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
關鍵詞:語文學科;作文現(xiàn)狀;作文教學
一、作文現(xiàn)狀
(一)學生閱讀量太少,對作文缺少最起碼的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足可以看出興趣的重要性。初一時,我對學生的閱讀書目進行調(diào)查,絕大部分同學對老師規(guī)定的閱讀書目都沒有閱讀完,少部分閱讀完的也只是粗略閱讀,沒有做到反復讀,更不用提摘抄文章中的相關優(yōu)美段落和字詞。培根在《談讀書》中也寫道:“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睆闹幸部梢钥闯鲎x書的重要性,所以對于缺少閱歷的中學生來說,讀書是其積累素材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思路比較混亂,沒有一定的章法
縱觀學生的作文,絕大部分都沒有層進的思路,有些甚至寫著寫著就脫題了,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表達怎樣的主題。一是沒有養(yǎng)成列提綱的習慣,二是自己本身就沒有思路,習慣性記流水賬。有些同學寫母愛,有時寫母親對自己的疼愛,有時寫對母親的不理解,但是最后并沒有歸結(jié)到主題,這兩種現(xiàn)象都是可以體現(xiàn)母愛的,但是學生結(jié)尾卻是各說各的,思路混亂。
(三)立意比較膚淺,選材陳舊
考場作文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都寫的是記敘文,且要求選材貼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但現(xiàn)實中,學生的選材特別陳舊,比如寫母愛,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寫自己發(fā)燒了,母親送自己去醫(yī)院;自己和母親頂嘴了,結(jié)果下大雨了,想著母親不會來給自己送傘,結(jié)果母親冒著大雨給自己送傘來了??傊瑢懭宋锏淖魑?,基本上都圍繞公交車上殘疾人讓座,清潔工清掃街道這些陳舊的素材,不能傳達出深刻的含義,對人物的性格也不能起到襯托的作用。
二、對應的策略
針對學生在作文中的問題,作為語文老師,每天和同學們共同閱讀的文章就是課本,細細想起來,其實我們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很好的范例,所以讓學生讀懂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并能學以致用,我覺得至關重要。因此認真研讀每一篇課文,對于作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選材既要貼近生活,又要最能表現(xiàn)主題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為紀念多年關心體貼自己的卻突然去世的母親而寫的一篇催人淚下的課文。文中我的暴怒、對生活的無望和母親的寬容、堅強形成強烈對比,打動人心。作者和母親之間經(jīng)歷的事情很多,但是作者卻選擇了母親患病后依然不顧自己,而只是在乎“我”能不能很好的生活。選擇這樣一個動人的細節(jié),更有利于突顯出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同時,母親的去世,也讓“我”無比愧疚,繼而也領悟到如何面對生命殘缺的遺恨,勇敢鎮(zhèn)定地“好好兒活”。所以說選材要貼近自己的生活,這樣加工起來才會有真情實感,同時也要選擇最能表達主題的事件,這樣文章最后的升華部分才會有深度。
(二)借助寫作手法表達文章的主題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寫法既能使文章的表達更含蓄,同時也更有深度?!蹲咸偬}瀑布》和《一顆小桃樹》這兩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借助對自然的感觸,升華為對生命的感悟,使讀者體會到生命的美麗與永恒,更讓人思考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坎坷和不幸。很多學生在習作中,借“爬山虎”“磚縫里的小草”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物,來表達自己對待挫折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既提升了文章的深度,也強化了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再比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通過強烈的反差,更能突顯出阿長的人物形象,流露出作者思念、感激和愧怍的情感。
(三)合理安排結(jié)構(gòu),讓文章條理更清晰
一篇作文,如果思路混亂,那么語言再優(yōu)美也只是徒勞,所以,好的作文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队甑乃募尽愤@篇課文就是很好的示范,先總寫我喜歡雨,后面依次寫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中雨的特點,最后抒情,表達對雨的喜愛之情??偡挚偟慕Y(jié)構(gòu)利于學生駕馭,閱卷老師也一目了然。《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言文雖然只有84字,但是行文起承轉(zhuǎn)合,波瀾起伏。首先交代事件背景--起;接著描寫尋友情景--承;然后描繪美麗月色--轉(zhuǎn);最后抒發(fā)獨特心境--合。學生寫作中如能采用起承轉(zhuǎn)合的行文思路,文章定會別開生面。
當然,好的作文肯定不止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適當?shù)沫h(huán)境描寫都會為文章增添色彩,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滲透作文教學的點點滴滴,將作文教學真正融入課堂中,這樣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馬正平.中學寫作教學新思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張愛萍.初中語文微點寫作[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