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姜艷艷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對患有黃疸癥的新生兒進行光療時的護理方法和護理后患者癥狀的變化。方法:選取我院3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了合理的護理策略,并比較患兒經護理前后的癥狀狀態(tài)變化情況。結果:經過護理手段和光療治療,患兒黃疸指數(shù)下降,干預效應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對新生兒黃疸患兒的光療治療方法起積極作用。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光療;臨床護理;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的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xiàn)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新生兒黃疸可能造成劇痛、感染、出血、急性應激反應等癥狀,危害患兒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主要涉及光療治療方法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和治療中的護理方法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7月3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黃疸新生兒患者?;颊咧心袐?5例,女嬰15例,男嬰平均年齡(1.24±0.34)月,女嬰平均年齡(1.37±0.11)月?;颊叩狞S疸癥狀有:皮膚出現(xiàn)溶血性黃疸、皮膚黃染、腹部劇烈疼痛、腹水等。全部患兒均采用光療法進行治療,并配合專門的護理方法?;颊咂骄〕蹋?.73±0.11)月。全部患者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針對新生兒黃疸癥患兒的實際情況,本科為每位患者制定了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具體方法如下:
1.2.1 成立護理工作小組
本科為應對本次研究特別成立了專門的護理工作小組,由本科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師擔任組長,負責工作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小組里七名專業(yè)護師一起執(zhí)行護理工作。本科專業(yè)醫(yī)師和護師和共同商討研究,針對患者的病情和特點制定護理計劃。除此之外,由于新生兒治療的特殊性,本科還特別針對患兒家屬進行簡單護理方面的培訓,告知患兒父母正確的護理方法和日后的用藥注意事項及禁忌,以便讓患兒父母可以一定程度上輔助護理工作的開展。
1.2.2 布置適合新生兒的光照艙體
我科現(xiàn)行使用的新生兒黃疸光療機是為新生兒設計的,有專門為新生兒優(yōu)化過,為更加方便新生兒患者使用,我科特別對光療機艙體進行特殊布置。首先,我科參照嬰兒床的格局專門在光照機艙體內設計了適合嬰兒的小型床位,鋪有多層柔軟的棉質墊子,并且用柔軟的塑料板建立了隔離墻,可以防止患兒因翻身或哭鬧改變位置。另外,該床位內患兒可接觸到的所有尖銳角都包裹有保護塑料,防治患兒亂動而碰傷自己。
1.2.3 人性化安慰護理方法
針對新生兒的特殊情況,我科專門使用了具有親和力的護理方法,在患兒進入光療機時護士會專門撫摸患兒的皮膚,用搖鈴等玩具吸引患兒的注意,并且播放輕柔緩和的音樂使患兒放松身心。在一次光照結束后,護士會再次安撫患兒以便下一次光照治療,患兒家屬在護士陪同下也可以一同進行安撫工作,讓患兒的緊張感和恐懼感得到彌補。
1.3 實驗室檢查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血常規(guī)檢查、肝功能檢查來評價治療情況,具體評價指標有:凝血酶原活動度(PTA)、膽紅素日上升量、白細胞、血紅蛋白。
1.4 影像學檢查指標
本次研究利用肝部磁共振膽管造影(MRCP)技術對患兒的黃疸情況進行分析,主要觀察肝內情況、膽汁淤積情況、膽管擴展情況。
2 結果
2.1 患者經干預后的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結果
在一個療程的光療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動度和膽紅素日上升量明顯提高,說明患者的黃疸癥狀好轉,肝功能恢復健康;白細胞大幅度下降,說明患者的身體炎癥得到恢復。
2.2 影像學檢查指標對比結果
肝部磁共振膽管造影成像顯示,經過光療治療后,患兒的肝內情況明顯好轉,異常陰影消失或減少至正常水平,膽汁淤積情況被完全消除,膽管異常擴張現(xiàn)象消失。影像學分析顯示,患兒的黃疸癥完全治愈。
3 討論
本科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新生兒黃疸患者經過治療和護理后,大多數(shù)患者的疾病癥狀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改善,但患兒出院后經常出現(xiàn)長期哭鬧、失眠、痛苦的問題,給患兒和患兒家屬帶來了很多困擾。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護理中沒能將心理壓力得到較好的釋放,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增加,造成心理障礙。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新生兒進行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患兒的抗拒心理,增加患兒依從性,患兒經干預后心態(tài)轉向樂觀、積極、平靜等正向狀態(tài),猜疑、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緒有明顯減少。除此之外,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患兒經干預后可加強醫(yī)療依從性,表現(xiàn)出愿意配合治療、用藥的狀態(tài),對后遺癥的治愈也有積極影響。這種心理上的正面促進作用可反饋在生理層面上,讓患兒的受損機能進一步恢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構建包含心理看護的綜合性護理方法對新生兒黃疸光療的護理工作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發(fā)展。
參考文獻
羅文英.早期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5):115-116.
陳昌輝,李茂軍,吳青,石偉,梁小明,唐彬秩.新生兒黃疸的診斷和治療[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3,39(02):154-160.
馮婉萍.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19(11):90-91.
譚強,韋祖巧,王宏虹.新生兒黃疸治療進展[J].藥學研究,2013,32(04):232-235.
毛英,鐘丹妮.新生兒黃疸治療現(xiàn)狀與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17(05):7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