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英
[摘 要]繪本是幼兒最重要的閱讀材料之一,能夠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開闊視野,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激發(fā)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在文字閱讀、圖畫理解上都有一定基礎,其繪本閱讀水平正在向上發(fā)展,需要借助有效的指導策略來幫助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進行更有深度地閱讀。應從幼兒閱讀現(xiàn)狀出發(fā),為其設計多元而有效的繪本閱讀指導策略,幫助幼兒提升繪本閱讀的能力,也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小銜接;指導策略;多元結合
幼兒教育《指南》中明確提出:“學前階段要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幫助幼兒做好閱讀和書寫的準備”。大班幼兒處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其閱讀能力與水平處于轉化提升的階段,幼兒的閱讀材料和閱讀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發(fā)生改變。繪本是幼兒閱讀的主要材料之一,能夠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文字閱讀興趣,提高視覺聯(lián)想能力,是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相應的閱讀指導策略,讓閱讀潤澤幼兒心靈,助力幼小銜接。
一、創(chuàng)新別具一格,悟閱讀之意
(一)以點誘閱——情感共鳴
大班幼兒臨近畢業(yè),在參觀過小學后,談論最多的就是上小學的事,如小學的大操場、各個功能室等,其中有興奮也有擔憂。為幫助幼兒舒緩緊張情緒,快樂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教師可以繪本閱讀為切入點,巧妙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如《小阿力的大學?!分兄v的是小阿力在上學前后的不同情緒和心理變化,從小阿力對第一天的小學生活的擔心,到在大學校遇到了和藹可親的老師、交到了朋友,這一些快樂的事情在繪本上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從一開始的擔心到最后的快樂,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心情也得到了放松,“原來小學里的老師、同伴和幼兒園是一樣的呀”,這個繪本中所表現(xiàn)的正契合大班幼兒的心理,不僅能讓幼兒獲得潤物細無聲的心理疏導,同時也能使他們自然地產(chǎn)生對上小學的向往之情。
(二)以賞引閱——感受美好
繪本是一種融合了圖畫和文字兩種媒介的閱讀材料,優(yōu)秀的繪本中每個畫面都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充滿美感的。例如,繪本《綠雨傘》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英英的小女孩鼓起勇氣在雨中幫助一位老人的故事。這部繪本的畫面十分精美,尤其是雨中的那一抹綠,令人印象深刻。通過對這部繪本的閱讀,教師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繪本中的畫面信息,并且讓幼兒說說綠雨傘代表了什么。盡管繪本中的英英很少出現(xiàn)正臉,但是綠雨傘就象征著這個充滿勇氣、溫暖善良的小女孩。從綠雨傘出發(fā),教師可以繼續(xù)延伸到“綠色”,讓幼兒思考生活中和綠色有關的事物,啟發(fā)幼兒對美的思考和感受。由此,可以指導幼兒感悟到綠色代表健康、陽光、新生,是生機勃勃的顏色。通過觀察故事畫面,讓幼兒對顏色產(chǎn)生更深的感悟,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以問啟閱——拓展思維
如果說觀察繪本畫面、提高審美水平是面向幼兒主體“內(nèi)部”的,那么有效的提問策略、增進閱讀交流則更加“外向”。因此,教師要給予幼兒有效的引導與支持,并設計富有技巧的提問策略,為幼兒開拓自由廣闊的思維空間,啟發(fā)幼兒深入思考、拓展想象,提高繪本閱讀的實效性。例如,在閱讀繪本《安的種子》時,“本”“靜”“安”三個小和尚都收到了師傅送的蓮花種子,顯然他們?nèi)硕己芟M@粒種子能夠順利生根發(fā)芽,茁壯生長。但是隨著閱讀的推進,幼兒了解到“本”一氣之下放棄了種植種子,“靜”則是試過多種方法也未能種植成功,反而最后才開始播下種子的“安”順利地培育出了古老的蓮花。這時,教師要準確捕捉新的問題契機,發(fā)揮活動中追問的藝術,及時“尋根問底”,如“三個小和尚分別是怎樣處理這粒種子的?”“當本和靜在種下種子的過程中,安都做了哪些事?”“安為什么能夠成功種出蓮花?”教師通過巧妙的提問,及時追問,可以拓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給幼兒留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促進幼兒多維思考。可見,繪本閱讀中有效的提問策略,能啟發(fā)幼兒挖掘畫面深層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細心、思考、推理的能力。讓幼兒在閱讀中的學習更“外顯”,則需教師的引導更“內(nèi)隱”,二者相互促進,才能建構一種有利于幼兒拓展思維的支持性閱讀環(huán)境,幫助孩子從繪本閱讀中感受美好。
二、有效多元結合,品閱讀之妙
(一)情境體驗——助“悅”讀
繪本有著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繪本閱讀的美妙,教師應根據(jù)繪本的內(nèi)容設計閱讀情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進一步感悟閱讀內(nèi)容,并能夠自主地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例如,在閱讀繪本《一座房子和一塊磚》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兩位小朋友來分別扮演小老鼠、大黑熊;用積木做成的房子和小積木塊來分別代表繪本中的“一座房子”和“一塊磚”。扮演小老鼠的幼兒可以自主設計代表自身形象的老鼠貼畫,每次從“黑熊”那里得到“一塊磚”,就可以貼上老鼠貼畫,代表這塊“磚”已經(jīng)是“小老鼠”的了。在幼兒情境體驗的過程中,不論是參與者還是其他幼兒,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子”由大變小、而“小老鼠”的“磚”卻越來越多,能夠蓋成一座房子了。通過這一情境體驗,幼兒會順利理解“增加”與“減少”的含義,還知道了勞動的重要性,這對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幫助幼兒獲得更愉悅的閱讀體驗,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演繹精彩——增趣味
為了幼兒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繪本閱讀的方式各有不同,其中就包括繪本劇演繹。繪本劇表演是以繪本的內(nèi)容情節(jié)為依據(jù),借助想象對作品加以渲染和創(chuàng)編,再運用語言、動作、表情來演繹作品。通過繪本劇表演不僅增強幼兒對作品主題、人物、語言、行為的理解,又能增添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在發(fā)展幼兒的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能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三打白骨精》《白雪公主》《老鼠嫁女兒》等經(jīng)典繪本,都可讓幼兒在精彩的演繹中感受到劇情的驚險和懸疑,人物的善惡,內(nèi)容的詼諧幽默,給幼兒帶來別樣的體驗與感受。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幼兒在繪本劇表演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以《指南》為目標:行“游戲化”,去 “小學化”,鼓勵幼兒感受經(jīng)典、演繹經(jīng)典,幫助幼兒增加積極和富有樂趣的閱讀體驗。
三、整合隱性資源,呈閱讀之新
(一)遷移閱讀——豐富經(jīng)驗
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挖掘、利用資源是幼兒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而利用優(yōu)秀的繪本資源來豐富、完善課程,則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教師應深入挖掘繪本的多元價值,整合繪本中的隱性資源,引導幼兒遷移繪本中的某些“線索”,與其他圖書、與小伙伴、與日常生活等聯(lián)系起來,幫助幼兒運用多感官通道輸入信息,遷移已知的學習經(jīng)驗,達到潛移默化地應用。如:《梨子提琴》《100萬只貓》等,教育孩子不爭搶,和平相處?!洞笮l(wèi)上學去》中講到上學守時、專心細致,游戲要排隊、遵守規(guī)則、愛護公共物品,要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缎觚敻惶m克林》系列繪本,則利用一只小烏龜?shù)墓适?,提供給幼兒很多有關生活習慣、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啟發(fā)。同時,教師還可以參考一些經(jīng)典的游戲進行設計,如九宮格、迷宮、翻翻樂等游戲,把這些經(jīng)典游戲的玩法遷移到不同繪本的情境中,讓經(jīng)典游戲產(chǎn)生新的玩法,煥發(fā)新的價值。
(二)留白閱讀——深度學習
幼兒是在學習中不斷發(fā)展的個體,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會變,能力、興趣也會變,教師不能讓幼兒套用固定的模式,閱讀也需要經(jīng)歷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需要隨著幼兒的發(fā)展和興趣不斷拓展和深化。因此,教師應反復研讀繪本,分析特點,梳理其中蘊含的價值,以留白閱讀的方式引導幼兒深度學習,激發(fā)幼兒無窮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如繪本《猜猜洞里有什么》中,整個故事圍繞“洞里有什么”的情境展開,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繪本中每個部分呈現(xiàn)大小不同的“洞”,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情境層層深入,留白閱讀的運用可讓故事充滿神秘色彩,引發(fā)幼兒關于“洞”的猜測之旅,打開幼兒探索、想象的大門??梢浴岸蠢镉惺裁础睘榫€索,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了解藏在地底下的秘密。留白可讓故事的結尾留有懸念,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思考與想象。其實,洞里具體有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洞”的神秘為幼兒帶來的好奇、求知、探索和無窮的想象。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對繪本的閱讀是一個多方漸進的過程,幼兒教師要準確把握大班幼兒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并以多元的閱讀指導策略,帶動幼兒參與到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去。
參考文獻:
[1]張林林.基于幼小銜接的幼兒園繪本閱讀指導研究[J].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0,(05).
[2]蔣莉莉.走近繪本 走進繪本——幼小銜接中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3).
[3]彭丹.論早期閱讀活動開展的重心與策略[J].南京: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2015,(08).
(責任編輯 武之華)