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艷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和社會的高層次人才需求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思想既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也是回應時代要求的產物。本文將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過程中的問題劃分為認同困境、能力困境、溝通困境和體制困境,并據(jù)此探究突破困境的路徑。
關鍵詞: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995(2020)07-0049-05
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是國家人才競爭的重要支柱。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yǎng)的第一責任人,在培養(yǎng)過程中的立德樹人職責格外重要。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把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導師的首要職責” [1],作為衡量研究生導師勝任與否的根本標準。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2]。
職責的明確為研究生導師開展立德樹人提供了遵循,但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導師對于立德樹人的認同感不強,有的導師在育人、育德與育才之間的能力發(fā)展不平衡,導師立德樹人的考評機制不健全等。正確認識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剖析導師立德樹人中的現(xiàn)實困境,推進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地落細,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實施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歷史視角: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
立德樹人思想來源于中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理論延續(xù)。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師這一身份自古以來便備受人們的尊敬,教師的道德操守、職業(yè)修養(yǎng)等也備受人們關注。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有關于師德規(guī)范的相關著述??鬃訉處熎犯穹浅V匾?,比如“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等?!秾W記》中寫到,“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要求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學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靈活啟發(fā)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而不過分放縱,嚴格要求學生而不壓抑其個性與需求。西漢董仲舒認為,“善為師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齊時早晚,任多少,適疾徐……故力不勞而身大成”。唐代韓愈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師的本職便是教授學生做人的道理,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南宋朱熹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教師應該以儒家思想中倡導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準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知先行重”“循序漸進”“居敬持志”“溫故知新”等??偨Y這些先賢大儒關于教師修養(yǎng)的標準,可以得到一個共識:“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人師者當做到德、識、才、學的有機統(tǒng)一。[3]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傳承下的立德樹人思想對于進一步挖掘、闡釋和轉化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二)現(xiàn)實視角: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德”,即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樹人”,即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研究生作為我國高層次人才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jīng)Q定了其是否能夠承擔時代重任,因此研究生的教育至關重要,而“研究生導師則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關鍵力量”[1]。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其關鍵之處在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發(fā)揮。
第一,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當今社會正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紛至沓來,研究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呈現(xiàn)出多元化、差異化的特點,因此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開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部門、多主體共同協(xié)作、相互配合。研究生導師肩負著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和指導責任,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學術指導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是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涓邔哟稳瞬诺男枰.斍爸袊媾R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形勢愈發(fā)嚴峻,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頂端,所培養(yǎng)研究生的質量和數(shù)量是決定我國在國際競爭中地位和態(tài)勢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以更高的歷史站位和更寬闊的視野對研究生教育做出總體部署,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堪當時代重任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就要求研究生導師切實落實立德樹人職責,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第三,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是對接國家教育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是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2018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門發(fā)布的《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人才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成師德師風高地”。[5]?發(fā)揮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作用對于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有著重要意義。
二、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存在的現(xiàn)實困境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相繼出臺系列文件構建了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工作對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服務國家教育戰(zhàn)略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就現(xiàn)實情況來看,研究生導師在落實立德樹人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這些困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導師自身層面、研究生層面和制度層面。
(一)認同困境: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認知不足導致育人缺位
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導師對立德樹人職責缺乏理性認知。有些導師對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對立德樹人理念和科研育人存在認知上的偏差,認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專職思政教師的職責,而學術教育和科研訓練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本分”,沒有必要在研究生階段再對其思想政治、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導師缺乏對立德樹人職責的實際認同。在實際工作中,“研究生導師在教學、科研中存在較大壓力,因此缺乏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間和精力”[6]。有些導師更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而忽視德育,甚至認為不應該將立德樹人的落實情況納入考核體系。由于無法真正從內心達成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認同,導致一定程度上德育的缺位。
(二)能力困境:研究生個體發(fā)展和環(huán)境變化對導師育人能力的挑戰(zhàn)
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更迭日新月異,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育人影響因素的多元和交錯,研究生導師在落實立德樹人職責過程中面臨著更加艱巨的挑戰(zhàn)和更具有時代性的要求。一方面,導師的育人能力不足。立德樹人不僅要求導師在學術上給予學生幫助,還要求其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等方面引領和塑造學生?!坝四芰κ怯衫碚撆c實踐、專識與通識、素質與品質多元要素構成的復雜體” [7],其自身的復雜性需要研究生導師了解和掌握多元的知識體系,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yè)領域的涉獵。但是研究生導師通常缺乏提升育人能力的時間與機會,育人能力的不足致使導師往往無法及時察覺和有效解決研究生在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另一方面,導師對學生學術指導的精力不足。當前多數(shù)研究生導師都面臨著較大的課程壓力和科研壓力,同時一些導師指導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包括碩士生、博士生甚至本科生,對學生的指導往往有心無力,造成了對學生的學術指導不夠充分。
(三)溝通困境:研究生個體的主觀交流意愿不足導致育人效果不佳
教育的本質目的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人。作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實施對象,研究生的配合程度同樣影響德育的落實效果。一方面,部分研究生認為導師的主要職責是對自己進行學術科研上的指導,而非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同時,一些學生認為自己需要獨立的空間,不希望導師對自己的課余生活和思想狀態(tài)進行過多的干預。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出于對導師的敬畏心理,缺乏向導師訴說困擾的勇氣,導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從而使得立德樹人作用難以發(fā)揮。
(四)體制困境:長效機制缺失導致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外在動力不足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落實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協(xié)同方能達成育人合力。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shù)高校在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建立上仍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在研究生導師的遴選機制上,主要強調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缺乏對教師師德師風水平的考察和判斷。在對研究生導師的工作考核中,只傾向于對導師的學術、科研能力進行評估,缺乏對學生德育情況的評估,使得研究生導師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同時,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獎懲制度不夠明確,導致研究生導師德育工作積極性不高。對于導師個人品行低下、學術道德不端等情況的懲罰措施較少,且實施難度大。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致使導師群體缺乏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外在動力。
三、突破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現(xiàn)實困境的路徑探析
(一)增強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認同感
對立德樹人職責的認同與否是決定導師能否落實相關工作要求的決定性因素。增強職責認同感能夠促使導師系統(tǒng)、規(guī)范、有效地對研究生進行培育。第一,開展面向導師群體的專題培訓。向導師解讀立德樹人相關政策文件,確保其對立德樹人職責有明確的認知。開設綜合素養(yǎng)類培訓,引導導師在個人提升中內化對“立德樹人”的認知,并將其轉化為自覺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內生動力。第二,實行導師預備制。在預備期中,新導師需跟隨有經(jīng)驗的導師進行學習,提前了解育人的全過程,在實踐中形成對立德樹人職責的認知,同時也是對前輩導師育人過程的監(jiān)督。第三,構建導師交流平臺,定期開展導師育人工作分享會,積極探討育人過程中的重難點,分享成功經(jīng)驗,提高研究生導師育人工作能力,將立德樹人職責深刻烙印在學習、工作、生活之中。
(二)提升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能力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不僅在于從學術科研方面給予學生指導,還在于通過自身言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影響和教育學生。一方面,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術素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導師要加強對本學科專業(yè)知識的鉆研,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儲備和科研實踐技能,有充足的能力對研究生的學術和科研進行指導。同時要高度重視學術道德和規(guī)范,并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杜絕學術不端行為。另一方面,要掌握育人技能與方法。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導師要把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同立德樹人的具體職責要求結合起來” [8]。通過自學或參加培訓,掌握德育的必要知識與技能,提升育人水平和能力。要善用契機進行立德樹人教育,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社會實踐等環(huán)節(jié)之中。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結合,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融通,實現(xiàn)育人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三)營造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育人氛圍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成效的發(fā)揮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配合程度。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導師和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到研究生培養(yǎng)的質量和水平?!熬S系良好的導學關系,關鍵在于形成合作共贏的師生交往共同體”,即構建一種以尊重、平等、關愛為基礎的“相互承認、教學相長、和諧互動”的導學關系。[9]在師生共同體的構建中,研究生導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導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而是平等交流的對話者,既包括學術、知識上的對話,也包括精神、道德上的對話。通過平等關系的構建,使研究生導師能夠積極重視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也能夠有效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配合研究生導師的立德樹人工作??梢酝ㄟ^開展“導學關系建設月”等活動,組織師生共同參與形式多樣的師生思想、學術科技和文化體育交流活動,以此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密切師生關系。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下,師生之間能夠敞開心扉,增進彼此間的信任和了解,從而使得導師能夠在潛移默化之間實現(xiàn)對研究生學識、品德和修養(yǎng)的浸潤,進而使立德樹人的具體要求得到落實。
(四)健全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長效機制
體制機制是決定立德樹人工作能否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兑庖姟分赋觯骸巴怀鲋贫冉ㄔO,形成落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長效機制” [1]?。面對新的形式和任務,增強導師立德樹人實效,必須在制度和機制上下功夫,內生性地推動立德樹人工作的落實。
第一,改進研究生導師遴選機制,嚴把入口關。在導師遴選時“將品德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育人意識、學術道德等納入考評范圍”,“對于師德師風有問題的導師,實行一票否決”。[10]通過規(guī)范遴選制度來提高研究生導師的準入門檻,在源頭上提升研究生導師的育人水平。
第二,規(guī)范研究生導師培訓機制,注重培訓關。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培訓,新上崗的研究生導師必須參加導師培訓,接受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教育,增強第一責任人、首要責任人的意識和觀念。定期舉辦崗位培訓,舉辦導師專題學習班、研討班、研究生教育專題報告會等,豐富研究生導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和技能。
第三,完善研究生導師考核機制,強調考核關。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進行細分,形成思想引導、學業(yè)指導、生活輔導、心理疏導和就業(yè)督導在內的“五位一體”指標體系。同時,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還應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體的考核辦法,形成導師自評、研究生和相關管理部門評價相結合的系統(tǒng)評價體系。為了保證研究生評價的可信度,可將畢業(yè)兩年內的研究生納入考核體系之中。
第四,健全研究生導師激勵機制,善用獎懲關。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考核結果作為其評獎評優(yōu)、職務職稱評定、津貼分配的重要依據(jù)。根據(jù)考核結果進行一定的獎懲,對考核優(yōu)秀的導師給予正向激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對在考核中存在問題的導師要嚴肅處理,調查核實后視情節(jié)輕重進行相應懲罰。對于在導師師德建設中不作為、對導師失范行為存在隱瞞推諉、監(jiān)管不力、處理不當?shù)那闆r要嚴肅追究主體責任和培養(yǎng)單位的責任。
第五,制定合力育人工作機制,構建協(xié)作關。建立立德樹人職責支持系統(tǒng),將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進行制度化規(guī)定,尤其是建立導師與輔導員之間的協(xié)作機制,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促進二者定期進行溝通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研究生培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
研究生導師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 不僅要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成為塑造研究生品格和品行的引路人。塑造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機制,要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思想價值引導放在第一位,通過“立德”來促進“樹人”;要在制度設計上下工夫,用一種更科學的視角去審視和評價導師立德樹人工作的價值和實效,引導研究生導師把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同立德樹人的工作職責相結合,主動和有效履行立德樹人職責;要在機制的構建上,注重加強激勵機制、監(jiān)督機制和保障機制建設,搭建培訓、研討和交流的組織與平臺,增強研究生導師的育人意識,提升研究生導師的育人能力,引導研究生導師切實肩負起培養(yǎng)國家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2018-01-18).
[2]教育部等七部門. 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教師[2019]10號)[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12/16/content_5461529.htm. (2019-11-15).
[3]畢誠.中國古代師道、師德和師風[J].中國德育,2010,5(04):18-21.
[4]習近平.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 2018-05-03(2).
[5]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印發(fā)《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教研[2018]5號)[EB/OL].(2018-08-08).
[6]楊守鴻,楊聰林,劉慶慶.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現(xiàn)實路徑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07): 26-30.
[7]劉志,韓雪嬌.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頸[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5): 13-17+64.
[8]修曉輝.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
[9]成敏敏.切實增強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認同感[J].中國高等教育,2018(24):45-47.
[10]胡守強,涂俊才,范金鳳,劉凡.發(fā)揮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長效機制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2):24-27+51.
The Dilemma and Path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Task 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u Chun-yan
(Graduate School,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With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es, the demand for high-level talents has increased in our country and society, this situation means that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thoughts 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the produc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ages. In this paper,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thoughts 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re divided into identity dilemma, ability dilemma, communication dilemma and system dilemma. And we are aimed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 above difficulties.
Keywords:Postgraduate Supervisor;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mor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