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巧云,韋冬萍,韋劍鋒
(1.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廣西 柳州 545616; 2.廣西南亞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廣西 龍州 532415)
木奶果(BaccaurearamiforaLour)屬大戟科木奶果屬,常綠小喬木,高5~15 m,分布于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老撾及越南,以及中國華南地區(qū)(海南、廣東、廣西)、西南地區(qū) (云南)[1]。木奶果對土壤要求不高,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宜,花期3—4月,果期6—10月,是一種集食用、藥用及觀賞為一體的多用途樹種[2-3]。目前木奶果尚未大面積推廣和商業(yè)化栽培,木奶果栽培管理水平粗放低下,配套生產(chǎn)技術不足[4]。而在木奶果無性繁殖扦插栽培方面,普遍存在難以生根的問題。有相關研究報道提及,木奶果的扦插繁殖,采用一二年生或多年生枝條,用ABT生根粉1號和萘乙酸不同濃度扦插,處理后先長芽并產(chǎn)生較好的愈傷組織,但一直未生根[5]。目前尚未見有能夠促進木奶果扦插枝條生根長芽方法的報道。本文通過配制ABT生根粉1號、萘乙酸( NAA)及吲哚丁酸( IBA)生根液,探討木奶果最適宜的扦插生根液,以提高木奶果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質(zhì)量,為木奶果種質(zhì)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提供技術基礎。
選取成熟木奶果母株上的二年生枝條作為扦插枝條,枝條粗度為1.0~3.0 cm,長度為20~25 cm;剪斷后立即火燒封口并用保鮮膜包裹,去除葉子后用保鮮膜將整個枝條包裹;扦插前剪掉枝條封口的底端1 cm,再將枝條長度剪成15 cm,枝條基部剪為斜口狀,扦插條剪好后,灑水保濕。
試驗采用ABT生根粉1號、NAA及IBA作為生根劑與8 g·L-1蔗糖,5 g·L-1瓊脂進行配置,共設6個組合處理,分別為ABT生根粉1號5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 g·L-1、IBA 6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 g·L-1、NAA 3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 g·L-1、ABT生根粉1號500 mg·L-1+IBA 6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 g·L-1、ABT生根粉1號500 mg·L-1+NAA 3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 g·L-1、IBA 600 mg·L-1+NAA 300 mg·L-1+蔗糖8 g·L-1+瓊脂5g·L-1,分別用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及處理6表示。將枝條放入配制好的生根液中浸泡2 h,枝條底部的浸泡深度為7 cm;浸泡后的枝條扦插于經(jīng)過1.0%的KMnO4溶液進行消毒處理的沙床中,扦插行距為20 cm,插入深度為5~7 cm;扦插后用廣譜殺菌劑噴灑插條;每組配方處理設置3次重復,每個處理40株。
扦插后在沙床上方1 m處覆蓋第一層遮陰網(wǎng),遮陰率為60%;沙床上方2 m處再設置第二層遮陰網(wǎng),遮陰率為60%,進行雙層遮陰;50 d后撤去第一層遮陰網(wǎng);扦插后每天澆水1次,保持濕度;每周用廣譜殺菌劑噴灑枝條1次;每隔15 d對每個枝條噴施100~120 mL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采用通用配方[6]。
扦插后60 d調(diào)查傷口愈合率、結瘤率、平均生根條數(shù);扦插后120 d調(diào)查新芽數(shù)、生根率、生根數(shù)、平均根長并計算根系效果指數(shù);根系效果指數(shù)=(平均根長×生根數(shù)量)/總插穗數(shù)[7]。應用SPSS 22.0軟件、MicrosoftOffice Excell 20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處理扦插條的傷口愈合率存在顯著差異,以處理5、處理6的效果較好,傷口愈合率達77.4.0%和78.2%,傷口愈合率大小順序為處理5>處理6>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結瘤率以處理4的效果較好,其次是處理5和處理6,結瘤率大小排序為處理6>處理5>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處理5與處理6間的生根數(shù)較多,與其他處理的差異達顯著水平,生根數(shù)排序為處理5>處理6>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說明處理5、處理6的綜合效果較好。
表1 木奶果扦插后60 d生長狀況
由表2可知,木奶果新抽芽數(shù)以處理5的效果最好,為54.7條,與其他處理的差異達顯著水平,而處理1的新芽數(shù)最低;生根率以處理6的最大,達到75.2%,但處理5和處理6的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的差異達顯著水平;不同處理的生根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處理5和處理6的生根數(shù)較多,分別為17.3條和17.6條,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不同處理的平均根長為1.72~3.38 cm,其中處理4、處理5、處理6的平均根長大于3 cm,以處理5的最長,而處理1的最短。不同處理根系效果指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處理1的根系效果指數(shù)最低,僅為0.46,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而處理6和處理5的根系效果指數(shù)較高。說明處理5、處理6的效果較好。
表2 木奶果扦插后120 d生長狀況
近年來,隨著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人工合成和自動噴霧設施的應用,其發(fā)展日新月異。但隨之而來出現(xiàn)的問題也嚴重,尤其是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扦插繁殖中的濫用使得生產(chǎn)損失很大。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生根粉有幾百種之多,有的生根效果甚微,但廣大種植戶為追求更好的生根效果而采用高濃度生根劑,結果造成大量稀缺種質(zhì)材料的浪費[8]。
ABT、IBA、NAA作為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均能促進白苗木插穗生根[9,10]。不同生根劑復雜的配比關系在植物不定根形成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影響著植物新根的形成[11]。非單一生長調(diào)節(jié)劑ABT、NAA由多種植物激素復配而成,被廣泛用于林木種苗扦插繁育上,能顯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采用ABT、IBA、NAA處理歐洲云杉、葡萄、紫薇等木本植物的扦插生根效果均優(yōu)于使用單一生長調(diào)節(jié)劑[12-15]。
木奶果屬于較難生根樹種,常規(guī)的扦插育苗技術生根率不高,胡建香等[5]研究表明,在前期扦插試驗中利用不同生根劑及不同濃度處理木奶果枝條先長芽并產(chǎn)生較好的愈傷組織,但一直未生根。本研究選擇ABT生根粉1號500 mg·L-1、NAA 300 mg·L-1及IBA 600 mg·L-1作為生根劑,并添加8 g·L-1蔗糖和5 g·L-1瓊脂配置生根液,對木奶果進行扦插,并通過扦插后管理,顯著促進苗木生根,其中以NAA 300mg·L-1及IBA 600 mg·L-1配置的生根液對木奶果插穗生根率、生根數(shù)及根系效果指數(shù)最佳,而單獨使用單一生根劑時各項指標顯著降低??梢姡灸坦l扦插生根效果較佳處理組合為NAA 300 mg·L-1+IBA 600 mg·L-1和ABT生根粉1號500 mg·L-1+NAA 300 mg·L-1。在生產(chǎn)中,木奶果扦插繁殖成活率的提高還應結合不同類型插條、扦插季節(jié)、扦插基質(zhì)及不同扦插后管理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