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倩倩
摘 要:分級閱讀是基于兒童不同階段的認知發(fā)展和語言發(fā)展的需求,建立一系列題材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讀物,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讀后活動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實施途徑,其活動設計的質量及后續(xù)的實施策略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效果,本文以小學英語分級閱讀為指導思想,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這一最終目標的整體關照下,從主題適切性、任務真實性、形式多樣性、思維發(fā)展性四個維度來設計讀后活動,積極探索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讀后活動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分級閱讀;讀后活動;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5C-0085-02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院王薔教授指出:“外語閱讀是讀者學習外語語言知識和發(fā)展外語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笨梢姡谛W階段推廣英語閱讀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需要英語教師的科學指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還不完全成熟,教師的指導作用在小學階段更加凸顯。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圍繞英語閱讀開展的教研活動和課例分析也有所增加,相對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讀后活動的設計策略及實施方式較少,部分教師直接將讀后活動簡化為單一固定的作業(yè)模式,對小學生的讀后延展學習缺乏科學指導和適切評價,導致閱讀效果的縮水和閱讀價值的下降。 因此,探討閱讀活動的設計維度,優(yōu)化閱讀活動的設計策略,確保讀后活動的實施效果,是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有力保障。
一、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后活動問題分析
作為英語教材的補充學習內(nèi)容和輔助學習手段,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分級閱讀的時間和條件本身就會面臨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教師往往會側重于讀中活動的設計,以便處理文本材料本身的語言知識點,而對于讀后活動的設計以及學生閱讀能力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考慮較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聽課反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讀后活動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主題泛化,與文本主題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契合度不高。(2)任務固化,聚焦于文本的語言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實際需求脫節(jié)。(3)形式單一,多集中于記憶類型的單一技能訓練。(4)流于表層,缺乏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二、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后活動設計維度
王薔教授指出:“閱讀素養(yǎng)可以分為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維度。閱讀能力包含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四個維度。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在深入學習閱讀素養(yǎng)內(nèi)涵的基礎上,以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為整體目標,基于目前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讀后活動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在設計讀后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出發(fā)。
(一)主題適切性
首先,讀后活動的主題要和讀中活動的文本主題有較強的關聯(lián)度,實際上,兩個主題之間是思想統(tǒng)一、指向相同的,后者作為前者的拓展和延伸,能幫助學生強化文本概念、因素意識、拼讀能力及閱讀流暢度等語言解碼能力。要避免出現(xiàn)主題相悖的現(xiàn)象,干擾學生對之前文本的理解。
其次,讀后活動的主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對讀、前讀中活動學生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和知識儲備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保證設計的活動主題不是簡單重復之前學習的內(nèi)容,而是讓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結構在原有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語言實踐活動得以再提升、再建構。
(二)任務真實性
讀后活動的實施通常以一系列的活動任務為載體,任務的設計與安排直接影響最終目標的達成度。筆者認為,活動任務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要遵循真實性原則。教師不能單純地將文本語言點作為任務設計的唯一參照點,應充分考慮創(chuàng)設的情境和任務是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然后最大限度地引入真實的語言材料,設定真實的活動任務,讓學生在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感知、體驗、實踐和探索。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要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點,還要調動其他一切能力去完成任務,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這種體驗式的、實踐式的探究性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在設計任務過程中還應考慮活動的人文性。在活動中滲透英語語言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自主的閱讀習慣。
最后,考慮任務設置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做好學情分析,在難易程度上和任務類型上做好區(qū)分和梯度設計,按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分層布置,讓能力強的學生有所提升,能力弱的學生得以鞏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愉悅的體驗感,從而形成積極長效的閱讀動機,為以后的持續(xù)閱讀積累經(jīng)驗。
(三)形式多樣性
在深入解讀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內(nèi)涵的基礎上,活動設計的形式應指向具體的素養(yǎng)目標,例如,以思維導圖為抓手,對文本的表層信息和隱含信息進行梳理歸納,通過由讀到寫的序列過程,達到強化文本概念、提高閱讀技巧的素養(yǎng)目標。通過趣配音、原文朗誦、短劇表演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閱讀流利度,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改善學生的閱讀體驗。一方面,活動形式多樣,能最大化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的閱讀訴求;另一方面,不同的活動形式在閱讀素養(yǎng)具體目標的指向上各有側重,做好活動形式的頂層設計,將不同類型的活動與具體目標進行有效連接,確保活動實施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這是推動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這一整體目標落地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四)思維發(fā)展性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教師在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應將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中。因此,在設計讀后活動時,無論是主題、任務、還是形式方面,都要考慮是否能觸及學生的思維生長點,讓學生的思維在一系列的活動參與中得以鍛煉和發(fā)展。筆者建議,根據(jù)分級閱讀的文本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特別是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小組開展討論、辯論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分析、積極思考、合作交流,自由表達的機會,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要運用閱讀材料中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推理、演繹,還要補充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最后還要準確流利地表達出來。通過討論辯論,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由低階向高階逐步發(fā)展。
三、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后活動設計策略
高效的讀后活動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品格的養(yǎng)成,從而有利于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首先,讀后活動的開展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制訂適切的主題,只有精確把握學生的真實學情,才能合理把握活動設計的難易程度,從而確保教學達成預期效果。
其次,讀后活動的任務設計應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的情境,并最大化地引入真實的語言材料,設置真實的活動任務,讓學生在自然、真實、或者是模擬真實的情境中去體驗、實踐、探究,從而調動除語言技能以外的一切積極的綜合素養(yǎng),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
最后,確保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將不同類型的活動與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具體目標進行有效連接,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切的體驗平臺和充分的參與機會,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閱讀動機,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此外,讀后活動的設計應指向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來進行。
四、結束語
分級閱讀已經(jīng)在讀物分類和閱讀教學模式上進行了前期的實踐,實踐教學證明,學生在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讀后活動通過探究設計維度,確定設計策略,做到合理設計和科學實施,勢必會在前期的實踐基礎上形成有力助推,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參與、成長,用思維發(fā)展帶動閱讀能力,以良好的閱讀體驗促進學生閱讀品格的養(yǎng)成,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徐州市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三期課題,課題名稱使《小學英語分級閱讀讀后活動實施途徑的研究》,立項編號:KT13073。
參考文獻:
[1]王薔,敖娜仁圖雅,羅少茜.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nèi)涵與途徑[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2]戴軍熔,鄭春紅 ,朱雯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設計與實施 [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