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深化改革,人們對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內容投入了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在當今各種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當下,教師應該對這些方法理念加以有效運用整改,合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加主動的展開,進而提高其自身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對數學知識掌握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育教學;策略分析
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了解知識架構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媒介。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教材中的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而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是他們學習知識最好的引導。合適的問題不但可以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鍛煉發(fā)散性思維,在答題過程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提升小學課堂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刻不容緩的。
一、合理安排,針對性提問
高頻率的提問所伴生的問題是提出的問題沒有目的性,只是想到什么問什么,沒有事先在教學計劃中進行設計,形成教師問“明白了嗎,清楚了嗎,對嗎?”學生回答“嗯嗯。”式的對話套路,讓提問失去了它本來的教學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提問,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習中教師在進行一百以內數字認識時,就可以進行合理的編排,由淺人深,從1到10再到100這樣鋪墊進行,既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也能引導學生一步步的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和學習。針對性的提問則要求教師對于教材的知識點熟悉掌握并能從學生的作業(yè)中發(fā)現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找出學生困惑的點來進行提問,做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數學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動力,特別針對小學生群體,其行為習慣由個人興趣所主導,教師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回答興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和進行課堂思考的積極性,符合新時代打造高效課堂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便利性和豐富性開展提問教學,一方面提前在多媒體課件上準備提問內容,較少板書和口述的時間,能夠讓教師有更多資源解決學生問題和對學生的答案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動畫輔助提問,以學生的個人興趣帶動學習興趣和回答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例如采用動畫音頻的方式提問和講解最終答案,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記憶力。
三、加深知識記憶理解
在數學學習中,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是一個重難點,也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基礎,有許多學生因為不能夠對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進行理解,而導致了他們無法解決問題,也會讓教師的教學活動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所以讓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概念進行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而對學生進行提問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這種提問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以往教師單方面輸出的枯燥無味課堂,還能夠讓教師通過比較口語化的講述簡化數學概念,將抽象的理念變得具體化,方便學生理解。
四、轉變提問方式,提升教學效率
課堂提問,是任何學科教學中被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溝通和交流過程中最直接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依然會發(fā)現,提問的效果和作用并不是非常明顯,甚至在具體的教學中仍存在無效和低效提問的現象,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有些時候也得不到臺下學生積極的配合,而學生們要么沉默不語,要么就是答者無幾,達不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由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過多而導致學生忙于應付,沒有留給學生充足思考的時間,提問流于形式,課堂的提問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填充。因此,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是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所需要的問題,不在多而注重精,盡量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這樣以來,筆者的問題是有備而來的,也給學生們留下了充足思考的時間。
五、給予學生足夠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
老師課堂的提問發(fā)出以后,老師必須要耐心的等待,這一方面主要是體現在老師提出問題之后,提問方面不能出現重復的問題,同時也不能催促學生馬上回答問題,必須要給予學生們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從而這樣才能讓學生們的回答更加具有條理性。根據相關的調查可以看出,老師如果在課堂上提問之后,只是給學生們不到幾秒的思考時間,還有就是學生們在沒有完成回答時就重復提問或者是向別的學生提問,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學生們失去回答問題的信心,從而讓學生們失去對學習的熱情。相反如果老師給予學生們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那么學生們的回答必然會很完美,同時也可以真正的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
六、進行因勢利導,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推動著教學活動的發(fā)展軌跡。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的過程中,會展現個人的知識學習情況和思維發(fā)展情況。作為教師,既要關注整體的教學過程,也要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啟發(fā),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生答案的正確與否方面。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意識,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在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學生第一次給出的答案可能會片面,教師不要著急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借著學生的答案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不斷豐富他們的認知視野和思維角度,從而自覺糾正答案中的不足之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逐步實現由淺人深、從點到面的全面理解。如此一來,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得到強化,良好的學習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不斷提升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認真運用這一教學策略,做好課堂提問的教學設計,根據課堂情況進行靈活地處理和運用,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世華,淺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25):29.
[2]陳永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中國高新區(qū).2017 (11):92.
[3]蘭福祥,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