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林 原悅
摘要:在大數據的大時代環(huán)境下,高校的思政教學形式正在逐漸發(fā)生變化,但是目前的思政教學尚不能與大數據的發(fā)展同步。故本文將結合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來思考高校思政教學的意義,提出高校思政改革的具體策略,以期提高高校思政教學質量,并抓住大數據的機遇使其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策略
引言
思政教育是我國黨和政府一向重視的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對青年人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愛國主義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能夠研究出較好的預測策略和執(zhí)行方法,使人類社會的運行更加科學合理。將大數據技術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結合,是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和趨勢,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獲得較好的發(fā)展機會和較大的改革空間。
一、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凸顯出”大”的特征,龐大與海量的數據彰顯出重要的價值,云存儲技術得到不斷的應用。置身于現代信息技術革命的新時期,以大數據、云計算等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迅速提高了大數據化的應用場所與領域。因此,從大數據的視角探討我國高校學生思政教學改革,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數據庫,也便于教育者有效分析高校學生的個性,節(jié)省教學時間,為師生間的溝通提供更加便捷的平臺。此外,通過建立大數據教學環(huán)境下思政教學的知識體系,亦能加強對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從而引領及提升學生在學習期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策略
1加強高校的思政教學工作隊伍建設,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思政教學具有引導高校學生結合大數據時代的趨勢、學習核心價值觀等重要作用,大數據時代賦予高校思政教學工作很多新的機遇。在大數據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做好高校學生思政教學工作,這是一項全新的思考與挑戰(zhàn)。為了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開展思政教學,需要加強高校思政教學工作隊伍建設,高校思政教師也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時刻關注與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況。因此,高校思政教學就需要充分挖掘與利用大數據,讓數據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出具體的方向、教學服務,這就意味著高校應該及時跟隨大數據時代的科技進步,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豐富學生思政教學的課堂。比如,思想政治教師可以有效運用網絡環(huán)境開展有效的思政教學工作,采用視頻教學法來組織學生觀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價值觀相關的視頻,再結合課本和網上資源,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用積極正面的榜樣力量去鼓勵和引導學生。此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大量、豐富的網絡信息,便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學的了解。高校的思政教師改變原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主動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讓學生們主動地接受思政的知識,才能進一步縮短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此外,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還能夠讓學生主動學習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進而實現既快樂學習又能完成思政教學任務的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2充分利用大數據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學的形式 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在于將正面、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傳遞給學生們,并進一步引領和指導學生們的思想和行為。為了達到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一方面,高校需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思維,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式方法。高校的官方網站作為網絡思政教學的宣傳陣地,也是學校加強思想政治科研與提高管理的有效工具。比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媒體形式進行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同時,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拍攝符合社會主流價值、宣傳社會文明和諧理念、主題積極向上的微電影和微視頻,使學生通過自己的作品,培養(yǎng)和宣傳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網絡思政教學的宣傳。學??梢圆扇【W站傳播正面思想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學習,進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高校需要建設一批具有鮮明主題、符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有吸引力的思政教學主題網站,擴大思政教學在網絡中的領地。諸如,高??梢圆捎镁€上與線下的同步宣傳方式,在線下培養(yǎng)學生骨干來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加強其思想政治素養(yǎng),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思政教學中;在線上,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來建設具有“正能量”的高校思政宣傳陣營。同樣,老師還可以舉辦學術沙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們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對誠信、遵守紀律等的認識,這些都是利用大數據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學的形式。
三、在大數據時代發(fā)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1.協同學校的所有力量進行網絡宣傳推廣教育。學校的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在教學區(qū)開展。面對網絡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娛樂文化不斷的對學生和校園文化進行沖擊。對于這種網絡文化,學校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宣傳形式在校園各個區(qū)域進行推廣和發(fā)展。例如組織學校思政教育的學生志愿組織,負責在網絡和線下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學校的圖書館、體育場、生活區(qū)等地方,進行思政教育的線上和線下推廣教育工作。在推廣和宣傳的工作中,應該通過大數據獲取學生的行為習慣,對推廣策略進行不斷的調整和改進,使思政教育工作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行為邏輯。使思政教育工作也發(fā)展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成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具樂趣和理性。
2.創(chuàng)新網絡形式的學校思政教育宣傳手段。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相關的社交軟件大行其道,成為網絡發(fā)聲的重要力量。對此,高校在思政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社交軟件的形式,建立學校的發(fā)聲組織,使學校的思政教學理念能夠在網絡上進行推廣和宣傳,使思政教育工作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此外,學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歷史和傳統,建立思政教學的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校方和學生的交流互動,使學生能夠對學校和思政教育做到更多了解,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
3.建立科學的網絡宣傳團隊,保持思政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優(yōu)化。在學校的思政教學中,保持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新性和實時性,是提升思政教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學校能夠對社會中的相關時事發(fā)出理性正確的聲音,肯定會獲得更多的學生支持和關注,提升學校網絡宣傳媒介的吸引力。學校的網絡組織發(fā)聲團隊,可以利用大數據的方法對學生和關注點和社會時事進行分析和調查,將調查結果和思政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然后推廣發(fā)表,通過不斷的更新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案例,提升思政宣傳效果。
結論
以大數據的視角來思考高校的思政教學,既符合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又借助大數據平臺對高校學生予以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具有節(jié)省時間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在此教學背景之下,高校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思政教學的自主性,進而提升應對大時代環(huán)境中各種挑戰(zhàn)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瀟瀟.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J].智庫時代,2019(02):201+203.
[2]王忠.淺議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