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群體功能>主體關系功能>群體壓力功能。觀察學習法對提升高校學生控制力的影響"/>
肖坤瑤 廖晏笙 吳逸陽 常樂怡 張舒雅 廖致爛
摘 ?要:領導力培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朋輩教育作為新型教育模式,通過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提升高校學生領導力。該研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探究朋輩教育模式的功能(參照群體功能、主體關系功能、群體壓力功能、社會學習功能)對高校學生領導力(影響力、決斷力、前瞻力、感召力和控制力)的影響。研究表明,朋輩教育模式總體對高校學生領導力有顯著影響,其中社會學習功能>參照群體功能>主體關系功能>群體壓力功能。觀察學習法對提升高校學生控制力的影響最弱,觀察者的身份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難以把握和控制組織的發(fā)展方向和戰(zhàn)略實施過程。此外,朋輩教育可通過社會實踐培養(yǎng)模式和朋輩群體的人格魅力影響高校學生的領導力。
關鍵詞:朋輩教育 ?領導力 ?結構方程模型 ?高校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b)-0016-03
Abstract: Leadership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Peer education,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odel, improves the leade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ubtle and tacit teaching methods. This study u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unctions of peer education model (Referring Group Function, Subject Relationship Function, Group Pressure Function, and Social Learning Fun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leadership (Influence, Decisiveness, Foresight, Charisma and Control Forc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eer education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ade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mong them, Social Learning Function>Referring Group Function>Subject Relationship Function>Group Pressure Function. Observation learning method has the weakest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ntity of the observer puts students in a passive position.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peer education can influence the leade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ocial practice training model and the personality charm of peer groups.
Key Words: Peer education; Leadershi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College students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扎實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論述,我國高校重視高校學生能力培養(yǎng)。但當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和方式欠缺創(chuàng)新、理論講授未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的現(xiàn)象,高校領導力研究具有必要性與實用性[1]。
1 ?文獻綜述
“朋輩教育”,也稱為同伴教育、同輩輔導[2]。國外相關研究多運用于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小學學科教育[3]、高校輔導員選拔機制[4]等領域。國內研究起步較晚,主要從朋輩教育內涵、必要性和重要性,現(xiàn)狀和實施路徑等方面進行研究[5],集中于新生教育與入學適應[6]、思想政治教育[7]、高校學風建設[8]角度。研究顯示,朋輩教育逐漸成為高校思政、理工等學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國內外研究已確立較豐富的領導力理論體系,揭示領導力內涵與特質。中國科學院的提出領導力五力模型、戰(zhàn)略領導力模式[9]以及和諧領導力模式[10]較有代表性。
綜上所述,該研究著力探討高校朋輩教育活動形式及作用范圍對學生領導力培養(yǎng)的影響,通過對高校學生在校園朋輩教育中的行為指標測量,在朋輩互助和群體壓力模式下,提出激發(fā)學生領導力的建議。
2 ?研究設計
該研究采用SEM模型探究朋輩教育模式對于領導力的相關關系。朋輩教育模式功能為自變量,分為5個維度:參照群體功能、主體關系功能、群體壓力功能、社會學習功能、社會學習功能又分為觀察學習法和協(xié)作學習法、因變量為領導力五力模型,分別為影響力、決斷力、前瞻力、感召力、控制力。具體見圖1。
根據(jù)前文的文獻綜述和質性調查分析(篇幅所限,未詳細闡述),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參照群體功能對影響力(H1)/決斷力(H2)/前瞻力(H3)/感召力(H4)/控制力(H5)培育具有正相關影響。
主體關系功能對影響力(H6)/決斷力(H7)/前瞻力(H8)/感召力(H9)/控制力(H10)培育具有正相關影響。
群體壓力功能對影響力(H11)/決斷力(H12)/前瞻力(H13)/感召力(H14)/控制力(H15)培育具有正相關影響。
社會學習功能對影響力(H16)/決斷力(H17)/前瞻力(H18)/感召力(H19)/控制力(H20)培育具有正相關影響。
3 ?問卷
參考相關文獻中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并適當修改,量表統(tǒng)一使用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
朋輩教育維度具體設問。(1)參照群體功能。樹立良好榜樣、修正約束行為。(2)主體關系功能。選擇合適的朋輩、實現(xiàn)自我教育。(3)群體壓力功能。壓力感知、朋輩壓力影響。(4)社會學習功能中,觀察學習法。啟發(fā)性思考、觀察朋輩學習知識技能。(5)協(xié)作學習法。小組合作積極性、小組能有效學習反饋。
領導力維度具體設問:(1)影響力。善于號召組織、決策獲得普遍認同。(2)決斷力。樹立明確目標、果斷提交成果。(3)前瞻力。善于制定長遠計劃、制定階段性目標。(4)感召力。自信、超越常人的大智慧。(5)控制力。成員接受我的價值觀、能合理調動成員。
4 ?數(shù)據(jù)分析
該研究共收回廣州市高校學生有效問卷377份。問卷總體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為0.956,信度很好;各潛變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值均超過0.7,信度可接受。問卷總體的KMO值為0.957,Barlett's球體檢驗的卡方值為9715.139,表明適合做因子分析。
通過AMOS軟件驗證分析模型,采用ML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模型擬合指數(shù)。計算每條路徑的非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和顯著性以了解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SEM 參數(shù)估計結果見圖2。
模型的CMIN/DF為3.818,可以接受;GFI、AGFI、NFI、PNFI、CFI的值分別為0.717、0.672、0.757、0.690、0.808,均達到可接受標準。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路徑系數(shù)估計的C.R.的絕對值大于1.96,稱為顯著。P值也反映各路徑系數(shù)的顯著性水平,模型中各路徑系數(shù)的P值均小于0.01,具有較高的顯著性水平。
結果顯示:(1)參照群體功能、主體關系功能、群體壓力功能、社會學習功能均對影響力、決斷力、前瞻力、感召力和控制力5種領導能力有顯著的正相關影響。(2)在社會學習功能影響高校學生領導力的路徑中,觀察學習法對影響力、決斷力、前瞻力和感召力有顯著的正相關影響,對控制力的正相關影響不顯著。
5 ?研究結論
朋輩教育模式總體功能對高校學生領導力顯著影響,學生可通過互相觀察、協(xié)作學習、取長補短,培養(yǎng)領導行為模式。但觀察學習法對提高控制力的影響較弱,高校學生雖觀察學習與培養(yǎng)全局意識,但無法轉化為實際的控制手段。
同時,朋輩教育可通過社會實踐模式鍛煉高校學生領導力。社團工作相較于朋輩教育其他途徑,對學生領導力的影響及培養(yǎng)效果更為直接顯著。
此外,朋輩群體的人格魅力影響高校學生領導力。朋輩群體的人格魅力具體表現(xiàn)為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工作的規(guī)劃安排能力以及大局意識。
參考文獻
[1] 周丹.“雙創(chuàng)”背景下高校學生領導力培養(yǎng)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9.
[2] 劉海春.朋輩教育:高校通識教育的新路徑[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33(6):65-68.
[3] Sung Hyeon Cheon,Johnmarshall Reeve,Nikos Ntoumanis.An intervention to help teachers establish a prosocial peer clim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19(64):101223.
[4] 張真真.朋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運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
[5] 賀杏妹.高職院校朋輩教育在新生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6):108-109.
[6] 何娟.朋輩教育理念下民辦高校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實踐探索[J].管理觀察,2019(18):127-128.
[7] 王鶴,唐圣華,劉青,等.朋輩教育在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的應用研究——以防災科技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9(20):135,158-159.
[8] 中國科學院領導力課題組,霍國慶,苗建明.戰(zhàn)略領導力模式研究[J].領導科學,2009(4):4-7.
[9] 中國科學院領導力課題組,苗建明,霍國慶,等.和諧領導力模式研究——兼論領導力五力模型的應.用.[J].領導科學,2008(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