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香
摘要:目的: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常見的治療方法,需要加強管理才能夠提高透析質量,本研究對透析前應用慢性腎臟病護理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2020年10-2021年10月為研究實施階段,該過程也是明確研究對象和開展研究的主要階段,樣本均是從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中選取,并依據研究要求明確100例患者進行分析,為了保證研究開展的順利將患者分到兩組,并保證樣本量相同,其中50名接受常規(guī)護理得分到參照組,另外50名除了接受常規(guī)護理外,還實施透析前慢性腎臟病護理管理分到研究組。統(tǒng)計效果并比較。結果:患者的康復情況比較,研究組的康復效果明顯高于參照組,同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參照組較高,上述數據差異比較明顯(P<0.05)。結論:針對血液透析的慢性腎病患者采用透析前相應的護理管理,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和推廣性。
關鍵詞:慢性腎臟病;透析前護理管理;影響
引言
為了提高透析效果,本研究提出在患者接受透析前進行相應管理方法,其中選取部分患者接受透析前管理,另一部分接受常規(guī)護理,進行對比并結合結果進行報告內容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均來源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選取科室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進行分析。本研究共設立兩個研究小組,分別是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分別使用常規(guī)護理、透析前慢性腎臟病護理管理,以單雙數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配到上述小組,各獲得50例患者。23歲為最小年齡值,77歲為最大年齡值,年齡平均50.29歲;資料之間的統(tǒng)計學意義相比,表現(xiàn)為(P>0.05),可見有明顯的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慢性腎臟病患者接受透析前應用常規(guī)護理及管理,并由護理人員在透析期間對患者展開相關知識的教育,合理地控制透析容量,不能夠對各個管路進行護理,結合醫(yī)囑為患者提供藥物,并指導飲食方案。
研究組慢性腎臟病患者接受透析前應用針對性地管理方法,操作過程按照以下步驟實施:(1)相關知識宣教。在患者接受透析前,要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透析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合理的規(guī)劃課程,核心課程不少于8節(jié),明確各個課程的主要內容,首先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將慢性腎臟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并指導患者如何預防腎功能的持續(xù)減弱,課程中還要讓患者指導腎臟代替治療的方法,并告知患者合理地進行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合理的規(guī)劃患者的飲食,將化驗檢查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并讓患者充分了解隨訪時的注意事項,最終讓患者學會如何自我管理,熟悉康復方法。上述課程內容要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講解,每次講解一個小時三十分鐘,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對患者的督促,使其能夠順利完成核心課程培訓。(2)指導技巧。組建專業(yè)的技巧指導全隊,由營養(yǎng)師和專業(yè)護士組成,在此期間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由營養(yǎng)師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及飲食偏好,制定飲食方案,囑咐患者減少蛋白食物的攝入或使用低蛋白食物,并對患者攝入蛋白的量以及鹽攝入量進行計算,指導患者適當運動,同時嚴密的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和血壓指標。(3)評價與鼓勵。為了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在透析前護理人員可不定期組織患者參與集體活動,在此期間鼓勵患者將自己總結的經驗進行分享,同時組織患者積極討論,最后對各個管理效果給予客觀地評價。進一步鼓勵患者加強自我管理,提高面對疾病的信心,并積極配合臨床各項工作。護理人員收集相關資料,并制作成冊,發(fā)放到患者手中,以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潛移默化地提高患者的配合意識。
1.3觀察指標
(1)患者接受管理后對其康復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將康復情況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1級(無法自理生活)、2級(僅僅能自理生活)、3級(能夠自理生活且可參加部分社會活動)、4級(能夠自己生活且正常工作)。(2)統(tǒng)計兩組廳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記錄發(fā)生例數合理的計算發(fā)生率,進行組間差異的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資料的表示方式通過兩種方法表現(xiàn),一種為計數資料應用百分比(%)標識,另一種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識,不同的表達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t檢驗計量數據,X2檢驗計數數據。比較差異過大時說明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此時采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2組康復效果比較
康復效果比較研究組有優(yōu)勢明顯見表1。
2.2不同方法管理后比較2組患者并發(fā)癥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當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社會老齡化現(xiàn)象較為嚴重,導致人們各類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且隨著擠公交形式的變化,醫(yī)療費用也不斷提高,這給患者帶來了雙重壓力,即經濟壓力和生理壓力,這也成為社會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據相關研究及分析得知,在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科學的管理,能夠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緩解病情發(fā)展。本研究提出透析前的護理管理概念,同提高護理人員的理念,并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其認知水平,并加強各項指標的監(jiān)測,避免患者的安全受到威脅。研究期間對研究組使用透析前管理,結果顯示患者的康復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應該慢性腎臟病護理管理手段,提高其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康復效果,值得優(yōu)化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盧艷. 透析前慢性腎臟病管理對于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65):94-95.
[2]陳月琴,管學妹,張琴,王顏,劉祥英,吳偉莉,潘姝. 透析前集束化護理管理對慢性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 徐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39(06):466-469.
[3]陳輝. 透析前慢性腎臟病管理對于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0,31(10):125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