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娟
摘要: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學有了全新的要求,給予傳統(tǒng)授課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應試心態(tài),逐漸演化為英語學科綜合層面的探究走向,依托“寓教于樂”法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課堂,落實學生主體的同時,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本文主要圍繞“寓教于樂”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展開討論,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闡明應用策略。
關鍵詞:“寓教于樂”法;小學英語;應用;價值;分析
小學基礎教育中,英語學科較比其他學科存在差異化,其自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嚴謹性以及邏輯性,小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其思維處于形象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他們依托固化思想模型延展后續(xù)思維活動,在面對抽象知識時,不可避免引起學生瓶頸桎梏。而基于“寓教于樂”法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利用趣味性、開放性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同時,利用具象化描繪推開英語世界大門,促使學生徘徊在知識海洋中,多維度、多視角感知英語教學的真知灼見。
1“寓教于樂”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性
新課改標準中明確強調(diào),英語教師開展英語教學課堂中,不僅要加強小學生應用英語意識,還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學生日后應用英語奠定良好基礎。但據(jù)筆者不完整統(tǒng)計,諸多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傳統(tǒng)層面,過于注重學生英語成績,從而采取了主導的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互動性、自主性,沒有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促使學生被動接受教育,限制了學生英語思維發(fā)展的同時,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利用“寓教于樂”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實施思想轉(zhuǎn)化,加強學生英語教學參與興趣,利用多元化因素激發(fā)學生探索英語領域興趣,摒棄枯燥、單一,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實現(xiàn)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最大價值。
2“寓教于樂”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依托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的高速變革,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普及到各個學校班級,且廣大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情境教學,為課堂教學質(zhì)量帶來了一定的提升。情境教學是指教師運用教學手段,將教學內(nèi)容通過故事、多媒體、生活等方式直觀化、立體化呈現(xiàn),促使學生在情境中了解教學內(nèi)容,進而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實現(xiàn)“寓教于樂”法的同時,拓展學生英語感知能力。此外,由于理論教學的影響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參與積極性不高。而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有效地解決掉這一弊端,生動、豐富的畫面,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思維集中到英語教學中,且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要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基礎性原則,提出引導性的教學問題,讓學生保持濃烈的求知欲,進而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內(nèi)容,加強學生對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
2.2? 基于游戲角度出發(fā),提高學生參與興趣
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中,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沒法真正讓學生進行英語活動體驗。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進行引入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豐富情感體驗。
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我有一個夢想的英語演講,將學生自己進行談談自己的理想,未來想要做的事情,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為了夢想可以勇往直前的情感。并且,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開展英語唱歌比賽,“About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讓學生在歌曲中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進而進行自我表達。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實踐活動進行,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2.3? 依托互動式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師生關系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確保與學生之間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的同時,落實“寓教于樂”的最大價值。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并在實際生活中,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變化,通過生動英語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進而幫助學生調(diào)整心態(tài)更加積極進行學習。其次,老師要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而使學生進行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所以,只有學生與老師和諧的相處之后,才能進行更好的學習,對英語學習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進而可以更好的進行英語學習。
例如:在開展《My home》一課中,教師就可利用主題的優(yōu)勢,開展互動式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圍繞主題,開展互動活動。并將活動地布置家的情境,在邊上用紙張寫上蘋果、香蕉等單詞,不僅讓學生對這些單詞的加深記憶,也讓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實踐,進而通過互動的方式在課堂表演。在小組互動結束后,教師可通過學生投票的方式選出互動最好的小組,并給予科學的鼓勵,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知識加深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有效性教學。
3???? 結論
綜上所述,“寓教于樂”法的提出,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較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寓教于樂”更適合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從顯性層面而言,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興趣,且在學生參與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思維,促使學生英語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沈嫻.小學英語課堂中游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0(61):105-106.
[2]?? 竇楠楠.寓教于樂,允理愜情——英語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86+88.
[3]?? 周義.寓教于樂,以樂促學——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校園英語,2020(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