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怡
摘 要:在當前幼兒教育中必須要貫徹游戲為幼兒基本活動的教育理念,在幼兒成長時期游戲是幼兒接觸事物、學習技能的主要方式,并且游戲的趣味性和多變性也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接觸社會、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的機會。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的實際教育活動中,必須要重視課程游戲化教學方案,結合教學內容,構建一些符合幼兒實際發(fā)展特點的游戲模式,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增強個人體驗與個人情感,以此來促進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教育;培養(yǎng)策略
幼兒教育會影響到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如果幼兒教師能夠在幼兒教育中對幼兒的成長進行良好的干涉,那么幼兒就會擁有更加明確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但在當前教育中,大部分幼兒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只會采用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自主實踐經驗。為了改善這一教學問題,教師就應當將課程游戲化教學理念融入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提高幼兒教育成果。
一、利用課程游戲化提高教學趣味性
在幼兒教育中,課程游戲化不僅僅是采用游戲活動來代替正常的教育教學,而是需要將教育教學內容融入幼兒的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提高個人生活技能和實踐經驗,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擁有趣味性,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融入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一定的音樂學習情境,再結合音樂小游戲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在龜兔賽跑的音樂節(jié)奏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幼兒講述龜兔賽跑這首樂曲所表現(xiàn)的故事情節(jié),隨后嘗試讓幼兒采用簡單的打擊樂器去利用古典節(jié)奏來扮演兔子或者烏龜,這樣幼兒就會在游戲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快的節(jié)奏代表兔子,而慢的節(jié)奏則代表烏龜,幼兒就會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樂器的使用方法和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內容,以此來更加積極地投入音樂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除此以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為幼兒帶來游戲化教學,如體育熱身活動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內容,但是傳統(tǒng)體育熱身操比較簡單,并且如果長期要求幼兒做同樣的體育熱身活動,反而會降低幼兒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將熱身操進行改編,以舞蹈或者角色演練的方式讓幼兒來展開充分的熱身運動,不僅能夠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充分地活動幼兒身心,防止幼兒在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風險問題。
二、利用課程游戲化促進幼兒個性化發(fā)展
因材施教是幼兒教育的核心理念,每一個幼兒的成長速度和思想認識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果幼兒教師能夠在幼兒教學中注重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那么會對幼兒未來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而游戲化教學則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玩的游戲內容,以此來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表現(xiàn)出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例如,在幼兒思想表達能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幼兒設置動物王國開大會的小游戲,讓幼兒自主去選擇自己喜歡模仿的動物,滿足了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并且要求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去模仿自己所選擇動物的神情和行為方式,讓幼兒通過個人對角色的理解來支配游戲角色,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思想表達能力,還能夠鍛煉幼兒的動作語言表達方式。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在游戲結束后安排每一名幼兒模仿動物動作來進行跳舞,舉辦一場隆重的動物舞會,幼兒會結合動物的實際特點去設計動作與語言,更加自主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使得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幼兒為了能夠扮演好這個動物,還會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觀察動物的行為習慣,也從側面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三、教師有機地融入游戲活動中
在傳統(tǒng)幼兒教育中,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往往比較微妙,幼兒雖然十分信任教師,但是由于教師是成年人,幼兒也對教師帶有一定的畏懼情緒,所以在傳統(tǒng)幼兒教育中幼兒與教師很難發(fā)生真正的情感交流,教師也就無法真實地了解到幼兒的情感變化,沒有辦法對幼兒展開針對性輔導。所以,在幼兒展開游戲活動時,教師也應當選擇一個角色融入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去,幼兒能夠與教師在游戲中展開充分的互動,使得幼兒逐漸放下對于教師的敬畏心理,為未來的幼兒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模擬市場買賣的游戲,讓幼兒分別去擔任市場中的買家和賣家,擔任買家的幼兒必須要向賣家討價還價,比一比哪一名幼兒可以用相同的錢去買到更多的物品。這樣不僅可以去模擬幼兒的日常生活情境,還能夠引導幼兒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展開自身嘗試與互助活動,以加強幼兒對人民幣的認知。教師可以去扮演其中一名顧客或者賣家,充分地在游戲活動中與幼兒展開互動交流,拉近師生關系,也能夠在游戲過程中對游戲的進展進行良好的監(jiān)督,從而保證游戲教育活動可以順利地展開。
游戲是貫穿于兒童學習和成長全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幼兒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將教學內容游戲化,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生活經驗,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幼兒健康全面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琴.課程游戲化,“玩”出幼兒精彩人生[J].江西教育,2016(15):95.
[2]王軍.立足課程游戲化建設 促進幼兒自主科學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6):79,81.
[3]范敏霞.幼兒課程游戲化的積極價值及實現(xiàn)路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5):21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