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娥
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待建立。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是非觀念正在形成中,他們自制力不強,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襲。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導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小學德育大綱》明確指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礎?!蹦亲鳛橐幻W班主任,該如何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做學生的心靈導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德育品質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班主任在學生的眼里是可信任的代言人,生活上遇到困難找班主任,學習上遇到障礙找班主任,與同伴發(fā)生爭執(zhí)找班主任,班主任是孩子們的在學校最依賴、最可信的人。
有人說,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在教育過程中“以心為本”的教育。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常與行為品德有關。不從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們健康成長?!苯處熞环矫媸菍W生學習上的導師,另一方面也是學生精神的指引者。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向善。有的學生喜歡圖書角的圖書,喜歡到一聲不吭直接拿回家,這是不對的。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好的東西讓大家分享,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即使要借,也要主人的許可。小學生的自尊心要維護,所以遇到這類事情的時候,教師不宜在大眾面前指出其行為的不端,而應該私下個別談話,讓其認識到自己思想上的污點,及時改掉缺點,做光明磊落的好學生。
沒有孩子不犯錯誤,對于孩子們的缺點,教師教育時要分清場合,對于普遍上的認識錯誤,對大家都有借鑒意義的,可以合理采用集體教育的方式。對于個別現象,教師可以個別教育,找其個人談話,個別談話容易打開孩子的心扉,使其交心。教師只有從根本上解除孩子思想上的認識錯誤,使孩子引以為鑒,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作為班主任要本著關心孩子、熱愛孩子的心,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針對孩子的異常表現,進行調查研究,適當跟他們聊天談心,或者從其同伴身上了解孩子異常的原因,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引導。
班級是德育教育的最佳場所。每天的晨會,每周的思想品德課程,每月的主題班會和少先隊活動,都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良好機會。因此,打造良好的班級德育環(huán)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有責任有義務維護班級利益與班級形象。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小學生守則》,做有禮貌、講衛(wèi)生、守紀律、明是非的好兒童,不做損壞班級榮譽的事情。
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關注班級活動,對于班級的班級公約的制定,鼓勵學生發(fā)言。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提醒學生自覺遵守班級公約,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實現自我教育,逐漸由他律向自律過度。適時召開班會,討論班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生命只有一次,請珍惜生命”“四禮八儀,自覺遵守”“感恩教育,從我做起”“我愛我的祖國”等。各種各樣的主題班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促進學生思想認識上的提高,不做德育教育的逃兵。
教師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從思想上關注孩子的認識與發(fā)展,從行動上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對于校園欺凌堅決說不,對于臟話侮辱人的話,堅決禁止。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每天的網絡信息鋪天蓋地,有優(yōu)良的正面信息,也有許多負面信息。讓學生一點都不接觸網絡,這是不現實的。班主任要配合學校信息管理老師,建立綠色網站,將一些黃色信息、垃圾信息排除在學校網站之外。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發(fā)揮網絡的積極教育作用。比如通過網絡,加強自身的學習,閱讀網絡上優(yōu)秀的感人故事,了解國內外的新聞事件,組織學生對特別的新聞事件,進行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有的孩子有發(fā)明創(chuàng)新意識,在網絡上積極報名參賽,有的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自己上網查閱資料,幫助自己理解學習內容;有的學生積極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增長自己的見識;有的學生喜歡文史地理,在網絡上領略祖國的大好山河,升起熱愛祖國的情感。有的孩子積極為家鄉(xiāng)點贊,對勤勞的清潔工、認真勞作的工人等勞動者,送上祝福。教師在班級網站上,積極上傳孩子們充滿正能量的照片或者藝術作品,樹學校形象,為學校做良好宣傳。
總之,對于小學德育工作,班主任不僅要真誠的與孩子交心,做孩子的“知心人”,還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班級德育環(huán)境,讓孩子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同時,教師要發(fā)揮網絡媒體的作用,宣傳正能量,為班級的好人好事點贊,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孩子明事理,懂禮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讓孩子向社會要求的好兒童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