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針對初中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困境,基于詞塊理論,分析了詞塊在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并提出運用詞塊理論提升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1 Reading的教學為例,闡釋了該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詞塊理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詞塊理論
(一)詞塊的概念
根據(jù)頻數(shù)驅(qū)動的研究方法,Biber et al.(1999)提出了 “詞塊”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在一個語言或語域中最頻繁出現(xiàn)的詞語序列”。詞塊(lexical bundle)作為一種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詞語板塊,有著特定的結(jié)構(gòu)和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詞塊的概念不僅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單個詞的范圍,它的作用也遠遠超過了詞匯搭配,可以擴大到整個句子(如It is said that…,look forward to doing),甚至語篇(如Firstly,Secondly,Next,F(xiàn)inally)的領域。Micheal Lewis(1997)以大量實際使用語言的文獻資料為依據(jù),指出詞塊是語言使用的重點,因此也應成為語言教學的重點。
(二)詞塊教學的概念
詞塊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詞塊理論來指導教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語義、語法與語境有效融合為一體,從而幫助學生在語言情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詞塊,促進自身語用水平的提高。
二、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詞塊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英語詞塊本身便是語義和語用的結(jié)合。如果想要正確地理解語篇,掌握這些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就變得十分必要了。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由逐個單詞轉(zhuǎn)移到較長的詞塊。這樣不僅能改變學生逐字閱讀的不良習慣,同時還有利于提升他們理解語篇的速度。
(二)詞塊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把控能力
詞塊中有不少固定句式(sentence frames),在語篇中起到了語義邏輯符號的作用。如表達轉(zhuǎn)折的in fact,on the contrary,表達列舉的for example,such as,表達因果的so that,in order to,以及表達結(jié)果的as a result,in a word等。這些詞塊都是語篇中的“指路燈”,不僅可以降低理解文章的難度,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命脈。
(三)詞塊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體特征的掌握能力
詞塊中的語篇框架語(text frames)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宏觀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例如,first of all/next/last but not least/In this passage we will talk about,這些詞塊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出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觀點;once upon a time則是敘事文體中常用于引出話題的句型;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t is known to all that則是論述觀點的常用搭配。
對于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詞塊,掌握得越多,學生越能更好地掌握篇章的文體特征,從而在理解語篇時就能更快、更準確。加強對語言整理性認識的詞塊的講解和操練,將會有效提高學生對篇章文體特征的掌握能力。
三、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主要方式是記憶和套用。在自然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詞塊,詞塊的作用涉及聽說讀寫、語法和語篇等各方面,因此,筆者對詞塊在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是樂觀的,而且其應用的意義也是不容置疑的。
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是將詞塊教學法應用到閱讀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授單個詞的方法,把詞塊作為詞匯教學的最小單位,將詞塊學習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結(jié)合起來,把詞塊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
其次,教師應以詞塊為單位,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的詞塊意識;改變學生對單個詞匯的簡單認識,充分發(fā)揮詞塊在語義、語篇、語用等各個語言層次中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詞塊理論和激活擴散模型相結(jié)合,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詞匯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培養(yǎng)他們的詞塊意識,擴展詞匯量。例如,從“way”這一個詞可以激活出by the way,lose ones way,the way to,no way和 in a way等多個詞塊。
下面筆者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1 Reading Homes around the world 為例,從樹立詞塊意識、記憶詞塊和操練詞塊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的整體識記,增加他們的語言儲備,進而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一)樹立詞塊意識,為閱讀夯實基礎
詞匯作為英語閱讀的重要基礎,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詞塊意識,整體識記詞匯,為閱讀打好堅實基礎。
閱讀前(pre-reading),教師以“Whats in a flat/house”這一問題導入,擴散出bedroom,balcony,bathroom,kitchen,garden,living room,study等詞匯。從這些詞匯入手,進而提問:“What can you do in different rooms?”通過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想出have ones own bedroom,watch TV,chat with family members,drink tea/coffee,have meals,grow flowers,listen to music, do some reading,play games,sit on the balcony等詞塊。這些詞塊看似毫無關聯(lián),但在閱讀情境中卻可以分門歸類、整體識記,大大提升了閱讀的效率。
(二)記憶詞塊,對文本加深理解
若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簡單地理解單個詞的含義,沒有對信息進行整體分析、連詞成塊,他們在閱讀時便很難準確地理解作者所傳達的信息和想法。因此,教師應從識別詞塊、背誦詞塊及拓展詞塊這三方面增加信息輸入,為學生理解文本提供保障。
在略讀(skimming)和尋讀(scanning)之后,學生對文章的大意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生詞表畫出文中出現(xiàn)的詞塊,以此培養(yǎng)他們細心觀察、注重細節(jié)、準確識別詞塊的能力。學生劃出的詞塊有:live in a town/a flat/a large house,my favourite room is,my family and I,enjoy a cup of tea,in the centre of,shar….with…,in bed,have my own bedroom, look out at.隨后筆者要求學生背誦以上詞塊,并在此基礎上自己嘗試拓展詞塊,用這些詞塊來造句,描述他們自己的家。筆者通過用文中詞塊和拓展詞塊造句來檢測他們是否真正理解了詞塊在文本中的含義,是否在分析文本的過程學會了正確運用詞塊,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
(三)操練詞塊,讓文本語言內(nèi)化
詞塊的操練可以通過說和寫這兩種方式進行。同時,教師以聽寫的形式來檢測學生對所學詞塊的掌握情況,對于出錯較多的詞塊,可以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加強記憶。
在閱讀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閱讀后(post-reading)根據(jù)提供的詞塊對課文進行復述。例如,在本篇閱讀的第二課時教學中,筆者將學生整理的詞塊呈現(xiàn)在 PPT 上,要求學生分別介紹Neil,Anna和Stephen的家。讓學生用所給的詞塊復述課文,可以進一步加深他們對這些詞塊的理解,并逐步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素材,豐富語言儲備,最終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閱讀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詞塊作為語義、語法和語篇的結(jié)合體,不僅能夠提高詞匯的識記效率,更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夯實基礎。為此,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詞塊教學的重要性,將詞塊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從而真正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麗,李清婷.二語學習者學位論文引言中詞塊的結(jié)構(gòu)、功能以及語步特征[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4).
[2]張曉東.分層網(wǎng)絡模型與激活擴散模型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
[3].BIBER 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Harlow: Pearson Education,1999.
[4]LEWIS M.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WEIR C J.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Language Tests[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3.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