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玲
(重慶市朝陽中學 重慶 400000)
比較閱讀是對照兩篇或者多篇文體相似、主題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通過比較尋找文章中的相同之處、挖掘各自的特點,獲取更加精細知識的方法。比較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在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擴充閱讀資源上很有效果,能夠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閱讀是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的過程,所以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分析,使其思維能力逐步提高。比較閱讀就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要想讓學生利用比較閱讀開展閱讀活動、提高閱讀能力,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而教育理念,結(jié)合每一個學生自身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閱讀欲望,從而進行有效地閱讀。如在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課文以后,學生對水滸傳這一名著有了初步的接觸,了解了作品背后的社會背景,對部分任務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再閱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和“武松醉打蔣門神”片段,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對這部名著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比較閱讀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表層次的閱讀到深層次的理解,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探討一下林沖的悲慘命運產(chǎn)生的因素有哪些?同學認為水滸傳里的真英雄是誰?理由是什么。課后為學生布置讀后感的任務,讓學生寫一個短篇來談談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整體認識和對作品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
高中語文閱讀形式有多種,如針對一篇文章的單篇閱讀,針對多篇相關文章的多篇閱讀,還有整篇閱讀。而我們所說的比較閱讀就歸屬于多篇閱讀,它與單篇閱讀相比更適合具有一定閱讀儲備的高中生。比較閱讀可以有效擴充學生的閱讀范圍,為學生深入探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比較閱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手段,它是來幫助我們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也是服務于我們教學活動的,所以比較閱讀的也要緊緊圍繞教材和課堂教學內(nèi)容來開展。教師在閱讀教學備課的時候,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對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情做得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再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確保比較閱讀教學能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如在學習《采薇》一文的時候,教學的目標就是學生要熟讀課文,掌握本文作者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并且通過學習掌握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章法特點。而在這些教學目標中,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師就可以從詩經(jīng)中摘選出《桃夭》、《鹿鳴》等詩歌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比較加深對詩歌手法的理解,從而了解文章的情感、體會主旨思想。
比較閱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分為外緣比較閱讀和內(nèi)在比較閱讀兩個環(huán)節(jié):
3.1 外緣閱讀:在閱讀文章之前對文章的產(chǎn)生背景、作者情況、作者生活背景進行了解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其實這些活動就是課文學習的準備活動,也是與文章進行對比的過程。如《蘆花蕩》和《扁豆》這兩篇文章,就產(chǎn)生于相同的時代背景,對這片兩篇文章比較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行橫向的比較和知識的獲取。
3.2 內(nèi)在比較閱讀。此種閱讀方法更加偏重于文章內(nèi)在本質(zhì)的比較,比如文章的風格、主題思想等。此種閱讀對學生的要求比較低,但是對于教師要求較高。要求教師能夠把閱讀內(nèi)容化難為簡,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內(nèi)在比閱讀方法是比較閱讀的重要方式,在師生的友好互動和積極配合下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對《歸園田居》和《過故人莊》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就屬于內(nèi)在比較。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教學方法不是十分成熟,在操作性上還有所欠缺,我認為做好比較閱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找準閱讀材料的比較點。教師引導學生對多篇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細致分析比較,找出多個相似點,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比較點的探索不僅僅是教師的任務,也要學生積極參與,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以發(fā)展。
(2)學生的探究開始沒有目標、雜亂無章,這就要求教師加以科學引導,讓學生的思維盡可能超比較點靠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學生間的交流討論、小組間的競爭等方式,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3)在學生討論、發(fā)言之后,教師要進行總結(jié),把學生閱讀有偏差的地方糾正,對于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給與肯定和鼓勵。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概括,使得學生頭腦中對閱讀素材有清晰的思路和準確的認識。
總之,比較閱讀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它有利于學生整體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學生準確全面理解閱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