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云霞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接觸到很多的內容,包括現(xiàn)代文、古詩詞等等,在理解和掌握起來有著很大難度,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圍繞學生這個教學主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改善課堂教學的局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反思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要努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確保新課程改革取得良好的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知識講解在其中占據(jù)了許多的課堂時間。但是,這樣并沒有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老師和學生都在語文課堂花費的時間最多,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并沒有得到提高。在新課改之后,教育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老師們探究的重點問題。通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1明確教學目標,加深學習體驗
在每次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都要注重做好課堂準備工作,其中一個任務就是明確教學目標,在一定目標的指引下,組織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從而確保課堂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1]。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在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吧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作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告訴他們不只是簡單地瀏覽一遍課文,而是要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朗讀中融入相應的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鍛煉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存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例如在對課文《觀潮》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這篇文章對潮水的一系列狀態(tài)進行了細致的描述,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大潮的熱愛情感,體現(xiàn)著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所以學生在朗讀的時候也要對此特殊把握,要朗讀出在錢塘江大潮來前沉悶、壓抑的情感,要朗讀出大潮來時高亢而激昂的情感,要朗讀出退潮后的驚訝且意猶未盡之感情。學生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整個學習過程中都顯得興趣十足,加深了學習體驗,到達了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
2創(chuàng)建多樣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源自于生活,讓學生通過生活在教學課堂中了解語文,喜歡語文,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在新課程里提倡學生在生動的教學課堂情境中去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不同的教學情境,這一教學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是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者,要去熟練掌握多種可以吸引學生好奇心和興趣的情境教學方法,下面列出四種方法:①結合生活,以生活之中發(fā)現(xiàn)的事物進行舉例和聯(lián)想,從生活中探索語文知識。②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課本內容,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③利用演繹推測和提問,引入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模式。④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故事,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入情境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更專注的去理解課堂內容,讓學生能真實感受到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在情境學習中喜歡上語文[2]。例如在《菜園里》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蔬菜的圖片給學生觀看,包括白菜、辣椒、西紅柿、紅色的蘿卜,茄子、土豆、南瓜、菠菜等各式各樣的蔬菜,然后提問“大屏幕上有這么多的蔬菜照片,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呀?”,學生興奮的回答:“想!”當看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時,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去比一比看誰認識的快,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3努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力求提升小學語文40分鐘的教學課堂效果,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課堂里能感興趣、積極地走進教學課堂汲取課堂中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語文課堂知識完全是依靠老師對于課堂教學各項結合的精心妙用、有效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去研究如何讓學生能自主學習,盡量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能讓學生去積極自主地去探索和學習[3]。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一種生動、自主、活躍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師生互動的平臺,在教學課堂中實現(xiàn)師與生的對話和交流,“老師走下來,學生動起來,教學氣氛活躍起來。另外,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藝術性。語文相對于其它科目更具備語言藝術性教學,老師應鍛煉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性,把課堂教學知識正確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們。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言語要生動風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生動的教學語言和語氣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熱情。通過幽默有趣的語言教學,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變近,少一些嚴厲的說教,多一些微笑,多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建設良好的溝通橋梁,這樣才能用藝術化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方式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導學生通過討論、爭論尋求真知,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設問,通過有價值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分小組展開激烈的討論、爭論,自己探究問題的答案,從中學習到如何思考,如何辯論,既鍛煉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同時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4]。
結語
總之,要想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就應該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造,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時間更專注,引導他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積極探索研究,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黃瑋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學周刊,2019(06):45-46.
[2]王查.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1):256.
[3]張秀.淺析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2019(11):69.
[4]唐波.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8(2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