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華
摘 要:當下在新型肺炎疫情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對師生來說是新的主題,線上教學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體育運動不同于文化課的學習,居家鍛煉難免受限,但線上體育教學如期開展,使得課程資源、直播工具及上課形式等對教師與學生提出新的挑戰(zhàn),也使得體育學習融入移動學習進一步被普及與推廣。針對現(xiàn)行高校公共體育課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大學生體育學習的方式無疑是必要的、迫切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以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排球課為例,針對公共體育排球教學大綱分析了排球課技能與理論內(nèi)容學時、排球課外鍛煉考核評價存在的不足;排球教學課內(nèi)、課外學習脫節(jié)等問題;結合現(xiàn)行高校公共排球課教學現(xiàn)狀,探討移動學習應用于公共體育排球課的設計,并從排球理論與技能兩個部分舉例分析了融入移動學習的應用與注意事項。本研究符合當前疫情特殊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需求,也符合信息時代下高校體育教學實踐需求和教育教學發(fā)展趨勢,以期為深化高校體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并提供參考。
關鍵詞:移動學習;高校公共體育;排球教學;線上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20)10-0062-04
1 問題的提出
移動學習(M-learning)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移動學習是一種由學習者個人選擇的自主學習方式,以其靈活性、實效性、透明性、娛樂性、等特點受到學習者的青睞。移動學習被認為是未來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一族,是社會新技術、新思想、新潮流的前沿群體。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習時間與空間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而移動學習既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同時也豐富了教育資源,移動學習已成為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與推手。移動學習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發(fā)生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實現(xiàn)師生間的雙向交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移動學習正成為新時代大學生新的學習方式。
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是大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主要途徑。培養(yǎng)興趣、掌握技能、發(fā)展特長、終身鍛煉是新時期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1]。當前高校公共體育課開設年限、體育課課時分配、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課內(nèi)、課外體育鍛煉脫節(jié)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改善空間[2]。動商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高校體育,不同的年代特征》指出進入新時代學校體育部門加強黨的領導黨務與業(yè)務融合,全民健身、振興足球、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等滲透高校。而有關體育課與體育活動多次被寫入我國國家層面頒發(fā)的文件,強化強調(diào)學校體育課突出的重要性。2018年習近平在全國教育科學大會中強調(diào)各級各類學校要“開齊開足體育課”。高校學校體育教學如何進一步改革與發(fā)展適應國家整體教育發(fā)展潮流和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當下在新型肺炎疫情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對師生來說是新的主題。線上教學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體育運動不同于文化課的學習,居家鍛煉難免受限,但線上體育教學如期開展,使得課程資源、直播工具及上課形式等對教師與學生提出新的挑戰(zhàn),也使得體育學習融入移動學習進一步被普及與推廣。查閱文獻表明,“移動學習與體育”為主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移動學習在體育教學應用的理論研究,關于移動學習在單項體育技能教學中的研究少之又少。針對現(xiàn)行高校公共體育課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大學生體育學習的方式無疑是必要的、迫切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以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排球課為例,將移動學習應用于公共體育排球課程符合信息時代下教學實踐需求和教育教學發(fā)展趨勢。
2 移動學習平臺概述
移動學習是一種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自主學習方式。移動學習平臺就是給這樣一種方式提供載體[3]。移動學習平臺主要有短信、微信、各式App等。在中國知網(wǎng)檢索移動學習平臺為主題的研究較多,其中關于微信相關的移動學習論文有近上千多篇。微信是我國普遍使用的社交媒體平臺,微信使用用戶達到10億以上,所以微信學習成為容易掌握和使用的移動學習(M-learning)平臺之一。微信以簡單易用、互動分享、節(jié)約時間的應用優(yōu)勢,適用于在移動學習中開展。
新時代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計算機和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本研究順應了這一時代特征和要求,即學生通過網(wǎng)絡可以隨時參與體育學習。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使用,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微信平臺,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在微信群發(fā)送體育理論知識、體育動作視頻,可以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實現(xiàn)實時地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學習與交流。布置體育課作業(yè),如體育技能練習可以用視頻形式提交。這樣的學習方式不但重視學生體育學習的結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有效的監(jiān)督與指導,使得體育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也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傊?,移動學習平臺應以學習者為基礎,教學中的移動學習平臺是為學生服務的,應著重其實用性、持續(xù)性和普及性。
3 基于微信的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排球教學個案分析
3.1 公共體育排球課教學大綱的分析
作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運動是深受廣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排球課程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必修課與選修課程,以排球俱樂部形式實行學生自主選課選修學分。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排球課教學大綱對課程教學內(nèi)容要點及學時分配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排球課教學學時包括考試在內(nèi)共30學時,其中理論部分學時為2學時。課外活動的6學時為學生排球社團活動。這6學時的社團活動沒有具體活動計劃,也不占排球課考核分值,盡管排球社團活動列入排球課教學大綱,但學生是否真正參與排球課外學習未進行課程考核評價?;谖倚E徘蚪虒W時數(shù)少(每學期15周每周一次課為2學時)、排球理論課時不足;排球教學課內(nèi)、課外學習(社團活動)脫節(jié)等問題,本文嘗試將移動學習(M-learning)引入我校公共排球課教學,即將移動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排球學習效果與學習興趣,進一步實現(xiàn)排球教學課內(nèi)、外一體化,進一步完善排球課程建設。
3.2 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在公共體育排球教學的設計
高校公共體育排球課程是一門以排球基本理論和基本技、戰(zhàn)術為主要內(nèi)容,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一門素質與基礎學習領域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身體實踐練習中了解排球運動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排球運動基本技術,了解排球競賽規(guī)則并能參與教學比賽,提高學生排球技、戰(zhàn)術的實戰(zhàn)運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體素質的知識和方法。排球教學內(nèi)容包括理論與技能部分,所以移動學習內(nèi)容的選取也從理論與技能兩部分內(nèi)容進行學習。理論部分通過微信平臺與學生探討式教學為主。技能部分通過微信平臺學習微視視頻為主,著重是傳、墊、發(fā)球技術動作的觀摩學習。排球課程要求學生有足夠的活動量,學生學習排球技能的同時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布置學生課下活動的要求與鍛煉內(nèi)容,將身體素質列入課程成績評價,實現(xiàn)課內(nèi)、課外一體化教學。
3.3 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在公共體育排球教學的應用
移動學習在體育學習領域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4]。夏文龍[5]以羽毛球課的18周教學時數(shù)為研究周期,將羽毛球教學內(nèi)容應用移動學習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設計,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認為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羽毛球教學中應用實驗組的學生在技術動作、理論知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學生;認為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眾所周知,對于體育運動各個項目技能課的教學方法、方式和手段雖有相似之處,但各項目又有其獨特的項目特點。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移動學習的設計也會有差別。結合現(xiàn)行高校公共排球課教學現(xiàn)狀,探討移動學習應用于公共體育排球,以下從排球理論與技能兩個部分內(nèi)容舉例分析了融入移動學習的教學應用及注意事項。
3.3.1 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在公共體育排球教學理論部分的應用
依據(jù)公共體育排球課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學習的排球理論知識包括排球運動概述、健康基礎知識、排球技、戰(zhàn)術,競賽方法、裁判規(guī)則等,占2學時。目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排球理論知識都是融合在排球技能實踐教學中講授。顯然占用2學時講授與學習這些排球理論知識,不論在時間安排與還是學習效果上都尤為不足。除了排球課上理論講授與學習之外,課下的排球理論知識應用移動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學習方式。教師根據(jù)排球課程教學計劃進度安排與布置排球理論知識學習內(nèi)容。比如排球競賽規(guī)則,教師將排球競賽規(guī)則知識以設置問題列出,供學生自學查找答案,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組學習研究,這樣通過微信實現(xiàn)互學互評互比互查。移動學習將大學生日常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以擴充和豐富學生們的體育知識,將學生排球理論知識與技能學習相結合促進排球學習效果。
3.3.2 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在公共體育排球教學技能部分的應用
技能部分以傳球技術教學融入移動學習為例。傳球是排球運動的一項基礎技術。根據(jù)傳球的方向可非分正面?zhèn)髑?、背面?zhèn)髑?、側面?zhèn)髑?。正面雙手傳球是公共排球課教學中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術。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正面雙手傳球的重點與難點是移動學習應用時所重點設計的問題。
首先在課前,教師通過微信群布置學習內(nèi)容:上傳傳球圖片使學生初步建立傳球動作表象;上傳傳球視頻使學生建立正確完整的動作表象,明確動作節(jié)奏與用力順序。為了突出教材重難點、與課前導入主要教學內(nèi)容時,根據(jù)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正確的傳球技術,使學生課前學習與課中學習進行分析、體會正確的正面雙手上手傳球的技術動作,從而根本解決傳球技術動作手型的重點與難點。
體育技能學習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學習方式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人對運動技術原理的掌握是一個認知心理過程。認知是人們通過知覺、記憶、思維等方面獲取知識,認識事物,當這些知識和事物再次出現(xiàn)時仍能識別的心理過程。通常認為人的認知過程是大腦的活動過程。體育認知不僅是大腦的活動過程,而且是肢體肌肉的”記憶”過程,也稱為運動認知或肌肉記憶過程[6]。目前一周一次體育課教學,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剛剛掌握一些運動技術,經(jīng)過一周時間的間隔,技術動作忘記一些而又要花一些教學課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前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因此,課后的鞏固學習對于運動技能的掌握尤為重要,加深動作肌肉記憶,強化正確動作的形成,需要不斷反復練習技術動作,不斷地強化使這種正確排球動作,比如排球基本技術傳球手形,正確的排球手形成為技術定型、強化傳球動力定型,使學生正確獲得運動技能。學生除了一周一次體育課鍛煉外,還需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學生課上多學、課下勤練,以鞏固和強化運動技能學習。
此外,體育作業(yè)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來我們一直倡導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課要實現(xiàn)課內(nèi)、課外一體化,尤其針對當下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與高校體育課時少及時下大學生體育學習與體育鍛煉不足的實況,為此高校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特別是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大綱研制中著重強調(diào)體育作業(yè)的重要性及所占比重。學生公共體育排球教學中布置排球作業(yè)同樣借助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可以布置理論與技能作業(yè)。尤其是課后體育技能學習更為重要,將課堂教學技能延伸課下繼續(xù)學習與鞏固,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排球學習和排球掌握程度布置形式多樣的排球學習視頻,如讓學生復習傳球技術動作,可以讓學生以練習傳球動作視頻上交作業(yè)。這樣的學習方式既可以了解學生體育學習的結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有效的監(jiān)督與實時高效指導,這樣的學習方式更貼近學生生活,也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實現(xiàn)高校體育課內(nèi)課外一體化。
以上以傳球技術為例借助微信進行課前與課后的移動學習應用。體育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過實踐學習獲得,所以移動學習的設計不必貫穿整個體育教學過程,應根據(jù)體育項目技術特點來設計應用移動學習。此外,運動技能的學習有別于理論知識的學習,運動技能的形成是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并有其建立、形成、鞏固和發(fā)展的階段性變化與生理規(guī)律,相互聯(lián)系練習的泛化過程、分化過程、鞏固過程而達到動作自動化[7]。因此,移動學習的應用在運動技能形成的各個不同階段也應有所不同。
4 結論
當下在新型肺炎疫情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對師生來說是新的主題。體育運動不同于文化課的學習,居家鍛煉難免受限,但線上體育教學如期開展,使得課程資源、直播工具及上課形式等對教師與學生提出莫大挑戰(zhàn),也使得體育學習融入移動學習進一步被普及與推廣。除了疫情時期采取線上體育教學,線上體育比賽、抖音短視頻更加引發(fā)人們關注與參與體育活動。如疫情防控背景下將線下暫停的馬拉松比賽探索創(chuàng)新網(wǎng)絡賽事-線上跑馬拉松,即不聚集、不扎堆、不限制跑步完成時間,采取無接觸打卡上傳參與者跑步軌跡截圖作為參賽依據(jù)。這樣線上賽事在確保人們安全與健康情況下給人們提供運動健身平臺,這對大眾的線上體育移動學習是一次嶄新的嘗試與新模式的開發(fā)。
體育對我們健康的重要作用是眾所皆知的,其作用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本人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和思考如何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最大化受益。當前是《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的重要節(jié)點,我們研究高校公共體育排球教學融入移動學習,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體育學習的環(huán)境,將體育教學應有的作用受益于學生,潤物無聲地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體育素養(yǎng)、健康素養(yǎng),讓每位大學生健康成長,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謝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探索與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56(01):94-99.
〔2〕韓冰.終身體育視域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探討[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7.
〔3〕孫曉蕊.基于新媒體平臺的POA理論體系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7,30(04):110-113.
〔4〕毛毅鋼,趙培禹,等.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渤海大學學報,2012,33(02):97-98.
〔5〕夏文龍.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8.25-28.
〔6〕朱云.素質教育與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術科教學調(diào)查分析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
〔7〕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