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摘要: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非常重要,學生除了要掌握好書本上的知識,同時還要在學習歷史課程的過程中形成以歷史為主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本文所要論述的就是歷史學習中非常重要的歷史時空觀。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時空觀;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68
任何歷史事件或歷史現(xiàn)象都是在一定的時空下產(chǎn)生的,所以時空觀念對我們理解歷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時空觀念即是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的結合,是在特定時空下分析、理解歷史事物的一種觀念,是具有歷史學科特色的一種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有利于提高學生從縱向、橫向深入解析歷史事物的能力,把握歷史事物延續(xù)和發(fā)展的能力。在歷史課程的學習中關于歷史時空觀的概念一定要重視,因為這是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學校和歷史教師應該對此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本文基于這樣的出發(fā)點,針對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關于歷史時空觀的教學思路展開討論,從而找到更好的教學手段。
一、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yǎng)歷史時空觀的現(xiàn)狀
1.學校和教師方面
學校方面要對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積極安排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和研討,幫助教師找到更好培育學生歷史時空觀的教學手段。歷史教師目前比較認可歷史時空觀的概念,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會突出此觀點的培養(yǎng)。但是,通過調(diào)研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對歷史時空觀的概念和界定比較片面,甚至有些教師認為歷史時空觀不過是歷史地理空間和歷史時序的問題。這樣一來,即使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加入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對學生的學習也并沒有多大的幫助。
2.學生方面
現(xiàn)如今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時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對歷史時空觀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這樣一來不僅學習起來非常吃力,而且很浪費學生的時間。如果在學習歷史時并沒有對歷史事件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單純只看待事件的本身,不去追溯過去,也不聯(lián)系事件發(fā)生后的事情,這樣一來就算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學生應用起來還是會非常吃力。
二、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歷史時空觀的具體措施
1.深入學習挖掘書本內(nèi)容,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思維
歷史課本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依據(jù),所以深入學習書本上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思維是讓學生有歷史時空觀概念的第一步。當然,這里不僅局限于歷史書本,還有與歷史相關的視頻、文字說明、圖片等。最簡單的就比如在學習“八國聯(lián)軍侵華”和“中國人民反抗斗爭”時,歷史課本上有一段文字是專門給義和團運動做補充說明,涵蓋的信息量很大,學生學習后可以結合之前的《馬關條約》對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下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統(tǒng)治階級的狀態(tài)等事件的時間順序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理清楚事情的先后。再如,歷史課本中往往隱藏著一張非常大的歷史年份表,簡單得說就是在什么年份發(fā)生了什么事件。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時空觀,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制作這張表格,按照歷史的推進順序,對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文化、經(jīng)濟的發(fā)展還有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有一個系統(tǒng)的概括。在學生整理掌握這張時間表格后還能擴充到國外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上,這樣能非常好的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歷史時空觀。
2.改革教學方式,從多個維度讓學生感知歷史時空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好歷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為學生不僅要對課本中涉及到的歷史事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且還要把學生放在一個宏觀的時空,感受在這個宏觀時空中動態(tài)的時間點發(fā)生的事件和相關的人物事跡,所以教師應該改革原先的教育方式,從多個維度幫助學生感知歷史時空。在一次調(diào)研活動中筆者看到一位歷史教師采用的是主題式的教學,如近代史中簽訂的一系列條約,通過讓學生自行整理分別列舉出《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關鍵人物、社會背景、具體內(nèi)容和后續(xù)的影響,這樣能使學生很好地明確歷史時空觀的概念。參照這樣的主題式教學,我們還能針對近代人們的反抗斗爭或者國共兩黨的內(nèi)戰(zhàn)與協(xié)作整理出相關的教學主題。教師還能借助相關的教學工具,比如地圖,在時間上確定空間的概念。具體的教學方法可以是這樣的,學生可以兩兩分組,一個學生說出相關的歷史事件,另一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發(fā)生在哪里,然后兩個人可以一起回憶這個地點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這樣能起到很好地形成歷史時空觀,甚至借助這樣的辦法能很好地把歷史課本爛熟于心。
3.課本與實踐結合,細化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
在近代史中有關于紅軍長征的學習,通過課本學生很難身臨其境的感受當時的艱難險阻,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再現(xiàn)長征路,使學生感受革命前輩經(jīng)歷的風霜和頑強的革命精神。當然,還能和本地的歷史展館、博物館等合作,讓學生通過實踐感受歷史學習的每個細節(jié),對腦海中的歷史空白填補得更加完善和系統(tǒng)。
總之,歷史時空觀的形成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關鍵因素無非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然后更新教學思路,找到適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手段,使高中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更有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傅國興.高中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目標及教學策略——以中國近代史的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2017(Z2):115-116.
[2]汪建紅.關鍵能力立意下的史料呈現(xiàn)——對2018年全國高考歷史卷的評析[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8(10):49-52.
[3]張艷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之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52.
[4]蘇佳楠.運用時空觀念提升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中國明朝內(nèi)閣制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19(16):50-51.
[5]李義初.時空觀念:高中歷史概念教學的鑰匙——以“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學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8(10):20-22.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廣寧中學5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