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友正
貴州省畢節(jié)市赫章縣媽姑中學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實踐板塊顯得尤其重要。如何讓學生的實驗成績提高,首先要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初中化學的實驗還不算多,過程對比高中化學的實驗也不算復雜,所以也要經常查漏補缺,最后還要引導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思維,這也是素質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
自古以來,興趣是每個學生最好的學生。學生學習好,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興趣。在初中,書面學習以及動手實踐已經形成組合板塊,而不再是讓學生埋頭書本。初中化學分為兩大板塊,第一是理論基礎,第二是實驗課堂。但是由于過去傳統(tǒng)教育與教具的缺失,導致許多中學的實驗課堂只有教師做實驗,學生看過程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對實驗知識的缺失和缺乏動手能力。另外由于“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導致許多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成績,甚至部分教師以成績斷定學生的為人、品格的好壞,這是一個錯誤的思維領域。由于這兩種教學上的失誤,導致學生對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科持有抗拒狀態(tài)?,F(xiàn)在的素質教育提出讓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成績是評判的標準之一,但絕不是唯一的標準。在初中化學課堂里,部分教師認為教學技能便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其實不然,素質教育應該是師生兩者共同成長的必然要求,它提出教師擁有基本教學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化學的實驗一直是一個重點難點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重要。教師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發(fā)生狹義的偏差時,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抑制了學生對知識思維的發(fā)散。
例如學習化學中比較簡單的實驗《水的沸騰》,就算是簡單的實驗教師也需要把學生帶到實驗室,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快的適應實驗環(huán)境,提高實驗興趣。其次,教師要一一介紹化學實驗所用到的工具,《水的沸騰》所需的工具有酒精燈、試管、鐵架臺、玻璃片、水,由于考試時也會出現(xiàn)對實驗工具名字掌握程度的題目,所以學生對于實驗工具一定要清晰。學生看到書本以外的實驗工具,肯定會感到興奮,這時候教師不應該兇學生:“不準亂動,壞了就賠償”之類的話,因為這種話語會導致原本對化學實驗的興奮度降低,然后一節(jié)課小心翼翼的不敢大膽動手實驗。開始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示范,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起合作學習,自由討論。教師這時候可以下去指導,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學生能夠自由得出結論,感覺到實驗的好玩之后,興趣就慢慢上來了。不僅如此,一節(jié)開心的課,學生的記憶能力是比枯燥的課堂的記憶能力高出許多的。
實驗教學不是枯燥的“一言堂”,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做實驗,教師只是進行一個現(xiàn)場指導輔助。所以,學生要把自己做實驗的過程詳細記錄下來,無論成功與否,事無巨細的記錄。
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時候,(1)需要記錄:所需儀器有兩個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蒸餾燒瓶、冷凝器、牛角管、錐形瓶、沸石、溫度計、水、火柴、肥皂水。(2)實驗原理: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液態(tài)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把沸點不同的物質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還可以把混在液體中的雜質去掉。實驗結果:成功制出蒸餾水;水中仍有雜質,是什么。只有學生自己動手記錄,記憶才深刻。
自主學習包括課堂和課后兩個板塊。作為學生,要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獨立的思維包括學習思維、為人處事的思維等,這對于學生形成三觀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教師在講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時候,教師可以拋出疑問:除了過氧化氫可以制取氧氣以外,還有什么物質可以制取氧氣?然后為了避免學生有安全方面的問題,首先讓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交給教師,隨后開始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實驗。這其中牽扯到學生的一個獨立思維的運用,獨立思維存在的意義是學生將來待人接物的接觸,學生對事物的反思的基礎就是學生本身的獨立思維。而在課后復習這一板塊的時候,教師可以留下一個課后題:“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制氧?”,這樣的課后題學生可以在家以各種渠道尋找資料,比如化學書籍,比如網上資料,比如各種文獻,學生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會看到很多新知識,增加他們的知識庫,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要想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化學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形成一個科學學習的思維。作為教師,要積極提高本身的技能,帶領學生共同進步。作為一名初中教師在提高學生實驗成績這一條道路上任重道遠,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fā),努力構建高效課堂,使初中化學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