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帶群
摘要: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校愈發(fā)開始關注小學生是否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也開始強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小學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就需要肩負起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汲取以往的班級德育教育的經驗,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深化小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迎接未來的人生之路。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教育理念開始轉向素質教育,開始強調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性,而不再是一味只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小學階段作為重要的教育啟蒙階段,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更需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及時矯正小學生不良的行為以及思想觀念。本次,特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工作進行探究,以求幫助班主任能夠更好的加強對于小學生道德觀念的正確引導。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現狀
1.不夠重視德育教育工作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目前雖然大部分的小學已經開始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部分的班主任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只將注意力集中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關注于小學生的小升初的升學率,對于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只是應對的態(tài)度。并且,有部分班主任一味認為小學生的年紀過小,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是沒有多大的用處的,他們的年紀還難以理解所講述的這些思想道德觀念,從而阻礙了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1]。
2.德育教育方式過于單一
班主任雖然開始嘗試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教育工作,但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卻過于單一乏味,只會一味的說教。班主任沒有能夠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進,只是一味照搬了教育理念,所以也就難以達成好的教育效果。
3.沒有得到好的配合
德育教育工作涵蓋了小學生在社會、家庭以及學校中的思想教育,所以,僅僅只由班主任在班級中進行德育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家庭是每個人成長重要的環(huán)境之一,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好的家庭教育與學校中班主任日常的德育工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二、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
1.能夠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教育,本質上是進行良好的班風塑造,讓良好的班風潛移默化的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影響[2]。如果整個班級都一直能夠保持潔凈,這無形中就對小學生的衛(wèi)生觀念造成了影響,能夠約束小學生愛護環(huán)境,不制造垃圾,養(yǎng)成愛干凈的好習慣。而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教育,能夠形成榜樣效應,小學生們能夠在身邊同學的影響下,都能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對小學生進行了無形的約束,同學們之間也互相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
2.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
小學階段是極其重要的啟蒙時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行為,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行德育教育,對于是非觀尚未形成的小學生而言也是十分有幫助的,在有效的德育引導下,接受正確的文化觀念、道德觀念,從而成為一個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3.能夠提升綜合素質
當前小學階段也面臨著小升初的學業(yè)壓力,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十分重視的,然而,學生除了成績重要之外,也需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作為未來的希望,應該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對未來持有希望,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因此,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能推動小學生將德育教育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推動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策略
1.進行班級制度的建設
對于小學生而言,進行班級制度建設,能夠對小學生產生好的約束,利用小學生對于教師以及權威的敬畏之心進行制度建設,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建設班級委員會,由學生自己進行推選班委會的成員,然后教師可以下達任務,與班委會成員共同制定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能夠讓學生進行內部的自我監(jiān)管。班主任還可以以道德教育為指導制定出班規(guī),讓小學生們都能夠在班規(guī)的約束下進行自我的道德完善,在班規(guī)的指導下明白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以及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做的,從而擁有道德行為的一套標準。
2.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班主任要想推動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只靠自己進行說教灌輸道德觀念顯然是不夠的,班主任可以進行班級文化建設,讓班級文化無形中對學生帶來影響。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設立班級文化墻,在墻上可以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張貼文化標語,讓文化墻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爭取“上墻”的欲望,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班風。
3.進行德育實踐活動
小學班主任除了可以在班級內進行德育教育,其實班級外也可以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合理的利用校內外的各類資源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幫助學生踐行德育教育[3]。例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小學生們進行垃圾分類、清掃街道垃圾等活動,給小學生傳輸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垃圾分類的調查,調查身邊的人是否正確的進行了垃圾分類,從而也就幫助小學生強化了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班主任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去體驗當馬路清掃員的感覺,讓學生在實踐中切身體會不應該亂扔垃圾,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通過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德育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能夠讓學生切身進行德育體會,從而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德育教育的內容。
4.強化家長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
其實德育教育只由班主任在班級內部進行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因此,班主任在日常中應多與家長進行交流,加強家長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家長交流會,反饋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隨之著重強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一些正確的育兒觀念,號召家長都能參與德育教育的建設。讓家長能夠轉變以往的唯成績論的傳統(tǒng)觀念,注重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能夠更好的配合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除了可以邀請家長來學校,還可以利用微信、釘釘、QQ等線上的交流方式,推動家長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
5.發(fā)揮榜樣的力量
小學階段的孩子很多行為思想觀念都處于萌芽階段,會不自覺的模仿別人,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這一特點,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小學生對榜樣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行模仿。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班會,推選班級的道德標兵,給予標兵小紅花、獎章等獎勵,號召學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向標兵學習,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教師作為小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人,也需要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夠言傳身教讓學生從自己身上學到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踐行自己從別人身上模仿到的行為舉止。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整個教育的啟蒙階段,所以進行德育教育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需要對德育教育引起重視,改變以往錯誤的教育觀念。班主任可以進行班級制度的建設、班級文化建設、進行德育教育實踐、強化家長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以及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推動小學生將德育教育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從而能夠更好的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張艷坤.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45-46.
[2]王金萍,王玉昶.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205.
[3]王容玄,邵創(chuàng)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