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群
【摘 要】在個性化閱讀中,鼓勵學生多元化理解文本,重視學生的個性閱讀體驗,滲透閱讀方法指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閱讀;引領路徑
在學生的成長中,閱讀是增進學生認知體驗,促進學生個性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不同學生具有差異性。教師要珍視學生的個性理解,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從閱讀中張揚個性,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一、以興趣引領,讓個性閱讀自然發(fā)生
沒有興趣的閱讀是被動的、低效的。怎樣讓閱讀變得更有趣味?小學生年齡小,在引導學生參與閱讀時,要突出故事啟發(fā),生動講解,示范誦讀,話題討論,生活演繹等手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學習《燕子》時,該文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小學生從小就聽過關于燕子的歌謠、故事,我們在閱讀導入前,播放《小燕子》歌曲,營造濃郁、溫馨、快樂的讀書氛圍;接著,詢問學生關于燕子的歌謠、故事,有誰能夠為大家講一講,增進師生互動交流;最后,圍繞課文閱讀,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關于燕子特點的字詞句段,總結一下燕子有何特點?如小燕子形象很可愛,猶如童話中的精靈;小燕子會抓蚊子、蒼蠅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對于學生不同的理解,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肯定,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對文本的深度理解。多媒體的運用,活躍了課堂,也激活了學生閱讀思維。通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燕子的理解,增強了學生閱讀自主性。
二、契合學生個性認知,引發(fā)閱讀體驗
每個人,因生活、環(huán)境、經歷、性格的差異,在閱讀中所表現(xiàn)出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個性化閱讀引領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認知,積極拓展多樣式的閱讀活動,促進學生個性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閱讀活動的開展,要契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閱讀認知,做好科學規(guī)劃與引領,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良好體驗。閱讀是知識積累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參與閱讀,情境的營造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小蝦》時,該文是記錄作者童年故事的回憶,在閱讀前,我們詢問學生,有關童年的趣事,哪些還記憶猶新,請同學們說出來。對童年趣事的回憶,讓學生感到異常興奮。每個學生,對童年所發(fā)生的有趣故事,都有種特殊的情結。由此,我們再展開課文閱讀,從中來了解作者的童年故事。學生的閱讀熱情得到激活,自然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接著,我們以同桌為伴,讓學生以自己的話來講述課文內容,看誰的講述更有趣、更精彩。同學們在相互講述中,體驗到文本的童年樂趣,提高了閱讀成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問題,契合了學生的生活認知需要,特別是從學生回憶童年趣事入手,抓住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同時,在對課文閱讀后,給予學生講述課文的機會,讓學生從言語表達中,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呈現(xiàn)出來,相互在交流中內化閱讀思維,提升言語表達能力,積累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多樣式的開展個性閱讀活動,深化閱讀感染力
在閱讀中,影響學生閱讀成效的因素很多,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個性體驗,指導學生從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中,增強閱讀針對性。課堂閱讀活動的設計,要依托文本,順應學情,借助于閱讀指導與評價,帶領學生體會文本的魅力。如引入分角色朗讀活動,展開文本課堂表演活動,組織學生話題辯論活動,銜接讀寫結合訓練等。這些閱讀活動的展開,為增強學生的個性理解創(chuàng)造條件。在學習《花鐘》時,該文在教學任務上,除了關注生字、生詞的學習外,我們還著力引領學生對課文進行多樣化閱讀。初讀課文后,提出問題:文中寫了哪些花?這些花都有哪些時鐘功能?對照自己的生活經歷,有沒有種過花卉?有沒有觀察、記錄過花卉的成長?借助于設問,讓學生再次閱讀文本,對照問題,提高學生閱讀針對性。接著,結合文本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對花卉知識的交流,讓學生以分組方式,介紹自己熟悉的花卉,了解哪些花卉知識等。分組討論,促進了學生知識的互融互學,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中,更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每個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所思考的方向,對文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各抒己見、交流互賞中,讓課堂閱讀“百花齊放”。
四、立足學生閱讀思維,拓展個性化閱讀空間
結合課堂閱讀教學,鼓勵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閱讀思維的養(yǎng)成,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感悟,引領學生從閱讀中表達思維。如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從閱讀后造句、寫話、對話交流中,激發(fā)對文本的理解;中高年級可以融入仿寫、擴寫、續(xù)寫等活動,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拓展表達。讀寫結合,以文本閱讀為載體,倡導學生抒寫閱讀感受,豐富學生的閱讀認知,也從閱讀中展現(xiàn)個性化閱讀思維。如在學習《我們奇妙的世界》時,對于該文閱讀后,我們設置讀寫任務:聯(lián)系生活,寫一寫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與體驗,有哪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和規(guī)律。抓住某一現(xiàn)象,進行寫作,提出自己的個性化想法和見解。立足閱讀,延伸寫作,給予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讓學生從閱讀中激活想象,促進讀寫融合。在實踐中,學生從閱讀中積累了知識,又從寫作中完成了言語輸出。教師的激勵,要強調對學生個性的激活,要讓學生從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總之,個性化閱讀,要求同存異,要激活學生自主閱讀,從個性感知中去發(fā)展閱讀品質。
【參考文獻】
[1]鄭志芳.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 2018 (31)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北區(q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