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陸章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我國的教學制度在不斷完善。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我國以“分數(shù)”為核心的應試教育時代已經過去,新時期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扭轉傳統(tǒng)教學生態(tài),為現(xiàn)代化課堂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教學管理;問題分析;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9-0070-02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Guangzhou Road Primary School, Rizh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China) GUO Luzhang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urses. our countrys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the era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with "scores" as the core in our country has passed.Teaching in the new er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quiring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eaching, rever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ecology, and inj ect modern classrooms the new vitality.
[Keywords] Teaching rnanagement;Problem analy sis;Strategies discussed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
(一)應試教育觀念仍然存在
雖然新課改推行已久,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則不難發(fā)現(xiàn),以分數(shù)評價學生能力,區(qū)分學生層次的陳舊教學觀念仍舊存在。在這種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教學模式的設計過于單一枯燥.并且學生的學習地位得不到重視,單純傳授應試技巧和解題思路,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成長,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完全不能形成自我理解和認識。教師還會以分數(shù)去區(qū)分學生的層級,分數(shù)好的學生,教師會對其肯定并且進行鼓勵,分數(shù)較差的同學,教師就會對其否定,這種單一的評價機制缺乏宏觀性,不僅會影響教師的判斷,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滋生負面情緒,進而產生厭學心理,與教師的關系也會隨之疏遠。
(二)教學活動未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雖然教師要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但是也不能完全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感受,忽略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特點,這會讓教學與學生的適配性大大下滑,導致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師生互動有效性變低,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下降,教師很難收到有效的教學反饋,進而導致教學有效性不斷下滑,陷入了無法挽救的惡性循環(huán)當中。在這種教學中,教師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無法知曉學生的學習實情,盲目推進教學進度,會讓班級中的學困生數(shù)量不斷增多,不利于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三)教師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新課改的推進和發(fā)展下,不僅對現(xiàn)代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為在當前的教育發(fā)展中,隨著教學理念的革新和教學手段的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小學教學,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培訓來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但是實際上現(xiàn)階段很多的教師其專業(yè)能力與新課改要求相差甚遠,導致教學模式滯后,無法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知識傳授,影響了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四)專職教師結構不合理
放眼當前的小學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專職教師結構不合理,這個問題在農村地區(qū)尤為突出,因為副課教師的稀缺,很多教師不僅要教自己的專業(yè)學科,還要兼任其他學科,雖然體育、音樂、美術這類副課安插的課時較少,但是關系到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成長和進步,教師專業(yè)水平達不到要求,會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受到阻礙,更不利于現(xiàn)代化課堂的構建和發(fā)展。
二、強化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落實新課改教學政策
新課改要求教師“以生為本,立德樹人”,轉變以分數(shù)為先的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當中。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再重視教學成績對自身的影響,把分數(shù)放在其次,注重提升學生的能力。這里的能力指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為考核指標,注重學生的能力養(yǎng)成和素質強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對教學當中的評價機制進行創(chuàng)新,不再以分數(shù)為唯一評價標準,而是要深入學生群體當中,細致觀察學生在階段性學習當中的每一個進步和成長,通過鼓勵和表揚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個學習難關,教師善意的評價還能夠拉近師生距離,幫助教師獲取更為有效的教學反饋,對教學管理模式的提升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幫助。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重視學生學習感受
在小學階段,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年齡較小,其認知能力和文化水平較低,并且對教師具有一定的畏懼,很少在課堂上發(fā)表白己的意見和感受。在這種教學中,教師很難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針對性地對教學做出改進,以分數(shù)為核心目標的教學設計,導致了教學缺乏宏觀性,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師一定要增加與學生的交流,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這就需要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以“和諧、民主”為目標,在課堂當中增加與學生的交流,通過問題引導策略與學生進行知識交互,從學生的回答和表述當中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對教學做出針對性的改進。而在教學設計方面,新課改提供了多種教學方法,給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提供了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化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思維導圖教學等方式優(yōu)化教學進程,并且利用多媒體、微課等現(xiàn)代化教輔設備來提升教學的宏觀性,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增加師生互動,設計多元化課堂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地提升現(xiàn)階段教學的宏觀性,強化課堂表現(xiàn)力,讓學生在不同的知識傳授路徑當中感受到知識的多元性,這對學生的能力提升和教學模式的發(fā)展進步有著積極的推進意義。
(三)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教師隊伍進行培訓和考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施以壓力才能夠激發(fā)教師的動力。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公開課試聽,讓各年級教學組長組織巡回試聽活動,對每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在試聽活動結束后,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會,總結階段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另外,還應該定期在校內開展教學研討會,讓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講授教學經驗,并且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名師精品課程,吸取新鮮的教學資源,通過這種形式來提升師資隊伍的實力,培養(yǎng)高素質、能力強的師資隊伍,這對強化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有著積極的幫助,能夠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能力強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逐步完善專職教師結構
放眼現(xiàn)代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專職教師結構不合理成了影響素質教育開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想要落實素質教育,完善專職教師結構非常必要。首先,學校應該對專職教師的審核提高要求,并且積極吸納社會上的專職教師人才,做到“一課一師”。其次,對專職教師進行階段性的考核,通過筆試、專業(yè)能力測試等途徑,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最后,要規(guī)范專職教師結構,設立相關制度和懲處措施,并且由學校組織專職教師,在每個階段的教學當中制訂出適合學生發(fā)展情況的教學計劃。通過優(yōu)化專職教師結構來提升教學質量,為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T作中,想要提升工作質量,學校和教師必須明細現(xiàn)階段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在改進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扭轉傳統(tǒng)教學生態(tài),為現(xiàn)代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夠讓小學教育教學管理T作得到進步和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的素質強化和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祁璐璐.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教師,2020(08).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