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三美論視角下《將進酒》英譯本對比研究

      2020-09-10 07:22:44索宇星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40期
      關(guān)鍵詞:三美論詩歌翻譯將進酒

      【摘要】 李白的詩一直流傳甚廣,頗受眾多讀者的好評與喜愛。本文則是在許淵沖先生的“三美論”的指導下,從音美、意美、形美三個角度,對《將進酒》的不同版本的譯文進行全面的解讀、比較以及分析,從而讓讀者能夠充分地理解三美論在詩歌翻譯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 三美論;將進酒;詩歌翻譯;比較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0-0085-02

      詩歌作為古典文學的翹楚,一直以來深受眾人喜愛,但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傳承,以及一座文化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溝通的橋梁,其特殊的創(chuàng)作性還是給譯者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對于譯者來說,想要翻譯一首古詩詞,就勢必要首先了解它整體的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guān)文化,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思想,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譯作一定要符合受眾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習慣。因此本文將在三美論的指導下對不同譯本的《將進酒》進行對比分析,同時也希望能夠?qū)ζ渌姼璧姆g賞析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研究背景

      許淵沖,一直以來都是中詩外譯領(lǐng)域的大拿之士,三美論便是由他提出的。所謂的三美便是指“意美、音美和形美”。而三美之中,卻也有主次之別,輕重緩急。一首詩歌,其所示精髓皆藏于其各具特色的詩魂之中,魂之所在,便是其“神”之所在,因此,三美之中,意美最為重要。而詩詞的音韻, 格式等音形之美則要居之其后。而以三美論為指導的詩歌翻譯也在文學翻譯中逐漸蓬勃發(fā)展,占據(jù)重要地位。

      盛唐之始,李白的詩歌便以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而聞名于世?!秾⑦M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的想象與夸張,生動展示了李白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以及其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心酸與苦悶。

      多年來,不少中外譯者皆對《將進酒》英譯版本進行對比研究過。對此,本文更傾向于對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兩名外國譯者的翻譯進行比較,因為這樣更容易獲得同一文化基礎(chǔ)上的不同視角。如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就能最大限度地對譯文原本進行考量。

      二、三美原則

      中國古詩的外譯極為不易,譯者不僅要在內(nèi)容、形式、風格和美感上皆要忠實于原文,還要在詩篇理解表達上符合外國受眾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而三美原則在詩歌的翻譯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許淵沖先生曾在其相關(guān)文章中簡要論述過藏于詩歌中的三美:“意美”重于“神韻”,“形美”重于格式,而“音美”則重于韻律。具體來說,中詩外譯中,音美注重詞句對稱,行文長短,譯文才能展現(xiàn)出古詩所特有的節(jié)調(diào)。譯詩時,欲要展現(xiàn)原文的形美之態(tài),譯者可著重于詞性的對應,如譯文可實現(xiàn)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短語對短語。意美則注重原文的“神韻”,這就要求譯者在譯文中要盡力展現(xiàn)出原文的深層結(jié)構(gòu)、內(nèi)涵及精神。

      (一)音美

      “音美”則是指韻律節(jié)奏等讀者所能直觀感受到的內(nèi)容。《將進酒》中,讀者可以明顯感受到其用韻的靈活。如在排偶句中,“回”“雪”“月”“停”“聽”“醒”“名”以及在最后兩句中的“裘”“酒”“愁”三組則是分別皆押了尾韻,其他詩行的用韻則相對比較自由。

      在翻譯《將進酒》的過程中,Stephen Owen和Burton Watson的詩體風格都極富西方特色,在韻律和節(jié)奏的處理方面皆采取重內(nèi)輕外的方法,即輕韻律,而重內(nèi)在節(jié)奏。二者的譯文文風也比較自由隨意。Stephen Owen的譯文在總體上采用了隔行遞減排列,從而在形式和詞句上皆形成了高低錯落、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如:

      Go ring out!

      Buy us some wine!

      And I will do the pouring for you!

      而Burton Watson的譯詩在形式上并無特殊的格式安排,節(jié)奏主要是通過長短行的交錯,而使其產(chǎn)生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且其譯文多采用祈使句和命令句,節(jié)奏感極其鮮明強烈。此外, Stephen Owen的譯文過多分行的使用,使原本短促的節(jié)奏變得略顯拖沓,而Burton Watson的譯文則多用祈使句,簡明扼要,卻氣勢雄渾。由此可知,在中詩英譯的過程中,國外學者更青睞詩歌的節(jié)奏,而非押韻。因此,面對節(jié)奏鮮明且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李白詩歌,譯者和批評家對其節(jié)奏和韻律的把握需得格外重視。

      (二)意美

      譯詩之意美在其文化譯語字詞表達。因此,文化語匯的翻譯可歸屬意美。

      在翻譯《將進酒》的過程中,Burton Watson的譯文更加精練,用詞更加精確,這在兩者的標題上體現(xiàn)的很是明顯?!癰ring the wine”和“bring in the wine”從字面上來看,相差并不大,僅僅是一個介詞“in”的差別,但所體現(xiàn)出來的氣勢卻相差甚遠。前者表達簡短精練,豪放之士的形象躍然紙上,讀來氣勢磅礴,而后者則因多加了一個介詞,使得整個語氣弱化了。

      其次,Burton Watson的譯文表達更有內(nèi)涵,更有原文之“神”。比如:Stephen Owen的譯文:

      The waters of the Yellow River

      coming down from the Heaven,

      rush in their flow to the sea,

      never turn back again.

      Burton Watson的譯文:

      The Yellow River waters descending from the sky

      racing restless toward the ocean, never to return?

      對于“天上來”的表達,Stephen Owen將其直譯為“come down”,而Burton Watson譯作“descend”。相比之下,后者譯文更能讓讀者感受到黃河水撲面而來的雄壯氣勢。Stephen Owen將“天”直譯做“heaven”,而Burton Watson譯為“sky”,前者容易脫離原文實際表達,平添對宗教的聯(lián)想,而“sky”則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好似勾勒出了水天一體的壯觀景象,意象更佳?!氨剂鳌币辉~,兩者皆采取了直譯,但Burton Watson的“racing restless”卻比Stephen Owen的“rush”更貼切一點?!皉ace”有競賽的意思,可表現(xiàn)出壯闊的黃河之水浩浩湯湯,如萬馬奔騰。相比之下,“rush”則少了這一層競相向前的意味。對于“美酒”,Stephen Owen的譯文是“l(fā)ovely wine”,而Burton Watson則將其譯為“fine wine”。故認為“l(fā)ovely”用詞太過柔和,氣勢表達太弱,與詩歌原本雄壯的風格并不相符。

      故此,在意美的塑造方面,Burton Watson的譯文更勝一籌。

      (三)形美

      “形美”重點著于詩歌形式的表達。Stephen Owen的譯文和Burton Watson的譯文以不同的表達方式詮釋了原詩的形式特點,這就導致閱讀效果大不相同。

      從整體形式上看,Stephen Owen的譯文主要采取拆分句式的方法進行翻譯。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短短七字,卻被其拆成“黃河之水”“天上來”兩部分,分列兩行進行翻譯?!瓣愅跷魰r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痹闹校远禾栍嫷乃木涔旁妱t是被各自分譯成五行,以特殊的2+3和3+2的形式來對原文進行遙遙呼應。對比之下,Burton Watson的譯文在整體形式上更加規(guī)則,變動不大,僅有兩處:“將進酒,杯莫?!?,合二為一,歸為一句,“鐘鼓饌玉不足貴”四句皆化為三句。

      李白原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首句重復,如文中的“君不見”,兩者對其表達皆予以了重視。Stephen Owen譯為“l(fā)ook there”,下接四個短句,以此對應原文的一個短句加兩個長句。而Burton Watson譯為“have you never seen”,接兩個長句,與原文的兩個長句相對應。在形式上,兩者都遵照了原文,鮮明地體現(xiàn)了原文的形式特點。

      從工整上來看,兩者譯文對原文結(jié)構(gòu)對仗的處理均予以極大重視?!芭胙蛟着!?,兩個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的動作,Burton Watson譯為“Boil the mutton, roast the ox”,而Stephen Owen的譯文將其分置兩行,譯作“So boil a sheep butcher an ox”,雖然加上“so”一詞,卻采取了隔行空一個詞的方法,從而照顧到了兩者的對應。

      總體來說,在《將進酒》的英譯過程中,兩者表達各有千秋。Stephen Owen的譯文主要以讀者為導向,在形式特點上更接近傳統(tǒng)英詩,而Burton Watson的譯文則在最大限度內(nèi)保留了李白詩本身的風格以及其文化特色,更忠實于原文形式。

      三、結(jié)語

      余光中先生曾經(jīng)講到,譯者在漢詩英譯的過程之中,不僅要努力傳譯原作的精神,還要能夠仔細斟酌用詞。因為這些貌似細節(jié)的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讀者的觀感以及對文本的理解。

      總之,對于譯者來說,漢詩英譯要同時保證音美、形美和意美,的確是一件充滿挑戰(zhàn)且困難的事情。這就需要譯者有一定的基礎(chǔ)素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如在譯前一定要認真查閱并了解原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guān)文化,作者風格,以及其所要傳達的思想,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譯作一定要符合受眾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習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讀者對原詩的正確解讀與鑒賞。

      參考文獻:

      [1]劉萍,包通法.從翻譯美學視角評析英譯李白詩歌的美學特征——以《行路難》為例[J].中國市場,2015,(49):261-264.

      [2]任永剛,劉玉紅.李白《將進酒》英譯之“三美”比較[J].梧州學院學報,2013,23(05):63-67.

      [3]許淵沖.翻譯的藝術(shù)[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4]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5.

      [5]周繼鐳.三美論視角下《行路難》兩種英譯本對比研究[J].漢字文化,2018,(14):108-110.

      作者簡介:

      索宇星,女,漢族,山西原平人,碩士,天津財經(jīng)大學,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猜你喜歡
      三美論詩歌翻譯將進酒
      《將進酒》篆書
      將進酒
      《將進酒》的“三氣”
      從“三美”理論看杜甫隴右詩的翻譯
      東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48:20
      闡釋學視角下的中國古典詩歌翻譯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0:48:31
      詩意與詩體的“旅行”
      考試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2:52:31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詩歌翻譯
      從“三美論”談宋詞翻譯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51:00
      李白《將進酒》的狂放美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8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英譯研究
      戲劇之家(2015年24期)2016-01-12 00:37:57
      密云县| 尤溪县| 潜山县| 五家渠市| 廊坊市| 通榆县| 正阳县| 彭州市| 西贡区| 南澳县| 镇宁| 司法| 永和县| 徐州市| 泸定县| 绥德县| 乌鲁木齐县| 富顺县| 永登县| 宝清县| 荥阳市| 陇西县| 福建省| 景德镇市| 襄垣县| 化德县| 射阳县| 汾阳市| 兴安县| 安阳县| 繁昌县| 肇东市| 登封市| 敦化市| 汾阳市| 衡阳县| 瓦房店市| 囊谦县| 灵武市| 黑河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