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嚴 李燕暉
摘要:我國是九年義務教育制,但很多學校的小學和初中是分開管理的,小學作文向初中作文的銜接表面上看是從習作到寫作的簡單過渡,但是實際上因涉及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教學標準和考察模式的變化,小初作文的銜接教學并不是自然的簡單過渡,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不同教學手段可能就會出現(xiàn)銜接差異,導致銜接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zhì)量。本文先分析了我國小初作文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對銜接教學的思維能力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小初作文? 銜接教學? 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在我國的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占領著語文的“半壁江山”。受到學制因素的影響,雖然作文教學的老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可以向學生傳授最專業(yè)的作文寫作知識,但因為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小初作文的教學銜接上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小初教育教學的有效過渡,因此,如何對小初作文教學銜接進行優(yōu)化,是現(xiàn)階段提高教學質(zhì)量、推動教學進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我國小初作文銜接教學的問題
(一)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不到位
多年來,我國的小學和初中始終是分開的,很多學生在小升初時往往會面臨著新老師教學的局面,不同年級的老師因缺乏有效的教學交流,在小初作文的教學銜接上就會出現(xiàn)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七年級的老師因不了解學生在六年級時的寫作能力,往往不能正確認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不能對學生實行差異化的教學管理。因此,小初作文的教學老師應加強溝通,充分認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小初作文的變化,實現(xiàn)小初作文的有效銜接。
(二)寫作訓練缺乏一定的針對性
目前,我國的作文寫作訓練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也就是說,作文寫作老師會從寫作技巧、寫作形式和寫作邏輯方面來全面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由于教學過于模式化,不具有針對性,因此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會發(fā)生較大程度的改善,作文也不會出現(xiàn)亮點。所以在小初作文的教學銜接上,老師應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差異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小初作文銜接教學的改善建議
(一)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
在寫作方面,六年級和七年級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能力的改變。六年級對形象思維能力有著嚴格要求,而七年級不僅要求學生有形象思維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所以,要實現(xiàn)小初作文教學的有效銜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加強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如在對“下雨”進行講解時,不僅要使學生明白“下雨”說的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xiàn)象,還能夠代表一種“壓抑、悲觀”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結合“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開發(fā)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多元、更深入。
(二)幫助學生認識到觀察能力的變化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觀察能力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但是僅僅依靠學生自身并不能正確地認識其觀察能力的改變,因此,教學老師應該采用一定的手段介入到學生觀察能力的改變中來,通過正確的介入幫助學生認識自身觀察能力的提升,從而利用其觀察能力不斷激發(fā)自身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六年級時,作文的寫作還注重客觀的表述,但升至七年級后的作文寫作更注重主觀情緒的表達,這時老師就能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通過用語言或者情緒感染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其產(chǎn)生情感共鳴,快速領會作文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向,通過這樣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觀察能力的改變,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學的障礙,消除了學生的寫作壓力,帶動他們的寫作興趣,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善于感同身受的良好習慣,對教學活動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提高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其表達能力有著一定的影響,思維能力越強,則邏輯能力越強,表達能力也就越好。但是在小初作文的銜接教學中,因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存在差異,僅僅依靠學生的思維能力來達到表達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學老師就要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手段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寫作的技巧、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根據(jù)寫作的需要,合理選擇表達題材和表達意向,通過聯(lián)想、擬人、比喻等語言豐富表達的內(nèi)容,從而減少作文寫作的難度。在日常的寫作教學活動中可以融合一些小型寫作,比如老師給出“春天來了”的寫作題目,要求學生用50個字表達出春天萬物復蘇的畫面,然后對不同學生的表達進行點評,對存在寫作思維障礙的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也減少學生抵觸表達訓練的情緒,久而久之,學生的表達能力水平將會大幅度提升。
總結
截止到目前,我國的小學教學和初中教學還不能完全融合,小初作文的銜接教學上還存在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不到位、寫作訓練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等很多的問題,這和小初老師之間缺乏溝通有一定的關系,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完成的。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學老師無須做出創(chuàng)新和努力,作文寫作老師可以在差異化教學上進行嘗試,通過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認識到觀察能力的變化、提高表達能力的訓練等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初作文教學脫節(jié)的局面,為學生快速適應初中寫作的要求提供捷徑,加快我國小初作文銜接教學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陳晨.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2]黃文婧.六、七年級寫作教學銜接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7.
[3]張曉春.小學六年級面向初中一年級語文教學銜接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4]張越.基于認知特點的小學序列化習作教學研究[D].黃岡:黃岡師范學院,2019.
[5]董舒婷.義務教育六、七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