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學校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20-12-18 17:10:07張震雷
      中小學校長 2020年12期
      關鍵詞:五中師生學校

      □張震雷

      辦學理念、學校精神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內(nèi)涵,是學校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能引領學校思維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的轉變,并賦予學校特有的個性魅力,成為學校群體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 “核動力”。筆者身為浙江省金華市第五中學校長,致力于在學校形成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的教育思想,充分挖掘隱性與顯性文化,并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從而把學校辦成文化的殿堂、精神的家園和人才的搖籃。

      一、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眾多的定義或闡釋中,筆者更認同當代作家梁曉聲用四句話對 “文化”的概括: 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筆者認為,學校文化是關于師生員工、校園空間和物體及其活動所承載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總和。學校文化的內(nèi)涵和范疇大于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只是學校文化構成的一部分。學校文化是組織文化的母文化,校園文化是組織文化的子文化。學校文化是觀念與物質、動態(tài)與靜態(tài)、隱性與顯性的結合;校園文化基本等同于物質文化,主要是物質的、靜態(tài)的、顯性的文化。

      學校文化建設的落腳點都是“人”。教育要回歸到 “育人” (而非一味地 “育分”) 的本源上來,循乎人的本性,順乎教育規(guī)律,幫助人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自主發(fā)展,引導人實現(xiàn)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tǒng)一,實現(xiàn)身、心、智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實現(xiàn)真、善、美的完整結合?!耙晕幕恕?和 “以文育人” 的過程和方法是 “化” 和 “育”,“化” 和“育” 的最高境界應是潛移默化?;倪^程,“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策略

      (一) 讓隱性文化彰顯出來

      辦學理念、學校精神、教育情懷等都是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層面的東西。作為校長,要努力讓這些隱性的文化彰顯出來,成為讓所有人具體可感,成為所有人思想和行動的指向。

      1.挖掘人文底蘊,提煉辦學理念

      金華五中創(chuàng)辦于1898 年,其前身是美籍華人李福麗創(chuàng)辦的 “作新” 學堂 (其寓意是 “今日新,明日新,日日新,作新民”) 和 “成美” 女學堂 (其寓意是 “成人之美”)?!白餍隆?“成美” 這兩個名字伴隨學校前后跨越了三個世紀120 多年歷史,這兩個名字早已融進了金華五中的血液,是金華五中的根。

      基于此,我們經(jīng)過反復醞釀,將 “作新成美” 確定為金華五中的新校訓,把金華五中的辦學理念提煉為 “作教育之新、成師生之美”。我們在學校教學樓的顯眼位置雕刻了校訓和辦學理念,學校的兩幢教學樓也因此分別命名為 “作新教學樓” 和 “成美教學樓”。“作教育之新” 就是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 “創(chuàng)新”,“成師生之美” 就是成就教師,成功學生,讓師生各美其美,最終達到美美與共。而今“作教育之新,成師生之美” 已成學校的辦學靈魂,在師生中耳熟能詳、深入人心。

      2.凝煉學校精神,指引發(fā)展方向

      我們在辦學理念深入人心的基礎上,2017 年底,著手凝練 “五中精神”,做到內(nèi)容上盡可能凸顯“百年名?!?的文化神韻,在詞語把握上盡可能洗去鉛華又不失厚重,最后提煉出了五中精神: “匠心傳承、日新日進的作新精神,啟智弘德、美美與共的成美精神,篤學尚行、止于至善的崇善精神”。第一句從學校層面立意,其內(nèi)涵為: 在 “師道永續(xù)、匠心傳承” 的基礎上 “日日新,日日進”,“作新” 精神其實是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但創(chuàng)新必須基于傳承,傳承五中一以貫之的 “精益求精” 的作風。第二句立足于教師層面,希望老師們以己之 “厚學啟智、修德樹人” 影響著自己的學生,以一種“兼容并包、雅量似?!?的態(tài)度浸染身邊的同事和家長,以一種“視如己出” 的大愛熏陶五中的學子。教育其實是一種 “成美” 的過程: 成師生之美——成功學生(“成人”),成就教師 (“達己”)。一二兩句充分尊重五中開山鼻祖辦學之初衷——作新成美。契合五中的前身——“作新” 學堂和“成美” 女學堂之要義。第三句著眼于學生層面。篤學即勤學。強調(diào)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做學問。尚行,強調(diào)要身體力行。“篤學尚行”就是王陽明先生的 “知行合一”?!爸褂谥辽啤?,強調(diào)通過不斷進取,達到至善 (最好) 的最高境界。從“篤學” 到 “尚行” 到 “止于至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篤學” 是基礎,“尚行” 是關鍵,“止于至善”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五中精神” 可以概括為三個詞語: 作新、成美、崇善。也可以凝練成三個字: 新、美、善?!拔逯芯瘛?廣受社會各界贊譽。我們在教學樓大廳的墻壁上雕刻了 “五中精神”,使之成為學校強大的 “教育場”,以此激勵一代又一代五中新人。

      3.講好 “學校故事”,激發(fā)愛校情懷

      “學校故事” 是鮮活的教育素材,是最為生動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學校文化表達。2018 年是金華五中建校120 周年,學校借此契機,開展了 “講好五中故事” 的活動。我們在報紙和新媒體平臺上分別開辟了 “百廿五中” 紀念專欄,以 “歷任校長談五中” “知名校友談五中” “五中師生談五中”“祖孫三代談五中” 等分欄目專門講述五中人的故事。這一文化創(chuàng)意激活了 “五中人” 滿滿的記憶,在校師生、曾經(jīng)在五中學習工作過的校友紛紛回憶、挖掘自己的親歷。從2018 年4 月始歷時半年有余,“五中人” 通過回憶文章、老照片、校史資料等多個角度講述了138 個五中好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美的發(fā)現(xiàn)、美的弘揚,每一個故事都是愛的點燃、愛的傳遞,每一個故事展示的都是 “五中人” 的風采和風華。這是一項喚醒五中情結、積淀五中文化、激發(fā)愛校情懷的聚力工程。這一活動在師生及校友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在社會各界產(chǎn)生極大的反響。

      (二) 讓顯性文化深植于心

      學校的隱性文化猶如一個人的內(nèi)涵,顯性文化則如一個人的顏值。所以,一所有內(nèi)涵、有底蘊的學校還要精心打造學校的顯性文化,即使一景一物的營造乃至一石之擺置、一花之鋪展都要追求意蘊悠遠,成為思想的傳遞、文化的表達。

      1.以標識引領

      學校形象標識是學校特色和精神文化的外在體現(xiàn)。前些年,我們通過挖掘學校的歷史積淀,以學校內(nèi)在精神和文化為基礎,探討學校形象標識與學校文化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構建了適合金華五中發(fā)展的形象標識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出體現(xiàn)學校精神和文化的各種應用標識。以校標為例: 金華五中校標采用學校標志性建筑 “福麗亭”(當年為紀念首任校長李福麗而建的紀念亭) 與 “五中” 篆書作為設計元素,將民族性、時代性等與現(xiàn)代設計緊密結合,使該標識既具五中特點,又讓人耳目一新。“五中” 篆書與亭子建筑線條有機結合,體現(xiàn)學校百年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體現(xiàn)了濃厚的家園文化。篆書 “五” 形同沙漏,象征五中學生惜時如金,與時間賽跑的學習勁頭,同時也體現(xiàn)了百年名校悠久的歷史淵源。篆書 “中” 形同坐著看書的學子,體現(xiàn)了五中學子渴求知識的強烈欲望。標識從學校文化中孕育而來,又通過標識管理對學校文化建設產(chǎn)生影響。如今,校標已成為五中對外宣傳的logo,是學校形象的宣傳 “大使”。學校的?;招F?、學生校服、信封便簽、資料袋、筆記本、備課聽課本等都體現(xiàn)這一五中文化印記。

      2.讓石頭 “說話”

      校園里端莊的石型,石頭上鐫刻經(jīng)典的文字,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石刻除了石頭本身的質地、形狀、韻味要與周圍的環(huán)境呼應外,還應體現(xiàn)自身學校的辦學歷史、教育理念、價值觀等。也只有如此,石頭 “說話” 才更接地氣、更具特色、更有教育意義,防止出現(xiàn) “千校一面,千篇一律” 的雷同局面,防止出現(xiàn)為了 “文化”而 “文化” 的尷尬現(xiàn)象。2018 年,適逢學校建校120 周年,我們從衢州常山購置了一塊 “狀如桂冠,重達28 噸” 的巨石擺放在校門內(nèi)右側的草坪上,我們把她命名為 “弘德石”,弘德石的正面 “百廿五中教師名錄” 八個大字熠熠生輝,120 年來708 位教師的名字按進校先后順序——鐫刻其上;弘德石的背面是筆者撰寫的銘文《百廿五中“弘德石” 落成記》,以漢隸字體篆刻。在 “弘德石” 一側,5 本銅版書錯落有致,采用雙面激光鐳射雕刻工藝,將120 年來3.3 萬余名金華五中學子登記在冊。翻開一張張銅版書頁,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躍然書上。弘德石、銅版書俯仰相應,暗喻師生和諧相依,教學相長。弘德石傳揚先賢懿德,銅版書銘記最美芳華。這一文化創(chuàng)意引來廣大校友和師生的如潮好評。弘德石、銅版書就像一臺時光機,將三個世紀、708 位教師、3.3 萬余名校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弘德石讓 “敬先賢、尊師長” 的校風得以發(fā)揚光大;銅版書讓校友找到家的感覺,萌發(fā)懷舊情愫,喚醒塵封記憶。

      3.讓校史傳情

      校史是一所學校發(fā)展軌跡的真實記錄,是歲月流變中的種種積淀,是不可忽視的精神財富,具有“留史、資學、育人” 的重要功能。金華五中歷時122 年,就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智慧老人。她雖幾易其址,幾更其名,但依舊風華歷歷。讓厚重的校史給學子傳達感情、講述故事,無疑對師生是一種精神洗禮。

      我們在校門口的花崗巖石墻上以簡明大事記的方式用漢隸字體鐫刻了 “歷史沿革” 圖,在進校的林蔭大道旁豎起9 根 “歷史沿革” 柱,讓社會各界及莘莘學子了解我們 “家的淵源”。我們在校大門左側花園里陳列了首任校長李福麗的漢白玉塑像,校大門右側花園則是當年為紀念先師而建造的校園標志性建筑 “福麗亭”。我們還一改以往 “校史館” 平常閉館、領導專家客人來校才開放的 “閉關” 做法,讓 “校史廳” 與教學樓一樓大廳相連,打開通道完全開放,把校史公之于眾,最大程度發(fā)揮其育人功能,讓校史館真正成為一個充盈著文化力的地方: 一是讓師生飯余課間徜徉其間,感受學校厚重文化;二是讓校友回校時尋找校園記憶,增強對母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讓校史廳真正成為對外宣傳交流的窗口,擴大學校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4.讓文化流動起來

      優(yōu)雅、美觀的校服既是培育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方式?;谶@樣的思考,我們把校服的選擇權交給了家長、交給了學生。先是請7 家教育系統(tǒng)中標的專業(yè)校服廠家來校洽談,就校服的質地、面料、五中的元素等要求告訴廠家。然后請他們根據(jù)學校要求進行個性化款式設計出夏款、春秋款、冬款、正裝4 個男女服裝序列。我們通過“展我風采,靚我五中,尋找最美校服” 的校服走秀活動,讓學生、家長、教師等代表組成的評委團根據(jù)款式、價格在每個廠家服裝秀完后當場亮分,最終選出大家最喜歡的校服。而今的金華五中校服,已成一道流動的文化符號,深受學生歡迎,廣受社會和家長好評。這種流動的文化符號我們還將其掛在老師的胸前,學校特地設計了體現(xiàn)五中歷史的精美徽章,讓老師時時將百年榮耀掛在胸前,藏在心中。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環(huán)境是一種無聲無痕的教育,師生時時浸潤期間,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所以,一所學校要力求賦予校園里的每一件事物以生命的氣息和活力,努力創(chuàng)設 “一草一木能說話、一磚一石可育人、讓每一面墻壁充滿文化、讓每一件事物陶冶心志” 的具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

      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支持系統(tǒng)

      要有效地實施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的教育思想,關鍵在教師。教師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只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 “文化人”,才有可能實現(xiàn)學校的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如果把學校比作 “文化殿堂”,那么 “教師就是行走的學校文化”。

      (一) 堅持立德為本,在正師德上揚正氣

      黨的十八大首次將 “立德樹人” 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師德為先。真正的教育應時時閃爍著德行的光輝,它與人的靈魂相通,因為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知的堆集”?;诖?,近幾年來,我們每學年舉辦 “師德大講堂” 系列論壇活動,一年一主題,讓教師們暢談感想、暢談感悟,進而達到互相啟迪、互相教育之目的,從而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二) 堅持業(yè)務為重,在強師能上增效益

      教師的整體業(yè)務水準是一所學校的文化力和生產(chǎn)力,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整體業(yè)務水平,學校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近幾年,我們在強師能上作了不懈努力:

      一是倡導教師讀書和反思。我們提出讀書是最好的備課、最長遠的備課;反思就是對自己熟悉的東西不斷陌生化。要求教師努力成為有學術底蘊的人,即: 理科教師要有人文素養(yǎng),文科教師要有科學背景,所有教師都要有哲學頭腦。二是變革教學方式,建構高效課堂。學校全力推進以教學目標的適度、教材的寬度、思維的效度、訓練的強度和評價的溫度為理念的“五度” 模式,積極打造溫暖高效課堂。通過 “教研活動日” 和 “教研活動周” 積極開展教研組賽課、青年教師曬課、骨干教師同課異構、名師示范課等互聽共研、集體評課活動。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積極探索 “五度+” 課堂新元素教學模式,激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互相學習、互動交流、勇于探索的集體教研氛圍,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在 “五度” 理念的基礎上我們又推出了以 “學生初探—教師導學—微課助學—生生賽學—師生分享” 為課堂特色的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三是樹立發(fā)展理念,打造 “五中黃埔”。我們在學校多年打造 “青藍工程” 的基礎上,啟動了青年教師三年培養(yǎng)計劃,組建了 “五中黃埔” ——青年教師研訓班。研訓不走形式,不走過場,有專門班主任、班長、組長、學號,專門的聽課筆記。采取 “五定” 班級授課制: 定向,成長目標定向,那就是成就一批名師。定人,40周歲以下的教師,不管以前獲過多高榮譽,都參加青年教師研修班研訓;定時,兩周一次研修,一次研修一小時;定點,青研班主要定點在學校錄播教室;定式,專家引領、團隊合作、成果展示、總結反思。三年三重點: 第一年重班主任研修,第二年重課堂教學研修,第三年重教科研研修。我們把這個項目以 “基于 ‘青研班’ 的青年教師校本成長路徑研究” 為題申報成了浙江省基礎教育重點規(guī)劃課題,目前已出中期成果,獲得省基礎教育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三) 堅持搭臺為徑,在強管理上尋突破

      上任之初,經(jīng)向區(qū)局主要領導申請,學校專門設立了 “學校發(fā)展研究中心” 作為學校的中層機構,聘請50 歲以上、威望高、對學校感情深厚的一線老師,作為校長室的參謀部、智囊團,充分激發(fā)老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熱情,參與學校的各項重大決策,讓學校走得更快、走得更穩(wěn)。擔任校長7年來,通過向組織推薦,已有11位中層或教師被提拔到局管干部,走向領導崗位 (或在本校任職,或到其他學校任職);通過中層崗位交流、副職提拔到正職、一線教師提拔到中層等方式重新組建了行政班子隊伍 (相應提拔了14位)。這些舉措較大地調(diào)動了教師隊伍的積極性。

      在學校人事管理上,筆者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華,提出了 “一線教師做墨家、學校中層做法家、副校級領導做儒家、校長做道家” 的管理思想?!澳摇?思想的兩大遺產(chǎn): 一是兼愛非攻,二是工匠精神。希望我們的教師做 “墨家”。教師要胸懷大愛,愛學生、愛家長、愛同事、愛領導、愛學校進而上升到愛社會愛祖國,要有包容心、忍讓心、同理心,設身處地為學生、為他人、為學校著想;教師要潛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在精準化教學、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胺摇?的精髓在于重法、重制度、重規(guī)則。所以我們希望學校中層做 “法家”。做規(guī)章制度的有力執(zhí)行者,不做 “好好先生”,不徇私情,要贏在執(zhí)行力上。副校級領導做 “儒家”。因為所處層級不同,中層在執(zhí)行過程中,一線教師可能會不理解甚至出現(xiàn)怨言,副校級領導要耐心做一線教師的思想工作,做教師民意的代言人,協(xié)調(diào)好上下關系,化解矛盾,凝聚團隊。校長做 “道家”,出思路,出思想,騰出更多時間抓大事,重學校頂層設計。

      四、總結

      學校文化建設對學校發(fā)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是凝聚人心。學校文化是一種 “教育場”,它不僅能陶冶師生的情操,規(guī)范師生的行為,而且能激發(fā)全校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二是導向引領。學校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學校文化蘊含著較深層的價值體系,它為師生提供了行為的參照,潛移默化地指導教師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行為引導到集體目標上來。三是榜樣激勵。校園中凸現(xiàn)出來的榜樣是這個特定的文化區(qū)間內(nèi)涌現(xiàn)出來的正面典型,它既是校園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又是學校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產(chǎn)生的 “共生效應” 和“魅力效應”,是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動力和源泉。正如一位教育專家說: “三流的學校校長治校,二流的學校制度管校,一流的學校文化立?!薄R虼?,從 “人管人” 到“制度約束人”,再到 “文化化育人”,是檢驗一所學校是否屬于真正意義上的 “品牌學校” 的重要標尺。

      猜你喜歡
      五中師生學校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
      Essay on My English Learning Standpoint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召開,綠色發(fā)展成為“十三五”時期主旋律
      綠色中國(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1
      麻辣師生
      奇妙學校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中國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東北王
      扣籃(2013年23期)2013-12-25 07:43:14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中國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
      阳泉市| 兴安盟| 兴文县| 易门县| 临湘市| 微博| 花垣县| 富蕴县| 兰西县| 芮城县| 湾仔区| 莱阳市| 南溪县| 枣阳市| 会东县| 大同县| 湖州市| 济源市| 万宁市| 稷山县| 永登县| 漾濞| 青海省| 镇宁| 喀喇| 鹿泉市| 响水县| 乌拉特中旗| 安化县| 佛冈县| 徐闻县| 焦作市| 青海省| 文水县| 沁源县| 郓城县| 常德市| 玛纳斯县| 龙里县| 万载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