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昱
摘要:“減負”一直是近段時間一直提倡的話題。「減負」并不是沒有負擔,而是排除沒有效果的負擔。「減負」并非不布置作業(yè),而是停止枯燥、重復的作業(yè)以及學生的機械化訓練。同時也要請廣大教師注意,減負的同時也要做到增效,增加課堂教學效率,增加作業(yè)完成效率。
目前,中學生物教師和學生普遍反映,生物作業(yè)過于枯燥、嚴格,沒有新的思路。的確,教授生物學這個課程已經很多年了。筆者也認為,生物學學科缺乏科學性,缺乏變化性,比較機械。也就是缺乏調查,比較被動。對此現象進行調查,發(fā)現并分析原因,總結出優(yōu)化中學生物操作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作業(yè);優(yōu)化布置
一、有關家庭作業(yè)的問題
任務分配是指導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不僅能整合知識、開發(fā)智力、得到指導效果的反饋,還能靈活解決問題,是檢驗學生運用知識的最好方法;能促進學生利用社團,拓展思維空間,建立知識網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注重團隊合作,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教育教學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與此同時,它還能使教師自我檢查,檢查自身的教育教學缺陷。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業(yè)反饋可以清楚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便于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不過,在現階段,初中生物科目被作為一般科目進行教學,部分學校的指導不受重視,在現階段,很多學校包括家長過分重視語數外科目的培養(yǎng),忽略了其他科目的練習,初中入學考試內容沒有記錄是主要原因。生物教學的作業(yè)就更少了,我想考試全是自己做的考卷、枯燥的背誦,學生不太需要掌握,其他科目也要花很多時間,因此學生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生物科目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以及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對知識的渴望。所以,我想以作業(yè)為起點,改變這種對于學生來說無聊的現狀,通過有效的作業(yè),有趣的作業(yè)來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習的有效性。
二、指定目標部署
工作安排應與教材、教學大綱緊密結合,要求得當。教科書知識是中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考試前準備是讓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轉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這是一個綜合的雙重基礎。研究對象質量低、不縮水、不主動提問變化和創(chuàng)新、生物特征相結合,兼顧各層次學生作業(yè)的優(yōu)化分配,同時可以設置分層作業(yè)來體現。
三、作業(yè)布置的具體策略
(1)課堂預習,注重興趣培養(yǎng)和習慣形成的教育
優(yōu)質教育的內容之一,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積極地成長,使其能主動學習。學習者的認知結構是指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而在頭腦中形成的結構,是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內因和基礎。
教學內容應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認識,主動地獲得教學內容,而非刺激與反應的被動聯系。其次,情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興趣。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實現快樂學習。課前準備有多種形式,可以在新課前、課后進行,但不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還要準備學習前的總結,制定學生學習目標。同學們能看到與新教內容相似、生氣勃勃的生動材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它做成書本的背面,或自己設計的“DIY”、最后是能對家庭、學校等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觀察和調查。
(2)課內作業(yè)、實驗、探究式
最終,生物學還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學習不能脫離了實驗,學生能夠從實驗中觀察到許多生動有趣的現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枯燥的記憶內容,在實驗的基礎上也能提高學生對于圣物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老師們要仔細準備課程。初中年級的學生不適合自己做研究,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課堂目標要達到限定的時間,只有明確了主題,才能達到。在作業(yè)設計思路上,要注意內容、問題情境、設計創(chuàng)新、結論不確定性、時間靈活性。工作方式可以是書面測試或者練習。例如:米、蛋、花生等其它食物的主要原料,具有“形態(tài)”,可提供實驗設備,提供操作和安全提示,利用米粒大小,蛋殼,烹調結束后發(fā)現花生的營養(yǎng)來自營養(yǎng)素,從而幫助引導學生完成3餐的日食和減肥的修正方法,幫助學生減少體重,保持身材。
(3)用于雙基綜合和實際探索的作業(yè)
課外作業(yè)要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和練習,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客觀差異,使之能在不同層次上發(fā)展和完善,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各自“新發(fā)展領域”取得成功。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并不斷成長。從而使更多的學生順利地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性格。
一部分作業(yè)需要復習,為了提高解題的速度和傳遞未來知識的能力,需要機械的模仿和重復練習,以整合課堂中的知識和技能。這類任務不顯眼,很無聊。老師設計需要更新。依據生物特征,通過比較、列舉、圖表等深化知識,實現系統(tǒng)記憶。
而美國教育家諾瓦克的“概念映射技術”則能有效地避免知識的缺失。舉例來說,生物繁殖與無性生殖、昆蟲、兩棲類、鳥類的繁殖與發(fā)展等,學生可運用想象力制作各種對比圖表,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會整理知識,這一過程也是知識整合與記憶的過程。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成功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需要不斷地探索與研究才能取得成功。
(4)分層次布置作業(yè)
1.A層:必做題
以基本知識為主,一般難度較小,作業(yè)形似有一定的模仿性,其主要目的在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使大部分學生基本會做。
2.B層:選做題
這一層次的題目是上一層次的升級,體現了知識間的關聯,使學生熟練掌握題目。
3.C層:挑戰(zhàn)題
該層次具有一定的難度,題目類型較為靈活,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達到將知識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主題現狀建議
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就是說,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作業(yè)要有梯度和跨度,以適合所有學生。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比如,可以適當放寬調查、匯報等實驗形式,減輕思想矛盾。做作業(yè)要做到無疑問,不應增加學生負擔。教師在學生的作業(yè)結束后,必須對每項作業(yè)細心修改,提問,并給予合理評價,學生應該多與同學交流意見。作業(yè)布置在類型和細節(jié)設計上有許多變化,這里僅僅提供一些見解。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作業(yè),都要重視練習實際情況,從學生的根本出發(fā),這本身也是一種藝術。
結語: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穎而充滿活力的課外作業(yè),撐起了中學生物學教育的新天空,高效有趣的作業(yè)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讓生物學習成為一個生動的過程,作業(yè)也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興趣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業(yè)指導委員會.浙江省初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3]薛金星.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法[J].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
[4]李高峰.初中生物教學如何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1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