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浪
關鍵詞:微課;教學設計;內容設計
微課已經逐步運用到學校的教學改革項目中,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tǒng)的聽評課模式,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越來越普及,微課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微課是指根據教學設計思想,針對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而記錄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視頻長度一般在5至10分鐘。微課所體現的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講解、題型說明、資料介紹和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教學經驗和方法的傳授等技能方面的講解和展示,同時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反復來看。
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 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10分鐘左右,相對于傳統(tǒng)的45分鐘的一節(jié)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教學內容較少: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資源容量較?。簭拇笮∩蟻碚f,“微課”視頻的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上實現移動學習,非常適合于教師學生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易擴展。由于微課短小精煉、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
主題明確,針對性強。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微課主要是解決課程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
容易制作。由于微課內容微小,人人都可以成為微課的創(chuàng)作者。正因為課程的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課程研發(fā)的目的是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緊密地聯系起來,是為了教學,而不是去驗證理論、推演理論,所以,決定了研發(fā)內容一定是教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易傳播。微課視頻的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可以流暢地在線觀看或者下載,傳播形式多樣(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討論),可以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需學習的需求。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和網絡學習資源,微課雖然時間長短不一,但是也需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微課的教學設計關系其是否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微課應該是井然有序的,雜亂無章而隨意的微課是與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同時教學設計一定要按教學大綱所提出的教學目的要求為準則,與學生的年齡、特征、文化程度相符合,所以首先要和主講教師溝通,共同設計一段視頻的錄制方案。
首頁與封面設計。關于設計首先是首頁與封面設計,最好采用PPT的首頁作為封面,這樣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識點與作者。在設置過程中也可作為視頻的片頭,第一張PPT作為微課的"臉面",另外PPt背景就好似一張紙,色彩要淡雅,便于烘托字體,背景的顏色一定不能太過鮮艷,這樣不僅反襯出內容的蒼白無力,而且使人感到喧賓奪主,眼花繚亂,影響整體的效果。
內容設計——知識點的微型化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微課設計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課是要集中表現或傳遞給學習對象什么樣的內容(并不是什么內容都適合制成微課)。教學內容應該盡量選取那些有學生通過自學理解不了、具有較大教育教學價值且相對簡短又完整的知識內容。必要時教師可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加工、修改和重組,使其教學內容更精簡又完整、教學目標聚集又單一、教學形式策略多元、表現方式多樣化,使其更適合用微課的方式來表達。
教學內容的微處理是微課設計的第二步。在選定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繼而要對其進行微處理。根據微課時長短、知識粒度小的特點,在內容分割上,把課程分割為不同的教學過程。
媒體設計——合理運用視聽媒體技術。媒體設計決定了微課最終的表現形式,其優(yōu)劣性直接決定了微課的質量。目前微課視頻的媒體呈現形式多樣,分別有攝制型微課,有錄屏型微課,軟件合成式微課以及混合式微課。由于微課更傾向于視聽演示,較大一部分制作者會擇優(yōu)選用了軟件合成式,即“屏幕錄制軟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組合。
用屏幕錄制軟件可以完整地錄制PPT課件的內容(包括教師的同步講解、操作過程、背景音樂等),在準備精心設計的PPT課件后,只需設置好音頻和攝像頭、屏幕像素、燈光設計、環(huán)境調適、熟悉講稿、理清思路等準備工作后,教師只需要按一下“錄制鍵”就可以完成微課視頻的自動錄制。對部分細節(jié),如間隔太長,時間太短,字幕標題、聲音處理、畫面鏡頭變化等問題,可以在該軟件中編輯修改,最后合成輸出教學視頻。
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內容的設計要適合使用多媒體的特性,微課選題要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圖像、多姿多彩的動畫、有聲聲色的視頻。把有些抽象的概念利用視頻手段具體化,形象化,不僅使學生產生興趣 ,而且有利于他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微課的出現符合現代快節(jié)奏和泛在學習的要求,微課作為在線教學視頻,也需要滿足在線學習者為達到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的積極情感體驗。微課制作的目的是教學資源分享,運用直觀進行啟發(fā)教學,為學生析疑解惑。巧妙的設計微課教學活動做好教學設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杰.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2018(07)
[2]王迪,吳娟娟,李強.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7(19)
[3付曉燕.淺析微課教學設計[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