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依青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登云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73)
小學是智力、品德、習慣培養(yǎng)最為重要的階段,在小學階段,接受優(yōu)質的德育教育能夠對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行為進行規(guī)范,也能夠保證小學生身心健康。因此,我校需要考慮如何在實際中對學生的道德情操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當前德育教育工作的模式比較陳舊,方式比較簡單。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小學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啟蒙的狀態(tài),身心發(fā)展都不成熟,對于世界的認知比較模糊。因此在對小學生人格進行素養(yǎng)的時期,德育教育至關重要。只有其道德觀正確,未來才能夠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對社會文化具有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義務,而德育教育就是在社會中進行學習,并且終身進行學習,在小學生認知不足時建立道德思想,會提升其道德素養(yǎng)。
2.1 對德育教育工作并不重視。我國體制教育的弊端一直沒有完全消除,應試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不能夠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在小學教育當中,學習成績是衡量學生優(yōu)劣的主要標準,對于德育教育并不重視。首先,我校和學生家長都注重考試成績,這就使得德育教育的工作被完全忽略。而我評價學生好壞的依據為學習成績的優(yōu)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會提升課業(yè)成績的強度,降低其他教育所占的比例[1]。而我校對于德育教育更多是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在小學教育當中,學習成績仍然是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更多為口頭形式。
2.2 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與實際不相符。德育教育的內容與實際脫節(jié)情況比較嚴重,很多德育例子都是以英雄先烈的故事來進行,然后得出最終的啟示。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雖然這些例子確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是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不相符合,不能夠實現真正的教育效果。在德育教學當中,大多教師都是根據課本的知識來進行,學生只對一些表面知識比較了解,并沒有在內心深處產生影響。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顯示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與家長溝通比較少。德育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家長同樣有責任和義務,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參與到其中。但是,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等原因,對于孩子的德育教育并不注重。少數家長認為他們將孩子送到學校,孩子的德育問題應該由教師來進行。同時,教師沒有與家長就學生的德育問題進行有效的溝通,家長也不能夠明確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3.1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當前階段我校要將德育工作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要樹立教書、服務育人,保證德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我是主導人,是進行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班級管理是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手段,需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德育工作滲透進來,通過課堂的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德育教育[2]。另外,我校還要通過組織德育活動,例如每周一升國旗,開展藝術節(jié)等,以此來對德育陣地進行穩(wěn)固,提升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3.2 提升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首先,我校要提升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緊抓學生的成績和德育教育,保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同時,我校要構建德育的文化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種良好的外部情況下提升對的與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其次,我應該提升對自身都要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規(guī)范我的行為舉止,為學生樹立德育的標準。小學生在學習的生活當中要有一定的學習標準,這樣才能夠提升德育在實際生活當中的理解。最后,家長要降低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和期望,更多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證教育觀念的正確。
3.3 德育教育內容和實際結合。課堂教學是德育工作當中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只是理論方面,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書面道理能夠輕易的掌握,但是更重要的是與實際相符合,因為這樣才更加直觀和立體,也更加具有說服力。例如,體育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持和團隊合作的精神,進而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雖然小學生對于道德培養(yǎng)的理解存在不足,仍然只是理解其表面的意思,但是這種影響是長久的,會表現在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我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系,讓學生主動進行實踐,讓學生能夠了解如何去做,還要能夠了解這樣做的原因。通過建立明確的目標導向,搭建多維結構的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有交流和表達的欲望,從而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去。
3.4 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學生的德育教育離不開家長,因此我要與家長合作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卡可以與學生家長就學生的語文題進行溝通,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的道德教育問題。我與家長的合作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成長過程當中遭遇的問題,及時的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糾正,避免學生形成負面思想。另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家長對其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時,家長要提升對小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家長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總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是長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小學思想道德素養(yǎng)教育是當前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份工作任務,這就需要對德育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和轉變。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會各個方面保持關注,能夠為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確保小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