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南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重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jīng)]有很好地處理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討論之間的關系。主要針對當前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總結問題,探索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利用對分課堂模式,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進而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對分課堂;教學效率
對分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運用“課堂時間對半分”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充分交流和討論,以及師生的深度互動和交流,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前一半的時間由教師負責,講解重點知識,后一半的時間是學生分組討論以及師生有效互動。在這樣的教學課堂模式的引領下,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改變,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自身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梢姡瑢Ψ终n堂的教學模式是有很大的意義與價值,也將成為眾多教師采用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一。
一、教師精準引導要點
在對分課堂模式下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只有一半的教學時間,所以,教師不能再像之前的教學一樣全面細致地對學生講解數(shù)學知識。為了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以及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有效備課,選擇一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在課堂中進行教學和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對于那些簡單易懂的數(shù)學知識和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消化。
例如,在教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計劃了兩課時的教學時間,教師首先分析出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知曉四種確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條件。所以,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就為學生重點介紹了四種全等的條件,讓學生有效區(qū)分,同時也能夠了解到本節(jié)課程需要掌握的重點、難點知識。教師教學時間減半,學生就可以始終保持較高的注意力,這對學生掌握數(shù)學重點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講解的時間,精準引領教學要點,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從而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學生充分交流討論
在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的合作學習留有時間,在教師講解完重點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和交流。學生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數(shù)學教材以及教師的講解思考和總結數(shù)學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在分工合作和有效配合的過程中更加全面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教師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第二課時開展交流討論,為學生布置合作任務:(1)老師分別給出三角形的邊與角組合成的三個已知條件,讓學生畫三角形,然后在小組內將同一條件畫出的三角形進行比對,從而找到能夠畫出全等三角形的組合條件;(2)完成課本上每一個條件相對應的例題;(3)深入總結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以及幾何語句寫法等。然后,學生分組對這部分內容和問題進行討論,在課本以及學生的互相幫助下,學生充分地了解和認識了三角形全等需要滿足的條件,進而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印象。
三、師生深度互動升華
在學生討論和交流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和探究結果。在學生匯報之后,教師可以對探究成果進行總結,同時還可以通過有效提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效果,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深度互動,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提問下更深層次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實現(xiàn)學生的深度學習。
例如,學生在明確教師布置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合作任務之后,每一個小組分到一個例題,選出一個代表上臺為學生展示本小組的探究結果,并對例題進行講解。在學生講解和演示結束之后,教師可學生以直接與小組代表對話,指導解決學生的疑惑以及在講解過程中的不足等。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獲得了有效深入的交流,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思考和表達。在學生的講解和教師的補充之后,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
由此可見,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表現(xiàn)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帶動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從而實現(xiàn)師生的有效互動,提升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對分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擺脫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的角色也從主導者變成了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給予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和總結數(shù)學知識,進而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推動了數(shù)學課堂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孫抒文.“對分”實踐謀自由 差異教學得平等:對分課堂在初中數(shù)學的初體驗[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9(17):29-30,35.
[2]劉遠碧.對分課堂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7(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