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
【摘 ?要】好的作文要給人以美感,而美感來源于多個方面,那么如何讓作文寫出美感來呢?靚麗的題目給人以與眾不同的美;運用多種修辭方法,為文章增光添彩;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讓人的思想馳騁萬里,產生美不勝收之感;立意深遠,也讓人產生無限遐想,激發(fā)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文似看山不喜平”,這樣,更能陶冶情操,收獲很多。諸多方法的運用,都能使文章增加美感。
【關鍵詞】美感;文題;修辭;想象;聯想;立意
引言
文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藝術就需要給人以美感,好的作文要給人以美感,那么,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寫出美感來呢?作為語文老師需要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下面我根據自己平時作文教學中的點滴積累,談一談我的看法。
1.靚麗的題目給人以與眾不同的美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靚麗的作文題目本身就給人以美感。好的題目總是概括力很強,引人深思,并且非常形象生動。相對于命題作文而言,話題作文和給材料作文首先要求學生圍繞話題或讀懂材料擬一個恰當的題目。很多學生在此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如因為懶于思考直接用話題,或者缺乏創(chuàng)新,擬定的題目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這些都影響到文章的整體美感。
擬定題目的技巧在于,或者以題目揭示中心,或者以題目引人深思,或者借用修辭,或者巧用詩句,或者展開想象。例如,以“夢”和“夢想”為話題,下面的這些題目都令人耳目一新:《夢想旅行》《英雄夢想》(揭示中心),《夢想與現實有多遠》《夢之歌》(引人深思),《夢如花》、《張開夢想的翅膀》(借用修辭),《夢想與人生比翼雙飛》(巧用詩句),《化作細雨春風》《走進天堂》(展開聯想)??傊?,擬題的過程中要從小的切入點提煉大的內涵,不論運用何種技巧,要具備“新、巧、活、實、深”的特點,增強美感。
2.妙用修辭為文章增光添彩
作文教學中,各位老師都有同感,即學生的文章語言貧乏,缺少文采,干巴生硬,沒有活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平時的語文學習中,他們沒有掌握修辭手法的運用。
以《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讓這篇文章增色不少。作者發(fā)揮自己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細膩傳神地描繪紫藤蘿花。描寫花瀑,“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仿佛“在不停地生長”,以“瀑”為喻,從總體形象上贊美花繁花盛;寫花穗和花朵時,比喻和擬人交替使用,生動而形象地傳達出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征。另外,作者還運用通感、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表現出自己觀花賞花時心情趨于寧靜平和的細微感受,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讓人感到親切??矗《嗝赖奈恼掳?!但這種美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借助修辭格的神奇作用達到的。
常見的修辭格各有其特殊的表達作用。運用恰當的修辭格,增強表達效果,注意多種修辭格的綜合運用,為文章增添更多的文采。從而增加美感。
3.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讓人的思想馳騁萬里,產生美不勝收之感
拿破侖說“想象力支配著整個世界”。想象是思維不可缺少的手段,我們應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多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改寫、想象未來和未知的空間,思維馳騁的空間便會越來越廣。
3.1續(xù)寫
在學完小說《故鄉(xiāng)》之后,讓學生想像60年之后,宏兒與水生相見,在新時代兩位老人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學完《皇帝的新裝》之后,讓學生想象皇帝在游行大典結束后會怎么做?這些問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想象力,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3.2改寫
在教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課堂上我布置了口頭作文練習:如果菲力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的于勒是一位百萬富翁,故事又該如何發(fā)展呢?頃刻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爭相發(fā)言,語言的思維寶庫如開閘之水,傾瀉而出,在隨后的作文訓練中,學生們,更是能盡情發(fā)揮想像力,寫出好的文章。
3.3想像未來和未知空間
在這樣的作文訓練中,學生大膽想像,思維仿佛長了翅膀,敢于求異,寫出《2039年的我》、《森林選美大賽》、《假如地球會哭泣》、《走進小人國》、《聯合國打工記》、《克隆總統》、《外星人來地球》等文章,單從這些題目看,獨特而別具匠心,內容更是豐富多彩,使文章充滿美感。
但是,我們應該明確的是,想像之文貴在假中見真,空中見實。我們提倡有感而發(fā),張揚個性,放飛想像的翅膀,也應該寫真情,表實感,文從心出,文從生活而出。
4.立意深遠,也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古人寫文章強調的是“意在筆先”,動筆之前,先考慮寫什么內容,表現什么主題,這說明了主題對于寫文章的重要性,主題深遠,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意義,才能給人以美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立意深遠呢?
4.1參透文題
清初黃宗羲說過:“每一題必有庸人思路的共集之處纏繞筆端,剝去一層,方有至理名言,猶如玉在璞中,鑿開頑璞,方始見玉,不可以璞為玉也?!?就是要克服作文中存在的偏、亂、淺、俗等毛病,對人云亦云、落入俗套的立意說“不”,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用心去感受體驗生活,揭示出生活最的本質的特征、提煉出最有審美價值的思想和感情。拿到文題以后,要有慧眼一雙,直擊要害,點擊美點,才能下筆成文。如給學生布置作文練習《聽雨》一文,引導學生理解“聽”不重在結果,而在于“聽”的心境及想像,是美好的,還是憂傷的;雨中是生機盎然的,還是蕭索凄涼的;雨中的情如何,景怎樣......這一系列的引導讓學生撥開迷霧,見到“廬山真面目”,自然會有好作文浮現。
4.2角度新穎
文章立意要角度新穎,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逆向思維,從題目或材料的對立面入手,引出問題,另辟新意。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反其意用之,“順耳的忠言更有利于行”。第二,發(fā)散思維。在一般立意的基礎上加以擴展、延伸、多角度、多層面地廣泛深入挖掘,找到最佳的立意點。第三,避同求異,避熟求生,作文盡量不要寫那些人人皆知的材料,寫一些少為人之或不知的材料,自然會讓讀者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4.3真誠迂回
立意求真才能深,立意真指的是“說真話”,“抒真情”,給人真誠之感,不可“矯情”,所謂“情到真處才動人”。迂回,即回旋,使生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生活中的故事平鋪直敘當然會很平淡,但如果運用一些藝術手法進行構思,使其變得曲折,就會形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審美效果。比如寫“過生日”。同學們一般都是寫吃蛋糕、送小禮品、唱唱歌、搞一個生日party,這樣原始地再現生活,使作文變得興味索然。但如果我們作這樣的修改,就會生動得多:“我”是寄宿生,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孤獨地走在校園小徑上,想起媽媽給我過生日的情景,眼淚便簌簌地流了下來……回到宿舍,推開門,躍動的燭焰,熠熠生輝,全體舍友共祝我“生日快樂”,我流下幸福的眼淚。修改后,故事在特定的背景中發(fā)展,有波折,有起伏,自然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立意也自然顯得深遠。
特級教師李鎮(zhèn)西曾說:“寫作是人的心靈泉水的自然流淌。”作文的美感也源于心靈的美感??傊?,我們應教育學生善于發(fā)現“美點”,抒發(fā)“美感”。在恰當運用寫作技巧的同時又不唯技巧,才能寫出既具有新意,又具有美感的作品來。
參考文獻
[1]柳斌.《三談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
[2]賈玲.《作文的六項注意》2002年《西安晚報》六月
[3]程紅兵.《本質論:撥開迷霧 ?返璞歸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