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佳
摘要:《杏花天影》是由南宋著名詞人姜夔創(chuàng)作的自度曲。20世紀,楊蔭瀏把此曲遺存的古譜翻譯成線譜,為聲樂演唱提供了范本。有許多的歌唱家演唱過這首歌,其中以雷佳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充分表達了姜夔音樂作品中“愁”的相思之情。氣息共鳴充沛飽滿、收放自如;咬字行腔立體婉轉、棱角清晰;情感表達扣人心弦、委婉深情。
關鍵詞:姜夔 ?楊蔭瀏 ?中國古典藝術歌曲 ?《杏花天影》 ?雷佳 ?演唱藝術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7-0049-03
《杏花天影》是一首由南宋著名詞人姜夔自己作詞、作曲的經典藝術歌曲。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冬,在姜夔33歲時,從漢陽隨船下赴湖州,于次年抵達金陵,泊舟于江上,當夜有感而發(fā),于次日寫出一首《杏花天影》。歌曲意境深遠,音調諧婉,表達出一種緬懷故鄉(xiāng)、彷徨凄苦的情緒。這首詞曲被收錄于《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20世紀,楊蔭瀏把此曲遺存的古譜翻譯成線譜,王震亞為其重新編配伴奏,為聲樂演唱提供了范本。這首作品由許多演唱家演唱過,其中雷佳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充分表達了姜夔音樂作品中“愁”的相思之情。雷佳在她的博士畢業(yè)音樂會上演唱了這首《杏花天影》,于2017年收錄于雷佳音樂工作室制作的現(xiàn)場版《雷佳博士畢業(yè)音樂會》專輯中。本文將從氣息共鳴、咬字行腔與情感表達3個方面對雷佳演唱的《杏花天影》進行分析。
一、氣息共鳴:充沛飽滿、收放自如
“在歌曲的演唱中,對氣口的合理安排和靈活處理必須使其有利于體現(xiàn)歌曲的意境和風格?!雹倮准蜒莩摹缎踊ㄌ煊啊啡谌肓酥袊诺涿褡宄ㄅc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對氣息的要求也是十分嚴苛的,聆聽這首歌曲時,能感受到雷佳氣息運用的流動飽滿。這首歌曲共由8個樂句構成,分上下兩闕,各有4句,是一個平行的十分工整的結構,兩闕之間用了“換頭”“合尾”等手法來做聯(lián)系或轉折。歌曲上半部分以d小調進入,雷佳在開始演唱時,氣息是十分的平穩(wěn)流動,將音樂慢慢地往上推,“綠絲”2個字是慢速且運用胸腔與橫膈膜為支撐點來控制氣息平穩(wěn)均衡,在演唱最高音“拂”時,使用橫膈膜的力量將氣息控制良好,把字流暢的吐出,與鋼琴伴奏產生呼應,仔細聆聽雷佳在演唱高音時,會給人帶來一種舒適與通暢的感受。之后的“鴛鴦浦” 3個字又緩慢的弱了下來,與前面的高音處形成對比,奠定全曲之后悲傷的感情基調。第二句氣息運用得整體較為平穩(wěn),音樂的旋律基本是一個下行的走向,演唱時力度控制得比較弱,沒有用到胸腔共鳴,反而只是將氣息控制得平穩(wěn)均衡,與歌曲開始時的高亢形成對比,雖然演唱時的音域較低,卻不失清麗的音色,更能突顯出歌曲的古韻基調。到“又將愁眼”時,演唱的力度與前面大致相同,雷佳仿佛將自己置身于當時的情景中,演唱時表達出了作者當時的愁恨與傷感,使聽眾能充分感受到“愁”這個字里包含了多少無奈。演唱到“春風”時力度明顯的弱了下來,為“去”字的高音提前做了準備,這種唱法使歌曲更加具有民族唱法的特色,烘托情緒到達一個高度,更加突出古典藝術歌曲的韻味?!叭ァ弊滞瑯右彩且粋€高音,演唱時的氣息在高音2拍的位置一直掛住,“倚蘭橈”音高的位置與“去”字大致相等,這句的結構不同于前面3句,雷佳的演唱直接將氣息從弱起的位置推到了長音“去”字并保持氣息與位置的高度統(tǒng)一來支撐著這一整句的長高音,推動歌曲達到了歌曲上半部分的高潮。
到下半部分開始時,譜面上標注的是一個弱起的開始,但雷佳在此處卻做出了不同的處理,她把弱起的這個“金”字給了強有力的氣息支撐,且之后的“陵”和“路”都是用高音來強調的,“路”字共唱4拍,雷佳一直運用了橫膈膜的氣息支撐來保持音樂的平穩(wěn)流動。
在演唱“鶯吟燕舞”時雷佳注重運用了胸前腔的飽滿性,加以強有力的演唱力度,使音樂聽上去富有張力與流動性,在演唱這一句時,“鶯”字形容的是一種鶯歌燕舞的景象,演唱者卻使用很強的力度來演唱,表明這是一種絢麗的假象,表達出作者內心對當時朝廷腐敗的痛恨之情,以及對人民生活苦難不堪的惋惜之情?!澳骸弊质谷榫w到達了最高潮,氣息在“暮”這個字時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烘托出一種詞人處在煙波日暮中,羈旅未歸而憂愁芳草的傷感之情。最后結尾時,雷佳將此處處理成由強慢慢漸弱至收尾,表現(xiàn)出詞人的茫然失落之情。雷佳演唱時的氣息貫穿了全曲,無論是高音還是弱音,氣息的重心一直在支撐著她的演唱,而且氣息共鳴的位置十分堅固,使樂曲演唱時的流動性很強,注重運用了橫膈膜的寬廣與飽滿,使聲音的高低強弱都能控制自如,演唱時的聲音具有很強的張力與穿透力,帶給聽眾很強的力量感。
二、咬字行腔:立體婉轉、棱角清晰
“藝術歌曲的演唱特色,是在漢語語言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獨特的韻味。依字行腔、字正腔圓,這兩個對演唱藝術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聲樂的聲腔美、意味美,表現(xiàn)了我國藝術歌曲的腔詞律調和精神氣韻?!雹凇缎踊ㄌ煊啊肥且皇拙哂泄旁娫~風格的音樂作品,雷佳在演唱時以情帶聲,吐字清晰,聲情并茂。上闕的“綠絲抵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描寫了作者乘船看到秦淮河的景色,一時想起自己心愛的姑娘,并聯(lián)想到了自己?!熬G絲” “抵佛”4字都用了七度大跳,這4個字對演唱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高音f落在“拂”這個字上,音的位置較高,而且字腹音發(fā)在u這個母音上,雷佳在演唱時保持字腹音與氣息通道的一致,音色洪亮透徹,具有張力,表現(xiàn)出作者當時內心的心情并不平靜。時值兩拍的“想”雷佳十分注重了咬字,把“想”字的開頭“x”給與一個重音,剩余一拍多的時值再將余音“iang”由弱漸強地吐出,表達出作者內心綿長的思念之情。“渡”字雷佳在演唱時加了一個字前小二度的顫音,模仿古琴琴弦的撥動,為歌曲增加多一番古韻,“渡”字的尾音還做了漸弱漸慢的處理,把余音拉長,表現(xiàn)出船只遠行和思想悠遠的意境?!皹铩焙汀榜v”演唱時咬住了字頭,給了重音,且單音延長至2拍或4拍,堅定有力,這樣的演唱技巧會使作品更加突出古曲韻味,表達出了作者雖然要離去卻對金陵的繁華有所依依不舍的無奈之情。
歌曲下闕“金陵路,鶯吟燕舞”描寫了金陵秦淮河畔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景象,雷佳在演唱前3個字時咬字較重,保持口腔的打開,吐字清晰,演唱時的力度不是p而是f,以長音的方式來演唱,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覺,到“鶯吟燕舞”時力度上升為mf,但咬字中卻又略帶嘆息的感覺,配合密集的伴奏織體,更加襯托出了作者的蕭瑟情境?!八愠彼俗羁唷弊髡吒袊@只有江水才能知道他內心的苦楚,因此雷佳在演唱這句時,以中強的力度來強調“潮水”二字,“人”“最”兩個變化音處理得細膩精準,并咬住字頭“r”和“z”來演唱,帶來堅定有力的感覺,“苦”字是一個3拍的延長音,雷佳遵從窄字寬唱的演唱技巧,保持口腔打開的方式來演唱,使這個扁音有唱圓了的效果?!叭漳骸倍譃榱却筇Χ群軓?,“暮”是4拍長音,雷佳在演唱時氣息與口腔的打開保持通暢,將字良好的吐出。在演唱歌曲最后一字“處”時,在咬字上u母音沒有咬得過于死板,“處”字長達6拍之久,雷佳在演唱前,先做了漸慢的處理,預留充足的時間準備好氣息,然后慢慢的將“處”字吐出,并做漸弱的處理,帶給人意味深長的回想,表明天色已晚,船繼續(xù)行走,卻不知去向何處。
三、情感表達:扣人心弦、委婉深情
中國古典藝術歌曲《杏花天影》是一首帶有抒情性的聲樂作品,旋律悠揚婉轉,整首作品帶給人一種灑脫與朦朧之美。此曲是作者在舟中觸景感懷而作,是一首內在而又意味深長的作品?!袄准训难莩o緊抓住了主人公情緒演變的主脈,音色連貫流暢,強弱收放自如,將每一種情緒的戲劇性變化都刻畫得細致入微,十分感人。”③在歌曲的開始是一個很靈動很優(yōu)美的分解和弦式前奏,給人以水天一色的感覺,為下面的演唱帶來一個明亮的開始,旋律再慢慢地變得深沉。上半部分開始“綠絲”形容的是柳葉在空中漂浮的景象,點明這是一個垂柳依依的季節(jié),“鴛鴦浦”是作者當時與心愛的姑娘一起去過的一個地方。雷佳在第一句時音色十分細膩,雖然旋律并不是弱音并且音域較低,雷佳這不失清麗的音色與別有滋味的意韻,點明了歌曲主題。在第一句伴奏琶音的襯托下,給人帶來一幅清秀的畫面感,逐漸引出“想桃葉當時喚渡”,桃葉指的是作者心愛的姑娘。此處音域有一個五度的跳進,雷佳在演唱時情緒較為激烈,聲音富有張力,體現(xiàn)出主人公思念心愛的姑娘?!皢径伞泵鑼懙氖钱敃r有船只過來,眼看著心愛的姑娘上了船只,雷佳演唱時的情緒十分具有感染力,逐漸把作者的情緒滲透進自己的情緒里。裝飾音與變化音的演唱是一個點睛之筆,雷佳不但把音控制得十分準確,還將旋律演唱得輕柔而又有韻味,更加突出凄苦茫然的情緒?!坝謱⒊钛叟c春風”把作者含愁的目光帶給春風,雷佳演唱時此處的音色較深沉,并且速度較慢,表達出了作者內心的“愁”,營造出一種離別傷感的氣氛,這一“愁”字將詞人的情之深、思之切、意之苦刻畫得淋漓盡致,唯妙唯俏?!按猴L”演唱時的力度由強漸弱,表現(xiàn)出愁緒隨風飄散,“待去”二字用了一個六度大跳,把作者當時看見的此情此景,以及內心的愁緒與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再度表現(xiàn)出來,并且音色是十分高亢的,“去”這一長音做了由弱漸強的處理,讓思念與愁緒之情更加充溢。
下半部分的 “金陵路鶯吟燕舞”,作者描繪出的是一幅在金陵路上鶯歌燕舞的景象,“金陵路”3個字演唱時的速度較慢,情感細膩,力度較強,一層一層長音的遞進烘托出孤獨寂寥的凄涼之感,“算潮水知人最苦”這句的伴奏采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的連續(xù)彈奏,雷佳演唱時的歌曲情感與伴奏高度貼合,隨著伴奏的加入變?yōu)榈鸵舭硕?,演唱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深度也有了很大提高,更能突出音樂的張力與感染力。雷佳很巧妙地將這句的情感張力與上半部分的“想桃葉當時喚渡”形成一個鮮明的強弱對比,表現(xiàn)出作者看到宜人的景色頓時想到國家的腐敗,一時悲涼的心緒涌上心頭。第三句“滿汀芳草不成歸”描繪出作者看到岸邊綠油油的草地,卻暗自心想自己該自己去哪里,卻無處可去,于是唱出“日暮更移舟向甚處”,表達出作者無處可去,迷茫,且找不到方向的心情,雷佳將這兩句中的變化音都處理得精準細膩,表達了主人公無家可歸的寥落之苦,在唱完“日暮”之后有一個停頓,用太陽逐漸落山來暗示作者當時暗淡的處境。
總地來說,雷佳演唱的這首《杏花天影》以她充沛飽滿的氣息共鳴、棱角清晰的咬字吐字、扣人心弦的情感表達,道出了姜夔音樂作品里的苦悶與無奈之情。雷佳的每一個咬字、每一個樂句、每一處換氣都展示出了深厚的藝術底蘊,充滿著韻味,將這首藝術歌曲唱出了濃厚的古典美與藝術美,打動著每一位聽眾。
參考文獻:
[1]羅卉.淺析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審美特征[J].中國音樂學,2009,(01).
[2]鄭祖襄.姜白石歌曲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04).
[3]劉亦群.淺論姜白石詞調歌曲的演唱[J].中國音樂,2002,(03).
[4]張萌.唱出更好的自己——聽雷佳畢業(yè)音樂會有感[J].人民音樂,2017,(07).
[5]肖婷.雷佳藝術歌曲《杏花天影》的演唱探析[J].戲劇之家,2018,(31).
[6]彭慧瑩.《杏花天影》演唱版本對比分析[J].藝術評鑒,2019,(02).
[7]張云毓.探究雷佳聲樂演唱風格——以歌曲《諾恩吉雅》和《杏花天影》為例[J].藝術科技,2018,(12).
[8]鹿銳.古詩詞歌曲《杏花天影》的藝術特征及演唱處理[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