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摘要】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也適應當前的新課改政策,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以信息化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運用與思考為研究對象,對信息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具體運用進行了闡述,期望對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信息化? ?道德與法治?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186-01
前言
當下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是這個時代賦予的新特點,因此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教學中去,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互聯網搜索各種教學素材,設置精彩、有趣的課堂。其次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學而言,由于具有理論性較強的特殊性,所以導致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因此鑒于這種情況,應該革新教學方法,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德育教學中,以此來營造德育教學氛圍,為德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道德與法治教育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當前時代是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因此教學要與時俱進,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形勢,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一方面為教學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方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德育教學中。
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而言,由于理論性較強,如果教學中一味的采用講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還會導致課程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而信息化教學利用智能設備來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視頻或者短片等形式來學習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而且使課程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對提高學生興趣有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運用與思考
(一)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道德法治教學資源
傳統(tǒng)的信息化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的方式來完成教學,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科書,采用的教學案例比較陳舊,不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狀況,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學案例更加豐富,更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道德法治知識,而且有助于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更好的接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其次信息化技術可以將枯燥的道德法治理論知識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比如在進行“感恩父母”的教育中,教師可以搜集網絡上感人的案例故事,通過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播放,學生觀看完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對課程的重點進行講解,以此讓學生樹立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價值觀念。此外由于網絡資源豐富,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教學的資源,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二)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
當前社會信息化水平較高,幾乎每個家庭都配備電腦、手機、智能電視等設備,這些設備如果得以有效的利用,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其次新課改要求下要求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這種教學形式下,采用信息化技術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隨時都能展開學習,通過對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網絡上獲取的新聞等,來聯系課本知識,對強化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保護環(huán)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授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搜集相關的保護環(huán)境的文章、短視頻等,教師在課上挑選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以此來通過搜集、觀看、總結等教學程序強化學生對保護環(huán)境的感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運用信息化技術營造良好的法治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道德法治教學授課模式枯燥無味,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興致較低,所以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信息化技術教學一般采用聲音、影像、短視頻等形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模式,不僅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授課氛圍,而且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對于愛國知識的學習中,在以往的學習中教師會以教材為主,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陳述,來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而信息化技術的德治教學,則是通過搜集有關祖國經濟建設、文化事業(yè)等祖國繁榮昌盛的事跡來不斷的感染學生,讓學生通過觀看相關的視頻來體會到祖國的強大,而不是通過生硬的理論知識講解來完成教學。此外信息化技術教學還有助于創(chuàng)造課程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盡快投入到學習中,對提高學生道德水平,高效率的掌握道德、法治知識有很大幫助。
結論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道德法治教育課程枯燥無味,主要以講解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能夠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道德實踐水平,對于教師而言,還助于信息化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在道德法律知識課程教學中推進信息化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邱修才.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 000(034):83-84.
[2]司馬曙偉.淺談信息化教育技術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 2016(26).
[3]楊濤.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