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霞 陳楊波
摘? ?要: 談心談話是輔導員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交流感情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輔導員要把握談心談話關鍵,增強育人效果。目標明確、準備充分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基礎。轉換角色、創(chuàng)新方法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關鍵。建立談心談話及預警制度、構建談心談話模式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保障。這些都有利于增強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談心談話? ?針對性? ?實效性
一、引言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談心談話工作是輔導員履行工作職責、完成工作內容、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的有效路徑和必備技能。開展切實有效的談心談話活動,有利于輔導員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工作,為學生答疑解惑,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本文以《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所列的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能力要求為標準,制訂了《山西大學商務學院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問卷調查表》,并在全院范圍內開展隨機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2400份,回收問卷2223份。希望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方法,進一步增強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出符合高校發(fā)展要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有關思品談心談話的研究側重于對某一方面或某一階段進行研究。部分學者側重于對談心談話進行分階段分類別研究,將大學生涯分為不同階段進行共性研究;部分側重于對談心談話的形式、內容、技巧、實施途徑及方法進行介紹;部分側重于工作理念等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與某一專業(yè)、某一領域相結合而構建的談心談話模式。如從心理學、職業(yè)規(guī)劃、語用學、網絡教育等方面對高校大學生談心談話進行研究,聚焦于大學生思想建設及心理引導,將談心談話的范圍縮小,未能將談心談話的高度上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層面等問題。
本文側重對學生重點關注的談心談話內容、談話技巧、方式、存在的困難、需改善的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發(fā)現目前談心談話中存在的問題有遇事才談、憑經驗談、工作滯后、制度不完善、互動及連續(xù)性欠佳等,希望通過分析,增強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開展路徑
(一)目標明確、準備充分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基礎。
1.要明確談話目標,掌握學生需求,做好人生導師。
在調研過程中,涉及輔導員談心談話的內容多達十余項,其中學生最關注的是個人前途與職業(yè)選擇、學習生活的變化、人際關系的沖突、性格行為反常等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了輔導員在談心談話工作中要著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學業(yè)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務管理等內容,而不應將談話拘泥于某一方面。要求輔導員注意引導、立足實際,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成長成才、長期發(fā)展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輔導。在調研過程中,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在談心談話方面的需要并未因年級不同而導致關注點發(fā)生轉移,此五項內容貫穿學生大學生活的始終。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正處于人格健全、完善的階段,急需輔導員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在談心談話過程中注意引領大學生發(fā)現自我、思考人生,明確個人發(fā)展方面,直面人生困惑,解決實際問題,激發(fā)個人前進的動力。
2.要做好談話準備,努力修煉技能,增強談話效果。
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談心談話以引導為主,促進學生成長。要使談話順利、效果顯著,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一,熟悉高校育人模式。高校教育目的不同,則培養(yǎng)方式會發(fā)生改變。以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為例,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在教育及談心過程中,就需要明確培養(yǎng)目標、方式及要求,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育人體系等做到心中有數,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輔導員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及紐帶,在談話中需要將這些內容貫穿全過程。如在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擇業(yè)觀、創(chuàng)業(yè)觀等,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二,增加自身知識儲備。
高校輔導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豐厚的知識儲備,了解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思想教育、法律等眾多學科知識,這是《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中輔導員應具備的職業(yè)知識。要做好談心談話工作,應對各類問題,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積累、完善知識,增加個人知識儲備,做到與學生有話聊、聊得來、聊得透,從而產生信任。在談話中,更多地捕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尋找談話切入點,避免出現身份差異、忽略場景選擇、缺乏溝通技巧等問題導致談話未能深入人心。在實際調研過程中,學生對談話效果及對個人幫助程度這一問題的關注度最高達到49.21%,開展深入的思想交流,能幫助解決學生工作、學習問題,平時注重個人積累。
三,了解學生基本情況。
在調研中,學生選擇接受且認為效果好的談話方式分別是一對一面談及微信、QQ聊天等,且學生主動與輔導員談話的比率僅占26.72%,因此在談話中,輔導員作為談話的主導者,需要全面了解談話對象,確定談話目標并選擇合適的地點方式。一方面,對談話對象的基本情況了然于心。在談話過程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建立良好的談話關系。如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生活、社團活動、興趣、專長等,使學生感到被重視,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另一方面,要明確談話目標。一次談話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分解清楚學生的問題所在,找準談話主題(心理、人際、職業(yè)、學業(yè)或生活等),明確引導方向(解決困惑、培養(yǎng)品德、健康人際等),預設談話效果(分析、接納、改善、提升、轉變)。
(二)轉換角色、創(chuàng)新方法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關鍵。
1.注重角色轉換,更新工作理念。
調研中發(fā)現,86.23%的學生傾向于輔導員以朋友的身份進行談話,其次是家長身份,最后才是管理者;影響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原因主要在于身份差別(70.13%)及年齡差距(44.71%)。由此可以看出,在談話過程中,傳統(tǒng)的說教、講話等不能適應學生的需要,需要在談話中樹立平等、尊重的工作理念,言傳與身教同重,道理與感情皆要談。尤其是現在的學生群體思想開放,求新求變,自我意識強,更需要輔導員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在談話時根據談話對象的個體特征調整談話方式,注重個人角色變化,關心學生的成長需求,解決學生思想、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學生感受到整個談話過程有知、有情、有意。
2.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掌握談話技巧。
談話中要有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以平等友好的心態(tài)讓學生接受,營造和諧的談話氛圍。調研中,45.88%的學生認為輔導員在談話過程中忽略場景的選擇,要在時間、地點及空間的選擇上注重學生的需求,可以根據談話主題,靈活選擇戶外、教室、宿舍,而不僅僅局限于辦公室,否則會令學生產生身份差異,不利于談話進行。此外,在談話中,將講道理融入故事中遠比單純說教更能起到作用,可以用身邊人、身邊事、所思所想回答學生的疑問,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當然,輔導員在談話中同樣要注重傾聽及適度原則,不得將個人思想強加于學生,而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層層剖析,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建立談心及預警制度、構建談話模式是做好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的保障。
1.建立談心談話制度,完善特殊學生預警檔案。
從學生管理層面而言,需要制訂相應的談心談話工作制度。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應按照學院規(guī)定至少每兩周進學生公寓一次。公寓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開展人際關系的重要區(qū)域,深入宿舍有助于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人際關系、精神狀態(tài)等,更好地了解學生。其次,應定期進教室了解學生上課情況、召開主題班會,在互動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最后,每學年輔導員應盡量與每位學生進行一次談話,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解決學生困惑,并給予恰當的引導。
當然,對于部分在學業(yè)、心理、行為等方面有異常表現且需重點關注的學生,除了做好相應的談心工作之外,還需要綜合研判,重點關注學生檔案并做好預警記錄,同時與學生本人、家長及時溝通,家校互助,共同干預,防范危險發(fā)生,助力學生成長,必要情況下可采取轉介、休學等措施。完善特殊學生預警檔案體現了過程管理和風險防控的觀念,改變了事后處理的被動模式,將工作超前化,體現了高校的育人功能。
2.構建系統(tǒng)的談心談話工作模式。
通過分析當前談心談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工作需求,提出“輔導員發(fā)現或提出問題——師生交流——學生反思——輔導員跟蹤評估”的談心談話工作模式。
一,輔導員需要在平時工作中主動發(fā)現或提出問題。針對學生統(tǒng)一關注的問題,輔導員進行一對多的共性談心談話。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需要輔導員、班干部及其他學生干部發(fā)現問題,輔導員引導學生提出困惑,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二,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師生交流。交流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多說,輔導員在傾聽時注意收集整理信息,幫助其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逐步解答,或者提出改善方案。
三,在談話結束后讓學生進行反思。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顧談話過程,填寫談話記錄個人收獲、問題等,以便輔導員根據學生所寫內容評估談話效果。
四,輔導員要在學生提交談話記錄后,做好總結反思,對談話對象的后續(xù)表現進行跟蹤反饋,確定談話目標是否實現或有所改善,根據學生表現確定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持續(xù)談話、聯(lián)系家長、報告上級或進行轉介等。
四、結語
在高校學生工作中,談心談話是輔導員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交流感情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只有將談話深入談心,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建立談心及預警制度、構建談話模式對于開展高校思政工作,解決現有問題十分重要。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實踐、探索,才能做好談心談話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瀟,張磊.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開展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22-26.
[2]劉旭婷,李明.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制度建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5):34-37.
[3]鄭均雷.提升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黑龍江教育,2018(5):55-59.
[4]張春偉.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研究與實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88-93.
[5]張寶平.探析西安石油大學美術類專業(yè)之學科特色[J].大舞臺,2012(05):33-39.
[6]單福順.美術類專業(y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以寶雞文理學院為例[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6):44-48.
基金項目: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科研計劃項目“增強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項目編號: 201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