沙時期,泥板A則更早;羅斯本將王名恢復為達杜沙。

      ④本條目規(guī)定1舍克勒銀等價的商品。本文重量單位和容量單位的蘇美爾語/阿卡德語/中文譯名以及換算關系分別為:1 gu/biltum/塔蘭特-60馬那、1 ma. na/manum/馬那(約500克)=60舍克勒、1 gin /siqlum/舍克勒=180粒、1 se/utatum/?!?. 045克;容積單位為:1 gur/kurrum/古爾=5尼基達、1 nigida/panum/尼基達=6班、1 ban/ sutum/班=10升、1 sila/qum/升一約現(xiàn)代單位1公升。

      ⑤本條目規(guī)定油類的大麥價。nishatum意為“提純的”(Chicago Ass'yrian Dictionar,下簡稱CAD: N2,p.269),對比第一條可以看出提純的油類比普通的價值略高。以上兩條規(guī)定了十種日常用品的價格,起到了穩(wěn)定當時物價的作用。涉及的物品有:大麥、優(yōu)質油、芝麻油、豬油、瀝青、羊毛、鹽、草堿、金屬銅和銅制品。這顯然是當時人們的常用物資,可見該地農(nóng)牧業(yè)發(fā)達,作物主要有糧食作物大麥和經(jīng)濟作物芝麻,人們的勞動工具主要是金屬銅制成,金屬銅和銅制品的價格差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銅匠的勞動價值。金銀是當時的流通貨幣,成為衡量其他物品的價值標準。從第二條看出大麥是當時的實物貨幣,也是當時人們的主要食品。

      ⑥本條款明確了車、牛和馭手的傭金,防止了意義不清的糾紛?!八麘s(車)一整天”說明此為日傭金。法典同時規(guī)定了大麥工資對應的白銀工資,說明白銀與大麥在當時都起到了價值尺度的作用。100升大麥對應1/3舍克勒銀可與第一條物價法相印證。

      ①這兩塊泥板的楔形文字數(shù)字圖書館編號( CDLI no.)為:P480693(泥板A)和P480694(泥板B)。

      ②Martha T.Roth, Laws Collections from Mesopotamia and Asia Minor,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1995,p.57; Reuven Yaron, Laws of Eshnunna, Jerusalem&Leiden: Brill, pp. 2021.

      ③ A. Goetze, "The Laws of Eshnunna Disscovered at Tell Harmal," Sumer, Vol.4,1948, pp. 6391.

      ④ A.Goetze, The Laws of Eshnunna,Annual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31, New Haven: Dept. ofAntiquities of the Govemment of Iraq and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1956.

      ⑤ Reuven Yaron, The I_aws of Eshnunna.Jerusalem: Magnes Press; Leiden: Brill, 1969, and 2nd rev. ed.,1988.

      ⑥ Martha Roth, Law Collections from Mes'opotamia and Asia,pp. 57-70.

      [收稿日期] 2020-01-23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希伯來文學經(jīng)典與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內(nèi)文學、文化交流研究”(編號:15ZDB088);黑龍江省教育廳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重點項目“古亞述國際長途貿(mào)易背景下的族群屬性與族群認同研究”(編號:1353zd016)。

      [作者簡介]史孝文(1975-),男,山東滕州人,牡丹江師范學院歷史與文化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法典
      法典化的三重視角
      法典化視野中的慈善法體系化
      環(huán)境法典的創(chuàng)制及其構想
      論作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復仇為例
      法律史評論(2021年1期)2021-11-06 05:26:54
      法博士之第一部法典 連環(huán)畫廊
      2017版《俄羅斯聯(lián)邦土地法典》主要內(nèi)容淺析
      中美刑法法典化進程之比較評析
      刑法論叢(2018年3期)2018-10-10 03:36:24
      西夏法典的演變及緣由綜論
      西夏研究(2016年4期)2016-07-10 12:08:15
      穗積陳重《法典論》解題——從現(xiàn)行民法編纂事業(yè)眺望法典論之意義
      法律史評論(2015年0期)2015-07-31 18:57:05
      《漢穆拉比法典》是真正的法典嗎?
      大眾考古(2014年9期)2014-06-21 07:11:18
      灵石县| 潍坊市| 保德县| 视频| 建昌县| 青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大同县| 青阳县| 阜阳市| 衡阳市| 仪陇县| 昌江| 宁国市| 海门市| 隆安县| 河池市| 青龙| 额敏县| 大石桥市| 都昌县| 威海市| 宁陵县| 五河县| 陆良县| 康平县| 阿拉尔市| 夏津县| 凤城市| 万州区| 华阴市| 克山县| 枣强县| 新绛县| 嘉善县| 黔西县| 阿城市| 常山县| 昂仁县| 崇阳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