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麗
橙色:熾烈之生命,太陽光的顏色。
紅色:熱情、興奮、刺激、容易鼓舞勇氣,按西方以此作為戰(zhàn)關(guān)象徽(古羅馬)犧牲之意,東方則代表吉祥、樂觀、喜慶之意。
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曾經(jīng)漫步著這樣一位女子——面容嬌好,身材勻稱,臉上永遠帶著一份寧靜的笑容,很普通,很平凡。但那雙眼睛透著智慧,熱情而又熾烈,這種橙紅色的氣質(zhì)永遠屬于她——三毛。
這是一個傳奇的女子,因為一本國家地理雜志,就選擇去撒哈拉。那里沒有充足的淡水,水源在沙漠里是稀有資源,珍貴到甚至你不能去好好洗一次熱水澡,但即便是這樣三毛依舊樂觀,她請母親從臺灣寄來干貨,請友人郵來精致的小臺燈,三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白手成家,荷西是幸福的,他的妻子自從遇見他后,便不再流浪天涯,安安穩(wěn)穩(wěn)的和這個妥帖的男人一起過起了日子,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足,但是兩顆年輕的心知足了。
《白手成家》一文里,她說:“不記得哪一年,我無意間翻到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那期書里,正好介紹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篇,我不能解釋的,屬于前世回憶的鄉(xiāng)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8年前,第一次讀三毛的這篇文章時,我難以想象一個女子會為一本地理雜志,決然地離開了故土和親人,去奔赴另一個遙遠的國界。那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三毛做到了,她是一個勇于追求自己夢想的女人,熾烈而又火熱。宛如橙紅色,這世間最貼近太陽的顏色,用來形容三毛真是太恰當不過了。
她的外國丈夫“大胡子荷西”不識中文,文化背景和她完全不同,但氣質(zhì)卻是相同的。她說:“和荷西在一起,沒有豐盛的酒宴,他熱愛自然,跟他出去,一個大男人,會為一些自然景象,一下子沖動起來。有一回在撒哈拉,他踏在沙漠上,虔誠地膜拜,嘴里像印第安人般地喊,他說:“潛到深深的海底,所有的苦惱和憂愁都遠離。沉默的水底,生命不用喧嘩來表達;珊瑚明艷的色彩,魚優(yōu)雅的悠游,水藻隨著波浪的律動,這些更能使他接觸到自然的奧秘。荷西教會我接近自然,對自然虔敬,也把我揉進泥土,成為大地的一部分。”
三毛、荷西兩個對生活同樣熱愛,執(zhí)著于夢想的人走到了一起,她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生活,完全滿足于橙色陽光溫柔的照射,她白手成家,她精心設(shè)計的中國飯店,她耐心地幫助沙漠里的鄰居治病,一個真實、活潑、熱情、樂觀的三毛出現(xiàn)在那片橙色的沙漠中。她身上所閃耀的紅色與橙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今天,當我重讀三毛的這篇文章,內(nèi)心感悟頗深。9年前,我?guī)е粋€旅行包離開生活了26年的城市,與三毛不同,我離開的原因很簡單,為了找工作,為了實現(xiàn)小時候那個簡單的夢想。9年中,我遇到了許多善良的人,我喜歡校園這個寧靜的地方,讓你成長。冬竹姐說:“人越成熟,離自己的夢想就越接近,可是就會越懷念已經(jīng)逝去單純的校園生活。”
時間真的會改變一個人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說,瓊瑤的愛情只在夢里,張愛玲的愛情近乎刻薄。張愛玲,她永遠只是宛若一位冷靜的旁觀者用心酸的筆觸去寫下舊上海的癡男怨女,而自己也好似永遠的局外人,看了心寒。唯獨三毛真性情,自己想要就去追,有了夢想自己靠雙手去實現(xiàn)。生命雖然短暫,但她放射了自己想要的光芒。她沒白活,喜歡三毛的文字,更喜歡三毛的人,洋洋灑灑,猶如她的個性。
可惜后來她摯愛的丈夫荷西死了,一對這樣志同道合的夫妻,慘遭鴛鴦?wù)垡?,上帝也未免太不公平了。自荷西死后,三毛的文章卻一下子黑暗起來,文字里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無盡的悲傷。
這一回,三毛賣掉了那幢海邊的家回到臺灣來,當她收拾行李的時候,把這對人形用心包好,夾在軟的衣服里給帶回來。關(guān)箱子的時候,她輕輕的說:“好丈夫,我們一起回臺灣去啰!”在臺灣,三毛的家中。她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結(jié)婚以前在塞哥維亞的雪地里,已經(jīng)換過心,你帶去的那顆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p>
我想,即便是那一刻,荷西已離三毛而去了。他的人在遙遠的天堂,但他們的心仍依偎在一起,他們正在旅途中。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了,也只對愛他的人,它才會向你呈現(xiàn)它的美麗和溫柔,將你的愛情,用它亙古不變的大地和天空默默的回報著你,靜靜地承諾著對你的保證,但愿你的子子孫孫都誕生在他的懷抱里。
佛說:“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蹦且恢恢慌c我握過的手,一朵朵與我交換過的粲然微笑,一句句平淡的對話,我如何能像風(fēng)吹佛過衣裙似的,把這些淡淡的吹散,漠然的忘記?
此刻的三毛,她橙紅色已隨著荷西的死而悄然失去。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也已全部消耗殆盡。
于是,三毛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生命這條路,而那一抹橙紅色的斑斕也在一個寒夜如風(fēng)般逝去。但我依然懷念著三毛,懷念著這個不平凡的女子,感動著三毛,感動她那浪漫傳奇的一生。
參考文獻:
[1]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