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燕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發(fā)展水平的提升,在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更多地重視。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應用有效提問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考與師生互動,促使教師更為了解學生,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提升。需要認識到,課堂提問并非是教師所具有的權力,學生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表達自我的疑惑與思考成果?;诖耍疚膶τ行釂栐诔踔袛?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策略;探索與實踐
引言:
在數(shù)學學科的學習中,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參與,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提升,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為此,在教學階段中,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通過適當?shù)姆绞絽⑴c到課堂中去。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參與路徑;通過學生提問的方式,則可以提升數(shù)學課堂的參與主動程度。教師需要對提問策略的應用,給予充分重視。
一、當前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提問應用狀況探索
從大多數(shù)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際狀況進行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提問教學這種方式得到了大部分教師的重視。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慣性的影響,提問教學的應用仍舊存在問題,對此不可忽視。
1、提問的內(nèi)容固定化
數(shù)學課堂中的提問,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數(shù)學問題。受到教學思維的限制,一些教師在問題的選擇上,直接應用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未給學生提供問題思考的引導與問題探討的空間。
例如,在講解了基礎的概念內(nèi)容以及公式之后,教師應用例題作為課堂問題進行提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根據(jù)例題進行直接的問題解答,沒有探討與充分的思考啟發(fā)過程,可以說提問教學的目的未能夠達成。
2、提問的模式固定化
初中階段數(shù)學學習的難度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多半是由教師進行主導,學生跟隨著教師的引導步伐進行思考。因此,課堂中問題的提出是由教師進行的,學生存在的困惑未能夠得到重視,學生沒有機會進行問題的提出。另外,也有一些教師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僅允許個別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探討,對于多數(shù)學生的問題未能夠有所重視[1]。
二、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的有效提問實踐
在初中數(shù)學的有效提問實踐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也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豐富提問模式,促進提問的有效應用。
1、教師應用多元化的問題進行思考引導
在新課改的理念中,對于教師的角色進行了說明,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幫助者與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學習中仍舊發(fā)揮著方向性引導的作用。為此,應用多元化的問題探討模式,有利于教師在不同教學階段,對于學生思維方向進行引導。
例如,在教學的初期階段中,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向?qū)W生展示有數(shù)學與生活相關的聯(lián)系,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憶在生活中實際觀察的景象。這一問題與數(shù)學學習相關,然而并不局限在數(shù)學知識中,各種學習水平的學生均能夠展開自由地回答,有助于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另外,在概念、公式講解完成之后,教師應用例題進行提問,需要就例題進行多個方向的提問引導。如,解題的思路有哪些?解題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這種模式的數(shù)學提問中,學生的學習與思考就不再局限于數(shù)學題目,而能夠根據(jù)題目進行學習范圍的擴展[2]。
2、重視學生的問題提出與問題的探討
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然而教師要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每一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重要性有所區(qū)別,因此全體的學生進行自由的問題提問,是不適當?shù)摹?/p>
因此,教師需要采取適當?shù)膶W生提問模式,使得學生的問題得到充分的重視,同時也完成對于學生問題的篩選。通過小組模式的問題探討,就可以達成這一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初期、學習中期以及完成學習之后,分別給予學生一小段時間進行問題的探討。在必要的情況下,預習探討與復習探討,可以在課下由學生自行組織完成。
首先,小組中的成員對于自己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出。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學生預習完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內(nèi)容。許多學生對于平面坐標系在生活實際各方面的應用存在疑惑,可以結合具體的應用方向,探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應用合理性,選擇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生活中的若干個應用方向,作為案例在課堂中進行介紹。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問題在課堂中進行說明,介紹小組的問題探討結果。其次,在例題的解答中,學生在完成例題之后,進行問題的提出。這一階段,先在小組中進行問題的探討,小組中不能解答的問題,則由小組長提出,通過師生交流的方式,要求教師進行問題的解答。教師要對問題進行再度的篩選,選擇具有較高價值的問題在班級中進行解答。對于個別小組中困惑,則可以針對小組成員進行說明。在復習的階段中,學生的問題提出,是以個人的形式進行的。例如,在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如果存在概念理解上的問題,可以在提交作業(yè)的同時,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要總結學生問題,應用適當方式解答。例如,通過推薦微課、線上課程等內(nèi)容的觀看,完成對學生問題的解答[3]。
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提升。通過有效提問的模式,有助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從而使得其數(shù)學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許友軍,歐陽自根,廖新元.數(shù)學基礎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33):91-92.
[2]殷芳,唐耀宗.中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喀什大學學報,2017,38(03):104-107.
[3]張玉芝.有效提問 成就精彩——有效提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0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