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理艷
摘 要:幼兒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點擊時期,一個人的一生成功與否,此時邁出的第一步至關重要,而是否擁有健康的心理,仍是第一步的關鍵所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目標的必然要求,也具有它的實現(xiàn)價值,關鍵在于家長和教師的通力合作,運用正確的方法和實施途徑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
關鍵詞:幼兒心理;影響;健康教育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含義
在談到幼兒心理健康這個定義的同時,我們不可回避的則是心理健康這個概念,究竟要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良好,心理行為符合特征的標準心理狀態(tài)。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的個性特點,都會有一個觀念的、正確的評價和認識。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適合干什么。對于辦不到的事,也不會苛求自己,做到就事論事,順其自然。
2.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有自我發(fā)展的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明確生活目標,有自我發(fā)展的驅動能力。因此,在困難和逆境面前,能自我整理和調控自己的情緒、淡定冷靜的處理和對待各種復雜的問題,并不斷前進。
3.能和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協(xié)調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人,對人對事都能采取和諧相處、友善對待的方式來克制自己的態(tài)度。對人際交往中楚翔的各種問題和矛盾,能采取有好的、寬容的、公開的方式處理,容易與人合作和相處。
4.主動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的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夠自覺地調整個人和環(huán)境的關系。不是環(huán)境適應自己,而是自己適應環(huán)境。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一方面要保持著自己個性上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揚長避短,適應環(huán)境需要的應變能力。無論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是在順利的環(huán)境中都能夠很好的發(fā)展自己。
二、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的影響
皮亞杰的認識發(fā)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幼兒的發(fā)展受遺傳和環(huán)境的影響,并且是在與環(huán)境不斷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健康的外部環(huán)境,可以使幼兒各方面向著正面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的心理影響有家庭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和幼兒園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
1.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的影響。家庭和諧與否,影響著家中每個成員的心理,尤其是對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影響巨大。教育研究發(fā)現(xiàn),生活在和諧的家庭中,幼兒文明自尊,勤奮好學;生活在爭執(zhí)不休的家庭中,幼兒會性情暴躁、行為放縱、自私而沒有安全感。因此,父母應該正確處理家中成員間相互的關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家中真正成為幼兒生活的溫馨港灣。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才是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
2.幼兒園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的影響。幼兒年齡小,他們的認識最初只能是通過自身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實現(xiàn)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因此,墻面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需要。
三、教師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兒心理教育是以“幼兒為本”,也就是把幼兒當成與大人有著平等人格的人來進行關照。教師在關心與愛護照看幼兒的同時,切莫丟掉尊嚴與平等這兩種當代人文意識。教師不僅僅是蹲下來與幼兒交流,幼兒雖小,但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種來自教師的“母愛”般的關照,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在教師的溫情下健康成長。
四、幼兒心理的健康教育
三歲到六歲的幼兒期是幼兒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是的幼兒就像一張白紙,你給予他良好的心理教育,他會健康成長;如忽視,則反之。幼兒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⒖伤苄耘c模仿能力,他們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狀態(tài),特別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師、家長幫幼兒進行心理調節(jié)和疏導。由于幼兒的一日生活處于“幼兒園——家”兩點一線的狀態(tài),因此,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需要家園密切配合。
1.父母在家中對幼兒心理的健康教育。父母們要想到幼兒心理問題,這就必須要與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在想什么,平時注意幼兒的言行,多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幼兒做錯事時不要武力解決,不要輕易對幼兒做承諾,說過的就必須要實現(xiàn),為幼兒在心靈上建立一種“言行必果”的心態(tài)。
2.教師在園中對幼兒心理的健康教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熱愛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愛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營養(yǎng)。只有沐浴在愛的甘露下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學會與小朋友和教師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如果教師不愛幼兒,幼兒就無法適應冷漠的幼兒園環(huán)境和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間的巨大反差,就會怕上幼兒園,怕老師,患上“幼兒園恐懼癥”;其次是尊重幼兒。
3.參與并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同伴關系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在同伴中受歡迎的幼兒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反之,在同伴中不受歡迎的幼兒會產生孤獨感、自卑感。現(xiàn)在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shù),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其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交往中,如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合作;教育幼兒助人為樂;鼓勵幼兒在父母帶領下彼此串門等。在這種開放環(huán)境中幼兒交往機會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4.加強家園合作。這幾年來幼兒產生情緒和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比例在不斷上升。究其原因,大多由社會和家庭生活緊張、家庭變化、家庭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不當、家庭人際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在思想及行為必須保持一致。出現(xiàn)問題教師們應主動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取得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共同采取行動,消除幼兒心理健康障礙,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幼兒期是幼兒發(fā)展速度最快、最容易穩(wěn)固的階段。所以,在這一時期教師和家長對幼兒實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心理健康那么他會比其他同齡階段的幼兒對生活,學習更加充滿活力,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幼兒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再說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能是孩子樂觀向上、充滿自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耐心細致的觀察、分析、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將愛的情感傳遞給幼兒。
參考文獻
[1]王剛,《輕松讀懂孩子的心》,中國婦女出版社,2015.07;
[2]張志方,《幼兒心理素質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9;
[3]張建凱,《幼兒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劉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與管[M]》,重慶大學出版社;
[5]周維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華夏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