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
【摘要】閱讀是一切學習的核心,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本文從“大閱讀系統(tǒng)”的架構與實施出發(fā),讓愛閱讀成為學校的新常態(tài)。
【關鍵詞】閱讀 習慣 常態(tài)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核心,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在學校推廣閱讀,讓更多的學生從小養(yǎng)成閱讀習慣,我們溫州市南浦小學進行了學?!按箝喿x系統(tǒng)”的架構與實施,讓愛閱讀成為學校的新常態(tài),為學生未來的人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閱讀是師生最基本最詩意的存在方式
2016年,教育部頒發(fā)《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這意味著這個時代已經(jīng)從“知識核心時代”進入“核心素養(yǎng)時代”。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而這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離不開豐厚的閱讀積累。在童年,用書籍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上底色,是我們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遍喿x能夠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培育學生的氣質和人格。因此,我們提倡“讀經(jīng)典的書,做有根的人”,讓學生與經(jīng)典打交道,與大師對話,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校以溫州的“愛閱讀”為大背景,進行了學?!按箝喿x”系統(tǒng)的建設與開發(fā),以求讓所有的師生都沐浴在墨香之中,徜徉在書海里面,建構起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讓他們成為一個具有終身閱讀習慣的人。
二、閱讀這件“小”事里藏著一個“大”世界
“不會早起的人永遠感受不到凌晨萬籟俱寂的星空之美?!蓖瑯拥模粫喿x的人也永遠感受不到心靈得到熏陶的詩意之美。對此,我們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從閱讀“大環(huán)境”、閱讀“大課程”和閱讀“大時空”三個方面建立整體的校園大閱讀系統(tǒng),讓校園書韻飄香。
(一)閱讀“大環(huán)境”,潤澤書香
閱讀,是一個學生優(yōu)秀成長的源頭活水。我們要把閱讀的種子埋進每個生命個體的心中,并不斷激活,讓其生根發(fā)芽。
1.五大場館(讓書觸手可及)
學校開辟圖書館、閱覽室、閱讀長廊、溫馨閱讀吧、閱讀教室五大閱讀場館,不僅和溫州市少兒圖書館聯(lián)網(wǎng),通借通還,開放學校的閱覽室,還將圖書館里的大量書籍搬出,在校門口設立溫馨等候吧(等待來接的家長時閱讀),在學校走廊上設立走廊閱讀角,在教室里開辟空間打造班級閱讀區(qū)。打造“處處有書,無處不書”的閱讀環(huán)境,讓書觸手可及,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生的小小圖書館。
2.四季輪換(讓書不斷更新)
學校在教師和學生中征集閱讀書目進行征訂,以更好地發(fā)揮閱讀書本的作用。鑒于原有圖書館藏書每本書的復本不超五本,限制了“共讀一本書,開展班級讀書會”的活動,學校特意以班級數(shù)配備復本量,每兩個星期在同一年級段各班中輪換閱讀,班班共讀,保證了閱讀量,也推進了班級閱讀會的順利開展。
3.三大讀書會(讓書浸潤人心)
(1)專題“繪本閱讀會”。從校長到中層,從語文、數(shù)學、科學到各個學科全方位參與,制作我們學校獨一無二的繪本閱讀課程。
(2)南浦教師“悅讀”會。溝通彼此在書中讀到的世界,希望教師們能“讀出匠心,‘書途同歸”。學校公眾號里,還專門開辟了“南浦書韻”欄目,讓教師分享自己的閱讀片段。
(3)“校長媽媽”好書分享會。定期線上推送校長的閱讀分享,分兒童閱讀和教師閱讀兩大板塊。
我們深知,只有一個學校的教師是愛書的,他的學生才有可能愛書。
(二)閱讀“大課程”,沉浸書香
閱讀需要透過教師的教學活動,步驟化、程序化,讓每個學生無論是先天條件不同還是背景知識多寡,都能循著教師有步驟、有程序的教學設計進步。那種有步驟、有程序的閱讀策略教學,才有可能縮小不同兒童間的差距。
1.課程架構
(1)課程設計有邏輯。在學校閱讀課程建設中,我們?nèi)宋闹黝}和閱讀策略雙主題并行,為每一個年級的學生制定專屬的課外閱讀教材。從一年級的“快樂上學”“親情樂園”等人文情感主題,到后面高年級的“梳理有序”“習慣有法”等閱讀方法和策略主題,完全是按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置的。
(2)課程內(nèi)容跨學科。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達成共識,閱讀課程不是語文課,不是美術課,也不是思想品德課,它不屬于任何一門課程,它是一個融合的獨立課程。各門學科教師應該協(xié)同擔任閱讀指導師,一個繪本可以從語文、科學、美術等多角度進行閱讀交流,教師們大膽地采用協(xié)同教學等形式,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和想象力,讓每個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3)課堂時長分長短。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南浦小學開設閱讀長短課,分為晨間誦讀、午間靜讀以及單獨的閱讀課,并配備專屬的閱讀教材。這樣專門的閱讀課程,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閱讀機會,讓他們讀有空間、讀有時間。
(4)課程評價有方法。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的閱讀,我們將閱讀評價分為:常規(guī)的量評價和展示評價及非常規(guī)的愛心評價。學校每年舉行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韻家庭的評比,并讓評上的學生及家庭到各個班級及年段進行巡回交流經(jīng)驗或讀書分享,這樣不僅激勵了閱讀者,更讓身邊的人去影響身邊的人。同時,學校連續(xù)三年開展關愛活動,帶學生到火車站進行捐書活動,為貧困地區(qū)學生送書,以及到溫州“城市書房”擔任志愿者。學校通過這些活動給予學生愛心閱讀者稱號,讓學生讀有樂趣。
2.課堂實踐
(1)作家進校園。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舉辦“經(jīng)典大家誦”“書寫比賽”“詩歌征集活動”等各種讀書節(jié)活動。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每年邀請幾位作家走進校園,和學生進行交流。臺灣作家林煥彰來學校時,學生讀童詩、畫童詩、寫童詩,與林煥彰先生一起交流童詩。正因為童詩,點亮了一些學生充滿好奇和想象的心靈。動物作家黑鶴來校時,學校就掀起了一股讀動物小說的熱潮。
(2)校長下課堂。作為校長,筆者深感閱讀的重要,首先從自己做起,大力推廣閱讀,迄今為止,累計上了近80場閱讀公益課和公益講座。除了線下的閱讀推廣活動,筆者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輻射更多的教師和學生。為了讓更多教師能重視閱讀,上好閱讀課,筆者帶頭磨課、上課,并分享各種關于閱讀的課件和資料。就這樣筆者仿佛成了一位“花婆婆”,成了學生最喜歡的“故事媽媽”。陪著學生幸福地讀著,是一件幸事。
(3)教師課例推薦會。學校的“閱讀悅美,導讀一本好書”課例推薦會,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推廣課,更是對教師技能和素養(yǎng)的巨大提升。
通過近三年的時間,學校也匯集了溫州市的其他閱讀推廣人,精心為學生選擇每一本適合的童書,設計每一節(jié)導讀,打造出了一套屬于我們自己的兒童閱讀教材,我們的很多教師更是成為區(qū)“愛閱讀”的指導教師,為更多的學校和家庭帶去自己讀書的心路歷程。
(三)閱讀“大時空”,彌漫書香
影響學校教育效果的主要三個基本群體是學生、學校、家長。筆者堅信閱讀也一樣,必須讓家長、教師共同讀起來。為此,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提升家長,尤其是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參與度。
新生親子悅讀會。點一盞閱讀的燈,照亮前行之路。學校每年會給一年級的新生爸爸們上一節(jié)親子閱讀課。這堂課不僅是校長帶領引導如何做親子閱讀,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和父親在親子閱讀結束后,共點一盞閱讀小燭燈,照亮智慧之路,有著滿滿的儀式感。
線上閱讀群。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微信群,每周六晚上帶著家長們一起誦讀,做到線上陪讀,線下共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還特意錄制家教微課,帶家長讀《正面管教》學家教方法,提高特殊時期的親子溝通能力,以及減輕疫情帶來的壓力。
家委贈書會。每年學校專門舉行為家委贈書活動,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帶領引導共讀關于家教之書。
三、閱讀路上,春暖花開
美國作家杰奎琳·伍德森在繪本《每一個善舉》中寫道: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像波紋一樣,向整個世界散發(fā)力量。作為學校的管理者,筆者堅信應該把閱讀推廣到學生、教師以及家長之中,最后惠及至更多的人。
就這樣,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個教室到一所學校,從一所學校到一個個家庭,從一個個家庭又走向社會。這一路走來雖艱辛,但又有許多的收獲。通過我們南浦小學一系列的閱讀推廣,我們希望能讓閱讀嵌入自己的生命,嵌入別人的時光,在閱讀中共享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