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玉
摘 要:生物是一門直觀性極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基礎且關鍵的學科。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效率十分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有些是伴隨著老師教學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整理、歸類、規(guī)劃、使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獨立思考,提高其處理問題的能力與效率,提高生物課的效率。根據(jù)現(xiàn)階段初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認為提高生物課的效率是現(xiàn)如今教育改革過程中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教學效率
在學習生物課程時,學生經(jīng)常會進行實驗,但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存在著實驗方式不正確、缺少相關知識基礎以及心理因素影響等問題,所以他們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會產(chǎn)生一些思維障礙,不會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合理應用的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生物課程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從而使得生物課的效率有所降低。本篇文章根據(jù)初中生物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有效地提高生物課效率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究,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建議。
一、初中生物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學生參與度低
許多老師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引導下,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課堂教學設計不合理,沒有形成一定的問題情景,讓許多學生開始養(yǎng)成死記硬背、盲目記憶的學習習慣。許多學生由于死記硬背、盲目記憶,不能很好地理解相關的生物理論與知識,不能很好地適應初中生物的學習,以至于不能取得好的成績,必然會引發(fā)一定的思維障礙,從而降低生物課的效率與品質。
2.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
現(xiàn)如今,有一部分初中生物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不關注課題教學與學生具體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盡管學生可以對所提出的問題合理地解答,但依然不能有效地推動學生將具體實際與課堂知識合理結合,使得學生的應用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得不到最大化的培養(yǎng),降低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此外,教師在課堂上一般就是講一些理論化的知識,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邊做筆記,這種模式是以老師為中心,十分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動性,同時還降低了其學習效率。
3.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科學全面
評價反饋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的監(jiān)督與完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但現(xiàn)階段許多老師只是注重傳授知識,并不關注評價與反饋工作,不關注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有部分教師在進行評價工作時,只看重實驗結果,完全忽視學生的態(tài)度、操作以及合作水平等,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非常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惰性。
二、改善初中生物課教學的策略分析
1.采用更加開放的教學模式
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水平與能力的差異,需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與完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工作,豐富教學活動的種類以及形式,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其自主地找出主要的問題,確立研究對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生物課教學的品質以及效率。最后再依據(jù)教學活動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總結,讓問題由抽象變化為具體,不斷提高其學習的能力。需要明確的是,開放式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資源、目標、時間、空間的開放。
2.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的興趣
生物實驗有制作性、觀察性的實驗。對于生物實驗來說,學生必須要提高自身對待實驗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投身于生物實驗中。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要改變以往單純演示的教學方法,必須要把學生當作主體合理地進行引導,由演示性轉變?yōu)橹谱餍浴1热?,在“種子的萌發(fā)”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自己種小麥、玉米等,觀察植株的生長變化過程。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實驗的樂趣,培養(yǎng)其自主能動性。
3.重視課外活動
學校應該積極組織,合理地使用學?,F(xiàn)有的工作人員、場地、基礎設施以及內(nèi)外資源,開展一些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承擔一定的學生課外管理以及教育的責任。在課外活動的時段里舉行各種豐富的活動,比如說進行豐富多彩的生物實驗、舉辦生物知識競賽、安排生物展覽,推動學生全面化發(fā)展,滿足其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愉快地成長進步。讓學生在課外的生物學習活動中不斷獲得合作的喜悅,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不斷推進生物課效率與品質的提升。
4.完善評價與反饋機制
學習評價與反饋工作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的監(jiān)督與完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也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且基礎的環(huán)節(jié)。評價需要結合一些特定的理論知識,關注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推動學生在特別的情境中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關注其在具體的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從而得到一定的教學評價。生物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多循環(huán)多反饋的方式,老師講解完一個問題之后,立刻就此問題開展一定的練習與反饋活動,形成循環(huán)。這樣一來,課堂上就可以形成很多次循環(huán)與反饋,從而推動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診斷與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生物課堂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生物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關注初中生特別是部分學困生的情境式體驗以及自主能動性的培養(yǎng),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不能忽視課外活動與生物實踐,提高其課堂學習的參與度,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升生物課的效率與品質,推動學生全面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賀卉.智慧環(huán)境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A].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二卷)[C],2017: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