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紅
摘 要:語文在初中階段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學生語文成績直接關系著中考總成績的高低。閱讀能力決定了學生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對其綜合素質進行全面提升。但是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現狀,總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了相應對策的研究,以期能夠為閱讀教學理念和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語文是升學考試的重點考察科目,語文成績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教師必須認清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面對當前教學改革事業(yè)的發(fā)展,任課教師需要提升語文教學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質量。以閱讀教學為例,學生閱讀水平會直接影響其對文本的理解,繼而影響語文成績,甚至影響個人發(fā)展。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一直以來語文學科被認為是一種工具學科,學習語文的主要目的僅僅在于能夠理解字、詞組合所表達出的文本意思。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未認識到語言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價值,一味地向學生灌輸閱讀解題技巧或是文字表達技巧。學生在學習這些技能時,雖然能夠提升個人閱讀量或提高寫作能力,但是在這種教學意識的影響下,學生并沒有發(fā)自內心的去理解文本表達的情感內容,無法體會文字本身具有的美感。另外,由于語文是升學考試的主要考查科目,所以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往往只集中于讓學生快速尋找到問題答案。這種教學目標過于功利化,無法體現出閱讀本身具有的審美性和人文性。久而久之,學生將閱讀理解成為一種解題模式,而不是體驗文學藝術的欣賞。
2.閱讀課的理念缺乏系統性。
漢語言是一門系統的學科,包涵了海量的內容,文章是對這些內容的總結,是每一位作者價值觀的直接體現,而閱讀就是要從這些知識體系中,將這些優(yōu)秀的智慧結晶汲取為己用,因此閱讀也應該是系統的,不能“東一耙子西一掃帚”,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學生卻沒有記住什么實質內容。但是目前我國語文教師很多時候對學生的閱讀內容都缺乏系統思考,要么是選擇的文章內容和教材關聯性不大,要么是對于學生而言缺乏吸引力,無法有效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屬于事倍功半的操作。
二、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1.鼓勵學生晨讀,提高文化積累。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記憶力還是非常好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老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語文晨讀的好習慣,只有堅持不斷地晨讀才能幫助學生學習和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引導學生在語境中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思維,加強學生語文理解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閱讀技能。
例如,老師在平時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來為學生安排適當合理的語文晨讀任務。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講授完《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之后,可以安排學生在語文晨讀中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還可以試著背誦課文中的經典內容片段,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到更多的語文文化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詞匯,深入了解語文句子中的結構,感受作者的寫作手法,加深學生語文思維,從而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老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比較不錯的文章,讓學生結合不同的題材來對照朗讀,鼓勵學生在晨讀中能夠珍惜時間,提高晨讀的效率,深入理解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到更多的文學知識。
2.以學生為主導開展閱讀活動。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也應當遵循這一目標,在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當避免以教師作為主體的總結和交流,留出大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問答甚至辯論,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通過思維運轉,自發(fā)的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思索。
舉例說明:在《圍城》的閱讀中,可以舉行討論活動,教師可以準備如“方鴻漸和賈寶玉的相似和不同”這種話題,讓學生發(fā)言,這種話題不僅需要學生盡可能認真的閱讀作品內容,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聯想能力,對不同角色和故事的串聯思考能夠讓學生在反復思考中得到結論,這種結論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有角度的不同,這一點也是需要教師去把握的。
3.由點到面,走近作家。
對于語文教師,深度理解語文教材內容,就能夠有效找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拓展點。教師可以立足教材,由點到面走近作家。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開展以“我與童話”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同學們課前尋找與安徒生有關的童話作品,然后帶到課堂與班級同學共同分享。這樣安排主要目的是走近作家安徒生的童話作品,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想象空間、掌握敘事的手法、總結閱讀方法,并能夠將這種敘事或閱讀方法遷移到其他文本的閱讀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結語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會鼓勵學生要養(yǎng)成語文晨讀的好習慣,開闊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語文文化的積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會特別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我還會為學生普及更多的語文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技巧。
參考文獻:
[1]杜嶸梅.淺談提高初中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8(36):39-40.
[2]龐德亮.探究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8,(12):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