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淑艷
摘 要:本文將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所展現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在當今的新課標課改大環(huán)境中,需要教學模式有更好的改變。在諸多的改變中,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更加適合小學數學,進而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本文還將在文章之中進行引導式教學方法實行的特點。
關鍵詞:新課標課改 引導式教學 小學數學
新課標課改的進行,讓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小學數學需要更多的改變,這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當下更高更好的人才需求。因此,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更多的探索。本文將首先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然后將引導式教學方法進行結合,最后提出實施過程。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在當下的小學教學模式中,采取的主體教學,即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主要知識接受點進行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分為主要五個階段,首先是教學組織階段,然后是知識回顧階段,其次是新課講授階段,再次是新課強化鞏固,最后的課后習作階段。在這五個環(huán)節(jié)中,常常是相輔相成的,進而鏈接成一個數學學習框架。然而在這五個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的步驟都是在新課標課改之前提出的,這也就導致了這五個步驟無法完美適應改革之后的教學要求,進而影響教學效果[1]。
在新課標課改進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務必要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角色從教師轉變?yōu)閷W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點,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以及自主學習權利。這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喜好都各不相同,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按照自己的身心發(fā)展來進行學習,進而達成自己的發(fā)展結果。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體地位被過分強調,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所獲得的知識都是被動灌輸的,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乃至于學習后的學習成果都過分地依賴教材,無法發(fā)揮到生活中去。同時,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照顧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發(fā)展,也就導致了在課堂上以及成績上體現的學生之間差異性。正是因為以上所說的種種原因,需要盡快地探索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二、引導式教學以及其特點
引導式教學,顧名思義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引導教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教學的知識灌輸,更加重視教學的引導性,讓學生在引導下來自行的學習。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作為了主要的教學主題,將學生的多方面全方位發(fā)展作為了教學工作的重點,長此以往,才能將學生的多樣性發(fā)掘出來,從而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而在實踐教學以及文獻記載中,引導教學主要分為以下環(huán)節(jié)[2]。
1.情景帶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現出一個具體的情境進行教學,進而引出問題。在這種教學中,對于教師的要求是情景的設立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在情景中的理解能力。在情景中進行導入,更容易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思考,引發(fā)自己的思維。這是因為在數學教學中,常常涉及許多抽象性的問題,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對于抽象性的問題往往理解能力較差,只有通過情景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同時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從以上的方向來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有更好的提升[3]。
2.問題分析以及知識導入
在情景的描述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重視,引導學生進入問題中進行學習,而教師負責在情景中導入解題的方法,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解決問題,會顯得更自然更清晰,進而也就讓學生能有更好的直觀認識。讓學生進行自發(fā)的學習,這種好處不僅僅是讓學生對于問題理解透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數學思維。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養(yǎng)成可謂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在生活處處可見的情景中能夠掌握好知識點,讓學生更好地將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三、引導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教學中,數學教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很大的困難。也正是因為這樣,引導數學教學方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是具有革命性的意義[4]。
1.情景引入具體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情景的引入有著很多的方法,比如說故事引入、實驗引入、活動引入等等,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實行。例如說:在進行數學乘除法的教學中,可以使用童話人物分蘋果的情景進行教學。而在進行體積以及物體教學時,可以使用烏鴉喝水的情景已經教學。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情景帶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具體來說還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讓教師決定如何使用。
2.新知識的銜接方法
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常常需要進行新知識以及舊知識的銜接教學,在這種銜接中往往需要教師對于情景的選擇進行一個很好的挑選,保證兩者的情景能夠相近相通。在講解除法時,往往需要能夠進行減法的銜接,并且結合之前除法使用的分水果情景來進行銜接。在這種情景的相互銜接中,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除法本質的理解[5]。
結語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常常需要教師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點的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式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的同時更能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相對于數學教學來說,這種重視情景教學的教學方法,更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免除了抽象性的弊端。這種叫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是突破性的,也值得進行大范圍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潘淑玲.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85.
[2]王兆銀.關于引導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19(35):74.
[3]楊國龍.引導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
(36):80.
[4]武曉鵬.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引導式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甘肅教育,2019(11):110.
[5]楊蓮芳.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