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立英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在引導小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策略,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朗讀和演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記錄詞句的習慣,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要細化積累內容,構建以積累文本內容和表達方式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并輔以“聽說讀寫”的語文教學活動,這樣更利于提升積累是閱讀教學的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語言構建與運用下的“積累式”閱讀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構建運用;積累閱讀
引言: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言的積累、運用、構建和訓練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好地與人溝通與交流。目前小學語文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教師應積極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語文語言積累與運用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
一、通過情景表演活動,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的能力
情景表演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訓練小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形式。為了能夠真正提升小學生語文語言的構建運用的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將課堂中的情境表演活動進一步升華,讓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課本內容為基礎自主編寫情境劇本,也就是自編自導自演。只有這樣才能從書面語言的構建與運用能力以及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兩方面同時入手,最終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同方式的愛。為了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父母的愛,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課堂知識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組織小學生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將自己感受到的親情編成故事。同時與小組同學一起表演,如小品、演講等形式。如此,在學生自編自導的教學情境中,不僅充分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更能讓學生在語言的構建和運用中鍛煉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使小學生在自己構建的情境中逐漸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1]。
二、以積累教材課文內容為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教育改革提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有較高的積累。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課堂內的語言積累多以課后的背誦課文為主,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師忽略了課外的積累?,F(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外的積累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教學課程,內容也很零散。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1)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每篇課文的特點,知道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2)在閱讀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把積累與閱讀進行有效地結合。(3)讓學生的積累在課堂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并積極評價學生積累成果。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教材《草原》這篇課文,作者用細膩語言將自己第一次進入草原看到的美景完美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在教授本節(jié)課時,可以利用讀、背、寫等方式,引導學生積累文內的精美語言??梢栽O計這樣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畫出自己想積累的句子。有學生會說:“那些小丘的線條那么美,就像用綠色渲染,到處翠色欲流。”在閱讀中,抓住了小丘的線條、顏色的特點。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積累意識。
三、課前組織學生背誦課文和口頭演講
課前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語言運用的機會,同時利用分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背誦或者演講的形式,促進學生對醫(yī)學知識點的有效運用。
例如,在學過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古詩《楓橋夜泊》后,在第二節(jié)課,教師可以在課前五分鐘選擇幾組學生要求背誦,然后與其他學生一起評價哪一組整體背誦效果更好。通過這種形式練習,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有效掌握了語文知識,同時也提升了對語言結構的運用方法。然后在下一節(jié)課堂上,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或者利用已學過的詞語對課文進行再一次的描述,只要講明白或者流利就可以,這樣有效地鞏固了已學過的知識。
四、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好的作品往往會給讀者留下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填補天地。這種想象空間正是我們可以慢慢品味的精妙之處。當遇到這樣的課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
在《坐井觀天》有這樣一句話:“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地?!苯處熆梢龑W生想象小鳥在這個過程中,都飛過哪些地方。有的會想到,小鳥飛過很多高山、大海、森林、山村等,讓學生感受小鳥飛過的天空。如此,就很好地將學生的思維與課文進行了融合。
結束語:小學語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小學語文閱讀積累,要求教師要從學生和課文內容出發(fā),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尋找適合學生閱讀積累的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升對課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紀友. 閱讀教學如何落實“語言建構與運用”?[J]. 學語文,2018(01):15.
[2]楊帆. “語言建構與運用”在課堂教學的實踐路徑[J]. 語文建設,2018(36):16-19.
[3]晏為杰. 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J]. 小學教學參考,2019(10):36-37.
★?此文系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qū)陳紅艷名師工作室,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聚焦語言建構和運用的閱讀教學實踐研究》研究成果
批準號:XJK19CJC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