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淋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勢必會閱讀大量的文章,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文章理解不到位、缺乏語言積累等,這也是導致許多學生無法在情感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一定要重視詞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視角出發(fā),簡要分析了詞語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幾點詞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詞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詞語雖然是構(gòu)成文章的最基本單位,但是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章的學習中,都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語,從而有效地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改善整體的學習效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不斷反思與總結(jié)中適時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策略,為學生詞語學習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小學語文低段詞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有限,尤其是小學低段,而且詞義的變化具有復雜性,在學生沒有掌握詞語含義的情況下,很容易在閱讀中產(chǎn)生困惑,無法真正理解閱讀文本。而通過開展詞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以及詞匯的不同含義,擴充學生詞匯儲備庫,幫助學生獨立完成閱讀理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學生的語言寫作能力
大量實踐教學證明,很多小學生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其中詞語貧乏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撰寫日記與作文的過程中,常常存在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等問題,即便是有新穎的寫作思路,如果表達不準確,最終呈現(xiàn)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通過詞語教學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對詞語進行閱讀、書寫與運用,在日記與作文寫作中正確地運用學到的詞語,有助于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詞語教學的策略
(一)充分結(jié)合具體語境,揣摩體會詞語含義
在小學低段語文詞語教學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在具體的語境中來講解某個詞語,充分結(jié)合語句的意思,引導學生體會某個詞語的含義與作用,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到文本語言中,還能對詞語背后隱藏的情感與意義進行揣摩。
例如,在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文時,文章采取的是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的方式,講述了發(fā)通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在最后一個自然段中,運用了這樣一句話:“這一次,大家都聽懂了?!逼渲谐霈F(xiàn)的“都”字在字典中解釋為“全部”。那這個“都”字都包含了哪些內(nèi)容呢?單純從字面意思是無法理解的,這就可以帶領學生從整篇文章入手,對“都”字進行理解。此前,按照老虎發(fā)出的“命令”,狗熊利用大喇叭來召集大家開會,但是發(fā)布的多次通知都被提醒存在著問題,有的通知中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有的通知沒有說明明確的地點。由此可見,“都”字總共包含了兩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狗熊通過多次發(fā)布、修改通知內(nèi)容,掌握了發(fā)通知的注意事項,獲得了成就感;另一方面,蘊含著通知的要素,即清楚地說明開會的地點與時間,動物王國的成員們?nèi)慷伎梢月犆靼滓?。在此之前,學生接觸過“都”這個字,在這里閱讀理解時就容易產(chǎn)生片面理解,進而錯失了從常見詞語入手來思考琢磨其中意蘊的機會。因此,教師要多多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境中揣摩詞語的意思。
(二)在結(jié)構(gòu)上尋找相似,拓展教學內(nèi)容
在小學低段年級中,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的詞語在結(jié)構(gòu)層面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诖?,教師在開展詞語教學時,可以將詞語結(jié)構(gòu)作為出發(fā)點,積極進行延伸與拓展,由一個詞語引出一系列詞語,一方面拓展學生詞語儲備庫,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字形相似卻意思不一樣的詞語,鼓勵學生主動辨別分析,以防誤解詞語意思。
以《端午粽》這一文章為例,需要學生準確認讀的生字包括“米、總、粽、端”等。通常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都會進行延伸,但如果只是通過詞組的方式進行延伸,如“米飯、總共、粽子、端午節(jié)”等,讓學生準確讀寫,亦或者是引導學生對詞語造句,這樣做還遠遠不夠。除此之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從詞語結(jié)構(gòu)入手進行進一步延伸,如“端午節(jié)”與“端午粽”,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這兩個詞語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都屬于“時間+名詞”的結(jié)構(gòu)。教師可以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從時間的角度出發(fā),對詞語進行仔細的揣摩,如中秋的月餅被稱為什么(中秋月餅)?還能從名詞角度出發(fā),如端午節(jié)的水被稱為什么(端午水)?這樣不僅創(chuàng)新了教學思路,還能實現(xiàn)對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三)采取交際訓練法,在表達運用中掌握詞語
學習詞語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能夠準確認讀、理解與書寫,而是應該落到對詞語的合理運用上。換言之,詞語教學是語言文字運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否正確地運用詞語,是衡量學生是否有效掌握住詞語的重要標準。因此,在實際的詞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的語用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說與寫的語言實踐中,讓學生深刻感受詞語的含義,充分發(fā)揮出詞語的表達作用。
例如,在教學《一分鐘》這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后悔”這一詞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元元后悔的原因?!痹诩ち业挠懻撝?,學生們抓住元元的著急與內(nèi)疚之情,深刻感受元元走進教室時的不好意思與后悔。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元元的故事進行續(xù)編,再與“多睡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情境做比較,加深對“后悔”這一詞語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并談談自己今后打算怎樣做。通過實際訓練法,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詞語的機會,有助于增強對詞語的掌握。
結(jié)語
綜合而言,在小學低段年級,語文教師要重視詞語教學,可以從結(jié)合具體語境、解析詞語結(jié)構(gòu)、加強運用詞語的訓練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的含義,為學生閱讀理解等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晨.利用文本語境激活詞語教學——小學語文“語境式”詞語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9):262-263.
[2]趙艷香.新時期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