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銀環(huán)
摘 要:學生要想形成和塑造語文核心素養(yǎng),需要經歷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是我國新課改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國不斷深化改革教育事業(yè),語文教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因此目前語文教師應該共同關注如何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
關鍵詞: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文字運用;提升
學生發(fā)展和形成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已經被明確規(guī)定,學生其他學科想要順利地完成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就是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較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和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目前我國不斷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文字運用能力的目的能夠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來實現。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措施建議。
一、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熱情
學生學習離不開興趣這一主要動力,學生只有對語文有了學習興趣,才能夠積極地探索語文知識。因此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想要得以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想要得以提升,就必須要將學生表達語言、運用文字的熱情激發(fā)出來。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課堂上得以拓展,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將文本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會因為自己的想象力而提升,從而加強對文字的記憶及學習。比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文本內容描繪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利用語言描述出來,激發(fā)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想象與聯想,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對文本思想感悟,還能夠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累。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需要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在學生利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想法及觀點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學生,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自信心。
二、加強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
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文字。因此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時,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對學生的語言積累進行加強,并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yǎng)。
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文字,比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模仿節(jié)目《朗讀者》在語文教學課堂上也開展了朗讀活動,讓學生通過朗讀、閱讀了解詩詞歌賦的深意。學生朗讀文字實際上就是二次創(chuàng)作文字,學生通過朗讀將新的生命和學生自身的理解賦予給了文字。在一遍遍朗讀文本內容時,學生對文本中描寫的意境、句子和詞匯的理解會自然而然地加深,隨之學生就會很自然地與文本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其次,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適當地品鑒文學作品,在品鑒的過程中幫學生積累語言文字,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并且通過閱讀文本和品鑒文本內容,學生的語感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學生鑒賞語言文字的能力會隨著其語言的積累同步提高。并且語文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需要注意綜合應用各類閱讀方法,除了朗讀之外,還需要應用誦讀、默讀和跟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多種閱讀方法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提高積累語言的有效性。
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屬于一個關鍵構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對其他學者的寫作手法進行積累、借鑒,才能夠將自己的寫作材料豐富,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學生只有吸收語言文字時有自己的理解,其才能夠在表達時賦予自己的思想。寫作、表達是學生進行閱讀的主要目的,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做到讀寫結合,讓學生在思想認識正確的情況下利用新學到的表達方式和語言來構成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只有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利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掌握這些語言文字,語文文字才能夠成為學生內在的東西。
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時,需要注意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比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訓練學生敘事方法、寫景、行文順序等內容,讓學生掌握獨特地寫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更加關注訓練學生的表達方式,將學生閱讀的靈性和敏感度同步提高的同時實現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四、結束語
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想要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時,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讀寫結合給予一定的關注度,引導、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積累語言文字、寫作材料,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表達能力及熱情激發(fā)出來,達到綜合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錢駿.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與語言文字運用探析[J]. 考試周刊. 2019(38)
[2] 徐海麗. 探究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語言文字運用[J]. 散文百家. 2019(04)
[3] 陳婧柳. 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加強語言文字運用[J]. 小學生(下旬刊). 2018(07)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備案課題(類別:省教育廳規(guī)劃課題課題編號:JJC 131908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