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勇強
摘 ?要:體育科學作為中學課程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鍛煉學生素質、強健學生體魄的職責。特別是隨著我國物質條件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育健康。那么,如何改革當下的體育教學工作,努力提升體育課堂的效率呢?為此,我們以中學體育課堂為例,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以及理論學習心得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教學方法;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對于完整的教學活動來說,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體育課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其上課的地點和內容都比較開放。如何結合中學生的生理特點選擇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傳授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對此我提出了以下三點教學建議:
一、生活化教學,讓體育教學更實用
體育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學習一些體育技能、體育項目,更重要的是通過課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體育習慣,掌握一些體育與健康的知識,這些將會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因此,我們必須實施生活化教學,有效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在更廣泛的生活空間中學習體育,感悟運動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體育運動的習慣培養(yǎng)方面,有些學生對一些體育項目非常感興趣,如籃球、足球等,一開始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建立一些興趣小組,保持他們的興趣,也為興趣的發(fā)展提供一個平臺,鼓勵他們課下自主開展體育活動。我相信,經過如此堅持學生們一定會將這種興趣堅持下來,并轉變?yōu)橐粋€習慣。
在平常的教學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向學生傳授一些健康知識、急救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知識理論水平。特別是一些知識與學生的成長和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多強調這些內容,一旦學生們遇到了特定情況就能夠科學、從容應對,保護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這對于我們的體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社會上未成年人被傷害的情況,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實用技能,比如教學生們幾個擒拿格斗的動作,自救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一旦發(fā)生危險學生們就會用上,可能會發(fā)揮關鍵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立足生活、結合學生需求,去適度地對我們的課外活動資源進行拓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技能,從而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活,彰顯體育教學的實用性。
二、游戲化教學,讓體育課堂更有趣
俗語說道,“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戲是孩子的伴侶?!斌w育課與游戲更是有著天然的親密關系,借助一些合適的游戲活動,不僅僅可以豐富學生們的體育學習,還能夠寓教于樂,在活動中強化學生們的體育技能,讓他們在游戲中成長和進步,在玩中享受運動的快樂,愛上體育運動,并樹立終身體育的健康觀念。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是重要的一個學校模塊,也很受男生的歡迎。那么,初學階段如何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真正喜歡上這項運動呢?一方面,我們可以引入多樣化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們去了解這項運動、掌握一些簡單技術。另一方面,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在基礎教學中,運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攻技術,是掌握籃球技術的基礎,可要讓學生運好球,在教學中要花費一些精力。除了機械的運球練習,我們還可以設計游戲:如選定15-20米距離的場地進行比賽或游戲性練習。全班一個分為了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學生輪流借力,學生們一邊運球一邊完成15-20米距離的場地跑步,中途如果球跑了則需要趕快追回來,繼續(xù)完成這段路程直到把球傳給下一個人,看哪一組在最短的時間內全員完成運球跑。如此游戲的加入改變了單純練習的枯燥感,同時競爭性元素的融入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運球能力,加強學生們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小組合作教學,讓體育課堂更高效
由于智力、努力等因素,體育課堂上一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學生學得慢,傳統(tǒng)的“教師講解、學生模仿”這種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不能夠及時給予每個人指導,有時候為了趕上教學進度,時常會犧牲一部分學生的利益。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們可以引入小組合作教學,鼓勵優(yōu)生幫差生、互相指導進步,大大提升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籃球運球技能的時候,教師展示完關鍵點和理論知識后。鼓勵學生們在小組之中進行練習,由易到難逐步練習?;A上的學生可以先練持單球的高運球、低運球,然后去學習跨下左、右運球。為了加強練習的質量,隊長們可以在旁邊加以監(jiān)督和指導,在對學生的評價時要把技術評定作為重點。在練習時,每一個學生面對面練習,讓學生相互觀察練習、識別同學的動作優(yōu)劣,及時調整自己的動作技術。
總之,生活化教學讓體育教學更實用、游戲化教學讓體育課堂更有趣、小組合作教學讓體育課堂更高效,希望在這樣一個實用性、有趣和高效的體育課堂中,能夠最大程度地促進中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讓他們愛上運動、愛上鍛煉!
參考文獻
[1] ?許濤.試論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1):114+116.
[2] ?陳達喜,戴相榮,趙國榮.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