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煉珍
摘要:培養(yǎng)是最好的教育,幼兒的成長需要培養(yǎng)。幼兒園教育階段,培養(yǎng)教育對幼兒的發(fā)育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所以,教師務必對陪伴教育意義充分關注和重視,通過多元培養(yǎng),靜候花開,促進幼兒健康全面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陪伴教育;成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026
前言:3-6歲幼兒的發(fā)育成長,需要關心和陪伴。幼兒園中,幼兒開始集體生活,群體成長期間也需要關心和陪伴。所以,幼兒教育應重視陪伴教育,陪伴教育也充分反映出幼兒教育的本質。幼兒園教育期間,教師需開展多遠陪伴教育,通過陪伴促進幼兒健康全面成長,用心陪伴,用愛陪伴,靜候花開。
一、生生陪伴,快樂童心促進發(fā)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強調,幼兒和成人或同伴交往期間,不但學習如何與他人之間友好相處,同樣學習如何看待自身對待他人,發(fā)展適應生活的能力。幼兒園陪伴教育中,可通過游戲形式,以生生陪伴的活動,引導幼兒感受交流合作的樂趣。教師應以幼兒興趣以及內在發(fā)展需要前提,構建適宜環(huán)境,投放合理材料,培養(yǎng)幼兒全面發(fā)展。游戲期間,關于明確游戲主題、游戲角色分配以及挑選游戲材料等方面,可鼓勵幼兒表達自身觀點,傾聽同伴想法和建議,增強幼兒社會性交往以及合作能力。
除此之外,入園、離園活動中,考慮為幼兒留置自由活動時間與空間,如引導幼兒自由組合,選擇感興趣的區(qū)域,選擇喜歡的同伴共同活動。游戲或是戶外活動期間,教師同樣需為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空間,避免過多干預,引導幼兒自由交往,增強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幼兒全面成長發(fā)展[1]。
二、師生陪伴,以生為本促進成長
幼兒發(fā)育成長需要教師的關心與陪伴,師生陪伴也成為幼兒園陪伴教育的關鍵。師生陪伴期間,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做到以生為本,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首先,熟悉管護常識,保護幼兒。健康對幼兒成長非常關鍵,所以,教師應重視師生心理與身體健康方面的教育培訓,教師應掌握關于幼兒生理、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健康知識,使幼兒可以對身體做出更多的正確認識。同時,合理利用幼兒健康教育評價的手段和方法,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對藝術與游戲進行充分結合,強化幼兒心理素質,促使其健康成長。
其次,了解心理關懷,理解幼兒。教師的關心愛護,使師生陪伴的重要前提。培養(yǎng)教育中,教師應對幼兒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解幼兒快樂和痛苦,對幼兒予以足夠尊重,傾聽幼兒內心想法。同時,接觸幼兒,對幼兒給予足夠的寬容與尊重,通過愛的心理關懷,促進師生情感共鳴,實現師生共同進步。
最后,掌握一技之長,引領幼兒。隨著幼兒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陪伴幼兒成長期間,社會、家庭對幼兒教師也有著嚴格的標準,要求幼兒教師具有優(yōu)秀的專業(yè)能力水平,培養(yǎng)幼兒健康全面成長。所以,師生陪伴期間,幼兒園可建立“陪伴”教師隊伍,突破時空限制,開展網絡研修。同時,組織相應的專題活動,挖掘教師自身的特長與技能才藝,使教師整體隊伍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增強教學能力水平。此外,鼓勵引導教師以欣賞和積極的教育心態(tài)開展陪伴教育,通過鼓勵表揚,使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三、親子陪伴,其樂融融促進共育
《指南》重點提出,穩(wěn)定和諧的家庭關系,親情陪伴與父親的影響無法替代,父母的愛和陪伴也成為幼兒安全感、歸屬感、思想情感發(fā)育的關鍵基礎。父母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對幼兒學習生活十分關鍵,幼兒成長需要父母的愛和陪伴。所以,教師應同幼兒家長保持緊密聯(lián)系,指導家長抽出時間陪伴幼兒,同幼兒共同成長。幼兒園陪伴教育階段,教師可組織“陪伴教育周”的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構建其樂融融的環(huán)境氛圍,促進家園共育。對于各階段幼兒家長群體,可組織家長認識了解幼小銜接、親自陪伴等專題的講座,使家長可以準確把握幼兒學習和發(fā)展規(guī)律,理性看點幼兒成長,給予幼兒更多的親子陪伴,使幼兒健康成長[2]。
四、資源陪伴,合育共享促進和諧
《指南》強調,家庭、幼兒園與社會需要保持合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家庭與具體生活環(huán)境。教育資源多元化,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選擇機會,對學習內容和方法做出明確,培養(yǎng)幼兒自主建構知識與經驗。所以,陪伴教育階段,應各方面資源加以合理利用,利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為幼兒構建豐富多樣的活動平臺,使幼兒在自主選擇中得到成長與發(fā)展。
首先,優(yōu)勢互補請進來。教師應基于幼兒發(fā)展需要,聘請男性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體育課教學,對教學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同時,可組織開展“爸爸共陪伴”的陪伴教育活動,通過爸爸職業(yè)或是愛好等方面的教育資源,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
其次,資源共享走出去。教師應對社會資源優(yōu)勢加以合理利用,帶領幼兒開展社會實踐,充分感受生活。如參觀郵局,看一看工作人員怎樣為社會服務;觀看博物館,了解科學知識,引導幼兒充分體驗與感受,使生活與學習形成緊密結合,使幼兒教育得到拓展延伸,通過資源陪伴,培養(yǎng)幼兒全面成長。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學階段,每一朵鮮花的盛開與綻放,均需要園丁的辛勤付出與悉心呵護,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均需要教師科學合理的指導教育。因此,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對陪伴教育予以充分重視,通過多元陪伴,用心陪伴,用愛陪伴,靜候花開。
參考文獻
[1]韓幼萍.陪伴,和孩子一起欣賞成長旅途的風景——0-3歲嬰幼兒陪伴式教育初探[J].家教世界,2016,000(010):21-23.
[2]陳月芳.多元陪伴靜候花開——幼兒園“陪伴教育”初探[J].好家長,2015(23期):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