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章膽
摘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學習內容,教師應該著重培養(yǎng)基礎,為此就應該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教學綜合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只是在語文科目中體現,對理解其他科目的題目也有影響,教師若是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應該采取有效的手段——群文閱讀教學。基于此,對巧用群文閱讀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4-
引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有效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理解水平,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但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語文教師仍然固守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小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空間,使小學生并未真正參與到閱讀中,導致閱讀教學質量無法獲得有效提升。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通常只是在黑板上以板書的形式來講解知識,用此種形式教學只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教師所講述的知識也都只停留在教材上。在現在這個科技發(fā)達的時代,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聲有色地向學生闡述所講述的內容更方便學生理解,在多媒體上搜索各種知識也便于拓寬學生眼界,增加學生知識。課前,教師可以依據本節(jié)課內容提出疑問,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知識,學生提前了解知識可以在課堂教學時更方便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例如,教師可把《黃河魂》《神秘的羅布泊》《藏羚羊過馬路》等有關“西部的風光”主題的教案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西部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動物、建筑等。上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黃河的氣勢磅礴、羅布泊的神秘消失或是藏羚羊過馬路時的畫面,讓學生產生敬畏生命之情感。教師通過播放這些畫面,讓沒有去過西部地區(qū)的學生了解西部,讓學生看到從不同角度描繪的西部的自然風光和動人的民族風情,以及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當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愛的段落或是句子,并與同學分享喜歡西部的理由,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在朗讀中去感悟和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二、有方向地組織評價,讓群文提升學生素養(yǎng)
閱讀評價是群文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獲得的肯定、表揚和鼓勵越多,閱讀的積極性就越高,閱讀效果就越好。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有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的評價,讓他們通過群文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大多以語文教師的評價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群文閱讀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因而,群文閱讀效果的評價應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鼓勵學生不斷發(fā)現自己在閱讀方法、閱讀速度、閱讀感受等方面的進步,查找自己在閱讀中的缺點和不足,以便及時改進,使他們可以對群文閱讀產生持久的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開始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讓學生相互交流閱讀方法和技巧、互相分享閱讀感受,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在群文閱讀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評價也必不可少,教師在評價方法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對學生閱讀中的點滴進步加以表揚,帶給小學生閱讀的新思路。評價內容要因人而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評價中獲取閱讀的自信,實現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強化方法技巧指導,提升閱讀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強化對小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指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群文閱讀中,很多教師為了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閱讀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其自主閱讀,但閱讀效果卻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群文閱讀不是讓小學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閱讀,從閱讀中積累經驗。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提問來指導小學生群文閱讀,圍繞議題從不同的角度設置難度適宜的問題,讓小學生通過對閱讀文本的比較、概括和歸納,總結出自己的答案,使小學生學會知識的有效篩選和整合。語文教師還要對小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科學指導,讓小學生學會帶著問題閱讀、學會找文章的題眼和關鍵語句、學會高效快速的提取信息,使學生掌握精讀、泛讀、跳讀等閱讀技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語文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個性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全面看問題的能力。只有小學生自己會發(fā)現問題,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語文教師還要指導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群文閱讀,教師把群文閱讀的信息內容集中在一張思維導圖上,使碎片化的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方便小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激發(fā)小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起著助推作用,能幫助學生快速提高閱讀水平,掌握豐富的語文技巧,提高概括能力和運用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閱讀面,調動學生語文閱讀的熱情,讓課堂彌漫群文閱讀的魅力。還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展開形式多樣的交流和討論,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戴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天地,2020(36):53-54.
[2]馬惠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學園,2020,13(36):53-54.
[3]王艷.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A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