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要】“三百千”作為中國古代流傳最廣的蒙學讀物,除了無可比擬的識字價值外,還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價值。結合傳統(tǒng)讀物“三百千”,打造“悅心·正行”課程,將會產(chǎn)生出綜合性價值,使學生在悅學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終成為內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悅心正行”的金洲少年。
【關鍵詞】悅心·正行;澤德;三百千;德育;經(jīng)典誦讀
圍繞“悅澤教育”的文化定位,金洲小學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程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悅心·正行”的金洲少年這一育人目標,其中就有“澤德課程”?!皾伞笔墙逃绞?,“德”是教育內容,“澤德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道德傳統(tǒ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或自我學習,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質。而“三百千”,作為古代中國流傳最廣的蒙學讀物,除了在識字教學中以其韻語識字的特點發(fā)揮著獨特作用外,在德育方面,因其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道德文化及豐富的知識文化,也成為“澤德課程”最為適用的拓展讀物之一。
一、在“澤德課程”中探索“三百千”的德育意義
“三百千”即我們所熟知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讀物分別編寫于南宋、北宋、南北朝,經(jīng)歷過多年的主流形態(tài)變革和教學改革,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產(chǎn)生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學校是德育的主陣地,而學科教學則是德育的主渠道。談德育,必定離不開智育。與傳統(tǒng)讀物“三百千”息息相關的學科,以語文尤為突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及延伸課堂中,加入“三百千”等經(jīng)典誦讀,使學生能在識字階段掌握這三本讀物,對識字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先認后寫,難度大大降低,學生不必長時間停留在認字階段,能更早且更順利地進入閱讀階段。
除了音律美、富有韻語識字優(yōu)勢,“三百千”作為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讀物,還展現(xiàn)了豐富的德育價值。除《百家姓》僅是將姓氏按照一定韻律規(guī)則進行編排,《三字經(jīng)》及《千字文》中都蘊藏有很多中國美的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古代,以“仁”和“禮”為核心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作為儒家所提出的五種道德標準,始終貫穿在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這五種道德標準,在今天社會仍然適用,是“澤德課程”中需要滲透的思想。
1.“仁”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思想便是以“仁”為核心。具有“仁德”的人,懷惻隱之心,行樂善之事,行事為人,寬裕溫柔。這些思想,在“三百千”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在這一句中,強調了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后天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那應該如何堅守人最初的這種善良的本性呢?方法在于堅持學習。只有通過學習,明事理、明人倫,才能不被陋習所影響,才能堅持住善良的本性。又如: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哥哥要對弟弟友愛,弟弟則要對哥哥恭敬。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這一思想對當前兒童多受寵溺、驕奢成性的現(xiàn)象有一定的勸誡作用。
2.“禮”
禮義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如孔子所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三百千”中,有許多的典故都在宣揚禮義的思想,如: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又如: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guī)。
這些都是宣揚知禮、明義思想的。在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觀中,禮義仍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對我們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以往,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往往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精力來將其滲透到日常課堂中,效率較為低下。但如果能在養(yǎng)成教育課程、規(guī)則教育課程等“澤德課程”中引入傳統(tǒng)讀物的多形式誦讀,讓兒童在音律美的陪伴下對這些知識進行消化,將會是學生更易接受的方法,進而達到“澤德課程”的目標——讓學生品行端正、守正出新。
二、在“澤德課程”中探索“三百千”的實施方法
開展“三百千”的學習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板塊進行,一個是在家里進行的親子共讀,另一個則是在學校進行的經(jīng)典誦讀。
親子共讀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共讀經(jīng)典,既能給孩子解惑,同時也增加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而孩子也能從共讀中體會到父母的愛,收獲閱讀的快樂。開展親子共讀需要與學校的誦讀相配合,盡量選取相同內容,保持相似進度,如在同一段時間內都學習《三字經(jīng)》第一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遵循學生的記憶特點,對學生的識記起到鞏固的作用,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注意親子共讀的反饋,如學了孝悌相關內容后,孩子在家是否有照顧爺爺奶奶、是否有幫父母做家務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等,通過這些舉動來反映在學習經(jīng)典中對品行的培養(yǎng)。
除了親子共讀,更重要的一個學習形式就是在學校進行的經(jīng)典誦讀。由于“三百千”的知識對小學生而言較為深奧,所以開展學習時不應要求學生進行深入理解,只需要大致掌握意思即可。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開展學習時可采取多種形式,如:朗讀、吟誦、背誦、故事復述、情景表演、借助教學資源看動畫片等等。
依托語文課堂開展“三百千”等經(jīng)典誦讀,是目前學習傳統(tǒng)讀物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普遍現(xiàn)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大多數(shù)學校僅將經(jīng)典誦讀作為知識識記的要求,沒有或較少強調在誦讀過程中的養(yǎng)成教育、規(guī)則教育?!皾傻抡n程”的重點是塑造正向的品格、得體的言行,所以在開展學習“三百千”時,教師應注意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避免使之淪為死記硬背的產(chǎn)物,如:
師:“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边@里的“弟”是“悌”,表示尊敬友愛的意思,是說這種尊敬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生:老師,為什么我要讓給哥哥,我比他小呢,媽媽說要尊老愛幼,應該是哥哥讓給我。
師:哥哥平時有沒有帶你一起玩游戲呀?爸爸媽媽很忙的時候,他是不是也會照顧你?
生:對!哥哥會把我最喜歡吃的雞腿讓給我。
師:是的,作為哥哥,他學到的道理是要照顧好弟弟妹妹,要友愛。作為弟弟妹妹,你們也要學會謙讓,對哥哥姐姐要恭敬,有好吃的好玩的讓給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不僅不會“私吞”,還會跟你一起分享呢,這樣你們一起玩就更加快樂了。
此外,由于“三百千”涉及知識面很廣,因此還能提高學生思想的深度,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看待事物的時候能進入更深更廣的維度。如:
生:老師,我不喜歡換乳牙,我的乳牙小小的,很可愛,換了牙變得大大的,太丑了!
師:人的一生是有規(guī)則的,什么時候會走路,什么時候會說話,什么時候要換牙,這些都是定好的。就像《千字文》里告訴我們的,“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太陽、月亮、星星,他們也有自己要遵守的自然規(guī)則,要是哪天太陽突然在晚上升起來,這個世界可就亂了套了。
生:那太可怕了!晚上有太陽的話,我可就睡不著覺了。
師:對呀,如果你不換牙的話,你的嘴巴也會“亂了套”。你看看老師的嘴巴是不是比你的大呀,嘴巴變大了牙齒就要跟著變大,如果牙齒還是小小的,就會變出很多很多的牙縫,你就沒辦法開開心心吃東西了。
生:那樣會更丑!原來換牙是在幫我呀!所以太陽公公只在白天出來,是因為他很遵守自然規(guī)則,我的牙齒也在遵守身體的規(guī)則,所以才會換成大大的牙齒。
師:對,真聰明!我們的身體會遵守規(guī)則,我們作為學生也要遵守學校的規(guī)則……
由于讀物的高深,所以教師開展學習時一定要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避免違反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背誦和理解,給學生增添學習負擔;也要避免要求過于簡單,對“三百千”精彩的篇幅沒有理解,失去一次良好的教育機會。
除了開展誦讀的形式的要多樣化,教師還要注意學習情況的反饋。以評價主體來分,由老師進行評價時,可以是讀得好時給一個鼓勵的眼神、充滿愛意地摸摸頭,或者獎勵一枚小印章、小貼紙;由學生來進行評價時,可以組織小型比賽或展示活動,如手抄報比賽、故事大王比賽,甚至可以穿上漢服來一場古色古香的表演。這些都會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只要選對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大幅提高。
此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營造一個書香校園,也有利于“澤德課程”的進行,如布置學習傳統(tǒng)的古韻長廊、學習禮儀的榜樣長廊,或將學生制作的“三百千”學習手抄報在長廊進行展示,以潤物細無聲之勢,將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
三、結語
百千年來,“三百千”在激流中前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雖然其中有糟粕存在,但更多的是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道德,這些向上的、積極的、充滿仁愛的思想,對于培養(yǎng)當代學生,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啟迪思想,有著重要的德育價值。學校在建設潤澤學生心靈、豐富學生內心生命世界的“悅心·正行”課程時,可以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規(guī)范傳統(tǒng)讀物的使用,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讓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美麗光輝潤澤每一個心靈。
參考文獻:
[1]丁西軍.中國古代蒙學教材“三百千”的德育元素[J].教育教學論壇,2010(30):168-169.
[2]張燕玲.“三百千”對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啟示[J].語文教育通訊,2009 (35):12-15.
[3]王雪梅.蒙學:啟蒙的課本[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4]邱季生.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之啟蒙經(jīng)典三百千[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
[5]劉朝暉.小學低年段開展啟蒙經(jīng)典教育的思考與建議——以探究南灣學校一二年級學生學習“三百千”為例[D].深圳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