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霞 羅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教學建議,希望學生“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讀物,初中階段的學生每學年閱讀兩三本名著,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同時,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讓學生聰明起來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p>
其實,整本書閱讀,在古人那里就已經(jīng)備受重視。幼時識字用《三字經(jīng)》,《古文觀止》則可視為“小學”教材。古人學習語文都是通過整本書進行閱讀和學習的。而且是通讀、精讀、背誦整本書。然而,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并不理想。很多初中生課業(yè)多、學業(yè)重、考試壓力大,每天好幾門功課的學習和復習鞏固都忙不過來,寒暑假也要上很多個補習班,差等生擔心成績太差而優(yōu)等生則擔心成績不夠優(yōu)秀,一有點閑暇時間,很多孩子便沉迷網(wǎng)絡游戲,或閱讀一些網(wǎng)絡讀物,對網(wǎng)絡平臺上充滿娛樂、戲謔意味的文章很是追捧,進而導致閱讀的娛樂化、碎片化、單一化。對于紙質(zhì)刊物、文學經(jīng)典,則喪失了審美能力,失去了閱讀興趣。所以,要推行整本書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最關鍵是讓孩子通過老師的引導深入探究書本,從而引發(fā)對閱讀整本書的濃厚興趣。
筆者嘗試從教材建議出發(fā),通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名著導讀里的主題閱讀任務,設計、開展該書整本書的閱讀活動。筆者選擇主題一“給人物立小傳”,試圖給小說主人公保爾立小傳,引領學生通過內(nèi)容的汲取、提煉,全面、深刻地認識小說人物。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高效地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整本書。“給大物立小傳”的專題設計分“導”“扶”“放”三步走。第一步以研討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傳為“導”,明確人物小傳的文體特點、寫作內(nèi)容、寫作順序和主要表達方式,讓學生對人物小傳有初步認知。第二步以“扶"為主,通過梳理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學會用“基本情況”“主要經(jīng)歷”“評價人物”的三段式結構為保爾立人物小傳。第三步是“放”,就是在掌握了小傳寫作技巧之后放手讓學生為人物立小傳。
一、學生需求,專題閱讀之起始
專題學習是一種“隨需而教”的學習活動,學生的“需”是設計活動的基礎。所以,閱讀主題的選定務必從學生閱讀需要出發(fā)。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以畢生心血著成,?該書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道一光輝形象,歌頌了他在革命戰(zhàn)爭專時期自強不息、意志剛強、歷經(jīng)磨難、勇斗病魔的精神。書中洋溢著革命激屬情和理想主義精神,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并因此影響了幾代人。雖然八年級上學期學期寒假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認真閱讀整本書的任務,并且因為疫情,寒假延長,學生應該有足夠的閱讀時間,但因書中描寫的生活離學生很遠,故事背景讓學生感覺很陌生,學生的閱讀熱情普遍不高。針對此情況,筆者開展了問卷調(diào)查,從調(diào)查結果中找到學生閱讀的興趣點,進而推進整本書的閱讀。問題設計:以下選項中,最能成為你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這部長篇小說動力的是哪一個?
筆者將主題定為“給人物立小傳”,這個主題的確立是基于學生的閱讀需要,基于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理解能力,也是基于小說?“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這一體裁特點。
二、課堂實施,專題閱讀之踐行
“專題學習活動的設計一般要體現(xiàn)‘專題性‘綜合性‘實踐性‘生成性等特點”,而“內(nèi)容提練”“延伸閱讀”等策略是整本書閱讀的常見策略?;?給人物立小傳”這一專題設定,筆者將“引”“幫””放”三字讀與這些策略相結合,具體的課堂實施如下。
(一) 借作者小傳,導引概念
設計了“你所了解的作者”的環(huán)節(jié):。
老師明確:就內(nèi)容而言。小傳應記敘人物生平,有生活史的性質(zhì),同時要融入能體現(xiàn)人物典型性格的典型事件;就形式而言,篇幅則比較簡短。二、三百字即可,長的也不過六、七百字。同時,也應該像傳記一樣,寫人物一生或半生的事跡,并且事實之間要有“史”的聯(lián)系。
(二)給保爾立傳,幫扶技巧
設計目的:讓學生將學到的人物小傳知識進行遷移,通過概括梳理主人公保爾的成長史,列出提綱,概括的人生經(jīng)歷。這樣學生既系統(tǒng)、全面地認識了樣子,又掌握了“給人物立小傳”的技巧。
(三)寫保爾小傳,“放"手創(chuàng)作
運用已學到的技巧和提到的保爾的各項資料,自主完成保爾的小傳。
示例:保爾·柯察金,生于貧苦的烏克蘭鐵路工人家庭,幼年失怙,全靠其母替他人浣洗衣物、制作羹湯維持生計。12歲那年,其母把他送至車站飯?zhí)卯敳钍?,在那里他受盡了欺侮。他憎惡痛恨那些欺壓窮苦人的店主,厭惡那些醉生夢死的有錢人。保爾在疾病的魔爪和死神的鐮刀間盤桓,他的左手和雙腳都殘廢了,失明的苦痛也在煎熬著他。他娶了一房妻室,是他母親密友的小女兒,更是一個志愿入黨的進步青年。保爾這個倔強的青年絕不會向病魔屈服,他決定成為一名作家,用筆墨來為黨效力。他用了相當漫長的歲月,戰(zhàn)勝了難以想象的困苦,終于完成了自己第一部中篇小說《在暴風雨中誕生》。他廣受推崇,也受到了進步青年們的真誠愛戴和無比欽佩。他不愧是一塊真真正正的鋼鐵,也無愧于他自己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經(jīng)歷,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p>
三、小結
在現(xiàn)階段的整本書閱讀中,教師的教學圍繞考試試題過多地強調(diào)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識記,而“給保爾寫人物小傳”這樣的任務設計,要求學生能在梳理了保爾經(jīng)受的歷練、坎坷、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篩選,選擇人物最重要的經(jīng)歷進行提煉、整合,并對其精神進行歸結和評價。這樣,就帶領學生由淺閱讀進入深閱讀,提升學生閱讀本書的興趣;就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等核心素養(yǎng)。初次設計,筆者深知設計中存在很多不足,但沿著這條路子來指導學生的整本書閱讀,一定會讓學生變得好讀好書,進而“改變學生的觀點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即豐富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促進學生的思想發(fā)育和精神成長,引領學生走向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