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只有和諧的課堂,才是學生和教師共同成長與發(fā)展的沃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和諧課堂的途徑很多,方法也很多,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多加探索,多加思考,多加實踐,我們就一定會在小學語文和諧課堂的構建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和諧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不僅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學生被動接受的層面上,而是應當積極地進行語文知識本質的學習,共同構建小學語文的和諧課堂。和諧課堂的構建是一門教學藝術,小學語文和諧課堂的構建不單單是進行知識理論傳承的需要,而且還是積極引導學生提高自身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傳統(tǒng)式教學在我們心中已根深蒂固,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所束縛,課堂效率不僅得不到提高,課堂氛圍也死氣沉沉,上課模式基本就是老師講自己的,學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從而導致了小學語文學習效率非常低,考試成績不理想。教師在課堂只是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把自己了解的知識往學生腦子里面灌輸,沒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不知道學生到底聽進去多少,學會了多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也沒有找到樂趣,所以對學習語文一直處于消極狀態(tài),造成學生對語文成績的要求非常低,及格就好。有些學生對于語文根本就不重視,加上老師講課草草了事,以至于小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越來越低。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活躍的課堂氣氛,同時和諧課堂所帶來的高效率學習,當然學生在課堂中也要提升自己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教師共同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
二、小學語文和諧課堂構建策略
2.1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首先,語文教學離不開講解,在不影響一篇課文的整體語言風格的前提下,教師語言要力求活潑多樣,以拔動學生的心弦,造成心靈的共鳴。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中既有滿腔喜悅之處,又有希望破滅之時,教師教得到位,就能打破課堂內的單調與沉悶,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課堂氛圍。生動的講述,也要輔以恰到好處的身體語言,這樣就會產(chǎn)生極佳的課堂效果。如講《景陽岡》時,教師可以試扮一下武松打虎的好漢形象,這樣的課堂表演,無疑會增添快活的氣氛。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風趣幽默、富有情感表現(xiàn)力的語言來描述學習情境、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學生以身心的愉悅。
其次,情境體驗,讓課堂活起來。課堂是學生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學生足夠大的平臺。所謂情境體驗,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動情朗讀、動腦思索、用心去感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如我在教《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我就設計了模擬草船借箭的場景,讓同學分角色扮演,體會當時的場景,這樣的情境體驗學習課,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言、邏輯等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慧的源泉,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使之長久地保持下去,終生不棄,甚至發(fā)展為研究的動力、方向,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2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語文課堂教學要著眼于激發(fā)學生潛能,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觀察、猜測、驗證、交流等活動,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獲得廣泛的語文活動經(jīng)驗?!杜郎交⒌哪_》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扒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弊x到這個自然段,有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爬山虎的腳扒住墻的時候,為什么細絲要由直變彎呢?”可是如何引導學生去弄懂這個問題呢?我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自己觀察和思考:當你走在較滑的地方,你的腳趾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學生經(jīng)過觀察體驗和思考,他們會弄明白:走在較滑的地方,我們的腳趾會本能地彎曲起來,想抓住地面,好穩(wěn)固地往前走,不會摔跤。爬山虎的腳扒住墻的時候,細絲為什么會變彎曲呢?由此及彼,孩子們就容易明白:爬山虎的腳扒住墻的時候,細絲變彎也是為了牢牢地扒住墻,好把嫩莖往上拉一把。于是學生就真切地感受到:“爬山虎真聰明?!薄白髡哂^察很有耐心,也很仔細。
2.3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新課標下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壓抑的地位,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充滿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質疑、思考與探索,也伴隨著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充滿了師生的討論、交流和理解,使學生心靈得到解放,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被激發(fā),主體意識增強。在這個背景下,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年齡、不同的學習內容,靈活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小學語文教師的角色也轉變成了新型的知識傳授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以及教育改革的研究者。這也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基礎教育的未來性、生命性和社會性,深入認識到小學教育是以促進少年兒童在健康、認知、社會性、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目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體來講,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還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多學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與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力。
2.4構建彰顯靈氣的生態(tài)課堂
實施教學的原點和歸宿是使每個學生都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作為小學語文課堂生態(tài)本體的學生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教師要承認并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不同的成就感、學習能力傾向、學習方式、興趣愛好及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不同需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如師生對話、學生討論、學生活動等,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問題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盡可能讓不同層次學生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品質。總之,教師要空,學生要實,教師無為,學生要有為,教學多些教學空白,讓學生補白,讓教育因學生的靈氣而精彩。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結語
和諧的教學理念是對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而創(chuàng)設的,是推進小學生語文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教學形態(tài),也是新課程下對語文教育的目標要求。小學語文和諧課堂構建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挖掘和優(yōu)化,廣大教師都應引起重視并引入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陳年喜。淺論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平涛膮R(中旬刊),2013,(06)。
[2]楊玲香。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學周刊,2016,(35)。
[3]曾雅雪.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6).
作者簡介:
岑直華,男,壯族,1968年8月出生,廣西省靖西市人,在廣西省靖西市龍邦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大專,小學一級教師,主要擔任小學語文,數(shù)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